首頁 > 文史語錄 > 本草綱目·第九卷·谷部·黍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九卷·谷部·黍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九卷·谷部·黍(shǔ)

本草綱目·第九卷·谷部·黍具體內容是什麼?

【釋名】

白黍爲芑,黑黍爲秬。

【集解】

[頌說]汴州、洛陽、河南、陝西一帶都有種植。[時珍說]它又有紅、白、黃、黑幾個品種。白黍米黏性次於糯米,紅黍米黏性最強,可以蒸着吃,也可煮粥。將黍米用菰葉裹成糉子吃。現今人們稱爲角黍。

黍米〔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

益氣,補中。將它燒成灰後,用油調和,塗抹於棒傷處,可以止痛。還可以將它嚼成濃汁,塗治小孩的鵝口瘡。丹黍米〔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

咳嗽哮喘,霍亂,止瀉痢,除熱,止煩渴。下氣,止咳嗽,退熱。食鱉引起的包塊,用新收的紅黍米的淘米水,生服一升,不超過兩三天就可以治癒。

穰莖並根〔氣味〕辛,熱,有小毒。

本草綱目·第九卷·谷部·黍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主治】

煮汁飲之,解苦瓠毒。浴身,去浮腫。和小豆煮汁服,下小便。

【附方】

1. 男子陽痿。黍米三兩,煮成稀粥,和酒同飲,發汗至足即愈。

2. 心痛不愈。黍米淘汁溫服。

3. 關節脫臼。用黍米粉、鐵漿粉各半斤,蔥一斤,同炒存性,研成末。用醋調服三次後,水調入再加少許醋貼之,效果明顯。

4. 小兒鵝口瘡,不吃乳。丹黍米嚼汁塗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