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明代《智囊(選錄) 》:上智部·龔遂 全文及翻譯註釋

明代《智囊(選錄) 》:上智部·龔遂 全文及翻譯註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智囊全集》初編於明代天啓六年(1626年),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上智部·龔遂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宣帝時,渤海左右郡歲飢,盜起,二千石不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龔遂可用,上以爲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歲,召見,形貌短小,不副所聞。上心輕之,[邊批:年貌俱不可以定人。]問:“息盜何策?”遂對曰:“海瀕遼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上改容曰:“選用賢良,固將安之。”遂曰:“臣聞治亂民如治亂繩,不可急也,臣願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爲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爲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

明代《智囊(選錄) 》:上智部·龔遂 全文及翻譯註釋

[馮述評]

漢制,太守皆專制一郡,生殺在手,而龔遂猶雲“願丞相,御史無拘臣以文法”。況後世十羊九牧,欲冀卓異之政,能乎?

古之良吏,化有事爲無事,化大事爲小事,蘄於爲朝廷安民而已;今則不然,無事弄做有事,小事弄做大事,事生不以爲罪,事定反以爲功。人心脊脊思亂,誰之過與?

上智部·龔遂 翻譯

譯文

西漢宣帝劉詢時,渤海(今河北滄州一帶)及鄰近各郡年成饑荒,盜賊蜂起,郡太守們不能夠制止。宣帝要選拔一個能夠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薦龔遂可以委用,宣帝就任命他爲渤海郡太守。當時龔遂已經七十歲了,皇上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不像所聽說的有本事的樣子,心裏頗看不起他,便問道:“你能用什麼法子平息盜寇呀?”龔遂回答道:“遼遠海濱之地,沒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裏的百姓處於飢寒交迫之中而官吏們又不關心他們,因而那裏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羣頑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邊舞槍弄棒一樣打鬥了起來。現在陛下是想讓臣把他們鎮壓下去,還是去安撫他們呢?”宣帝一聽他講這番道理,便神色嚴肅起來,說:“我選用賢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撫百姓的。”龔遂說:“臣下聽說,治理作亂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團亂繩一樣,不能操之過急了。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現有的法令一味束縛我,允許臣到任後諸事均據實際情況由臣靈活處理。”宣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派驛車將龔遂送往渤海郡去。  郡中官員聽說新太守要來上任,便派軍隊迎接、護衛。龔遂把他們都打發回去了,並向渤海所屬各縣發佈文告:“將郡中追捕盜賊的官吏全部撤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鋤、鐮等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問,手中拿着兵器的纔是盜賊”。龔遂單獨乘驛車來到郡府。鬧事的盜賊們知道龔遂的教化訓令後,立即瓦解散夥,丟掉武器,拿起鐮刀、鋤頭種田了。

明代《智囊(選錄) 》:上智部·龔遂 全文及翻譯註釋 第2張

評譯

漢朝制度,太守獨自掌管一郡政事,擁有生殺之權,而龔遂還說:“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條文法令來約束微臣。”不像後世民少官多,還希望能有卓越的政績,可以做到嗎?

古代優秀的官員,化有事爲無事,化大事爲小事,只是爲求得朝廷安定百姓而已,不求自己的功績;而現在卻不是這樣,無事弄成有事,小事弄成大事,發生事情不認爲有罪,事情平定後反而自認有功。人心思亂而蠢蠢欲動,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註釋

①二千石:指郡守。

②龔遂:初爲郎中令,宣帝初爲渤海太守,有治績,後徵爲水衡都尉。

③乘傳:驛車。

④蘄:希求。

⑤脊脊:互相踐踏、喧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