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魏書·成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成淹傳

《魏書·成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成淹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魏書》共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爲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1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書·成淹傳》原文及翻譯

《魏書·成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成淹傳

原文: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好文學,有氣尚。任宋以爲員外郎。皇興中,降北魏。太和中立明大後崩,齊遣其散騎常侍裴昭明等採市,欲以期服行事,主客不許,昭明執志不移 高祖敕尚書李衝選一學識者更與論執,衝奏道淹。淹言:“吉凶不同,禮有成數,玄冠不弔,童孺共聞。昔季孫將行,請遭喪之禮,千載之下,猶共稱之。卿不能式遵成事,方謂議出何典,行人何其異哉!”既而敕送衣給昭明等,明旦引昭明等入,皆令文武盡哀。高祖以淹清貧,賜絹百匹。

十六年,齊遣主書邢宗慶等來朝聘問,高祖敕淹引宗慶。宗慶語淹言:“南北連和既久,而比棄信絕好,爲利而動,豈是大國善鄰之義?”淹言:“夫爲王者不拘小節中原有菽工採者獲多豈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齊先主歷事宋朝荷恩積世當應便爾欺奪”宗慶及從者皆相顧失色。鑾輿行幸,王肅多爲扈從,敕淹將引,有古蹟,皆知之。肅言:“淹才詞便爲難有,聖朝宜應敘進。”高祖言:“若因此進淹,恐辱卿轉甚。”肅言:“臣屈己達人,正可顯臣之美。”

時遷都,高祖以淹家無行資,敕給事力,並賜假,日與家累相隨。行次靈丘,屬齊蕭鸞遣使,敕驛馬徵淹。車駕濟淮,淹於路左請見,高祖佇駕而進之。淹曰:“蕭鸞悖虐,幽明同棄,陛下俯應人神,按劍江淡,然敵不可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深願聖明保萬全之策。”詔曰:“此前車之轍,得不慎乎!”淹曰:“伏聞發洛已來,諸有諫者,解官奪職,恐非聖明納下之義,惟寬宥之。”

高祖幸徐州,敕淹主舟楫,將泛泗入河,溯流還洛。軍次碥破,淹以黃河峻急,慮有傾危,乃上疏陳諫。高祖敕淹曰:“朕以恆代無運漕之路,故京邑民貧。今移都伊洛,欲通運四方,而黃河急峻,人皆難涉。我因此行乘流,所以開百姓之心。知卿至誠,而今者不得相納。”敕賜驊騮馬一匹、衣冠一襲。除羽林監,領主客令,加威遠將軍。於時宮殿初構,經始務廣,兵民運材,日有萬計,伊洛流漸①, 苦於厲涉,淹遂啓求,敕都水造浮航。高祖賞納之。

(選自《魏書·成淹傳》, 有刪改)

【注】①流澌:江河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魏書·成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成淹傳 第2張

譯文:

成淹,字季文,是上谷居庸人。成淹喜歡文學,有氣度和志向。在宋做官,爲員外郎。皇興年間,投降北魏。太和年間,文明太后去世,齊國派遣他的散騎常侍裴昭明等來弔唁,他們想穿朝服來進行弔唁,主管賓客禮儀的官員不許,昭明執意不改。高祖命令尚書李衝選擇一位學識淵博的人再與他論執,李衝啓奏報派成淹。成淹說:“吉事凶事不同,禮節上有固定的要求,大臣上朝戴的黑色帽子不適合弔唁,這是連小孩都知道的事情。當初季孫將要出行,請求依照遭喪之禮,千年以下,人們還在讚美。你們不能遵照規定行事,還問這種做法出自什麼典籍,你們做使節的何等的不同啊!”於是皇帝下令送喪服喪帽給昭明等人,第二天早上,引昭明等人入喪堂,命令全體文武官員盡哀。高祖因爲成淹清貧,賜絹一百匹。

十六年,齊朝派遣主書邢宗慶等人前來朝貢,高祖命令成淹接待宗慶。宗慶對成淹說:“南北雙方關係和睦已經很久,但近來你們卻背棄信用,斷絕友好關係,被利益所驅動,這難道是大國友善對待鄰國的做法嗎?”成淹說:“大凡作爲王者,不必拘於小節。中原有豆花,善於採摘的人收穫便多,哪能癡癡地守尾生那樣的信用。況且齊朝先主歷來侍奉宋朝,享受的恩德積累了好幾代,難道應當這樣被欺騙掠奪嗎?”宗慶以及跟從的人都相互看着大驚失色。皇帝到地方巡視,王肅大多作爲隨從,皇帝讓成淹當嚮導,一路上遇到的古蹟,他都知道。王肅說:“成淹的才能言詞世上難得,朝廷應該加以提拔。”高祖說:“如果因這提拔成淹,朕擔心更加有辱於卿了。”王肅說:“爲臣委屈自己達進他人,這正可以顯出爲臣品德之美。”

當時朝廷遷都,因爲成淹家裏沒有搬家的資金,高祖就賜給勞力,並賜予假日,讓他與家人一起行進。

行至靈丘,正逢齊蕭鸞派的使者來了,高祖派驛馬徵召成淹。帝車駕渡淮河,成淹在路旁請見,高祖停駕召見他。成淹說:“蕭鸞乖戾兇殘,智愚之人都拋棄了他,陛下順應上天和百姓的意願,按劍江邊,但敵人不可小看,蜂蠆依然有毒(能致人死傷), 何況一個敵國呢?臣殷切希望聖明君主有保萬全之策。”帝下詔說:“這是前車之轍,能不謹慎嗎!”成淹說:“臣聽說向洛陽出發以來,諸多進諫的人,都被陛下解官奪職,這恐怕不是聖明君主接納臣言的好方法,希望陛下寬恕他們。”

高祖幸臨徐州,命令成淹主辦舟船之事,準備經泗水入黃河,逆流而上,還歸洛陽。軍隊駐紮在碥礅,成淹看到黃河水流深急,擔心有危險,於是上疏陳諫。高祖下達命令給成淹說:“朕因恆、代沒有運漕之路,所以京邑百姓貧困。現在移都伊、洛,爲的是道航四方,而黃河水流湍急迅猛,任何人都難以渡過。我趁着這次出行渡過激流,用這種做法來開導百姓的想法。朕知道你一片忠心,但今天朕不準備接納你的意見。”於是下詔賞賜驊騮馬一匹,衣帽一套。授予羽林軍監管的職務,掌管主客令,加威遠將軍。當時宮殿初構,建造務求廣大,軍隊百姓運輸木材,每天都有萬計,但是伊、洛漂浮着流動的冰塊,兵民苦於涉渡,成淹於是請求,在都水上建造浮橋。高祖很讚賞,接納了他的意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