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魏書·崔玄伯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崔玄伯傳

《魏書·崔玄伯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崔玄伯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魏書》共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爲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1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書·崔玄伯傳》原文及翻譯

《魏書·崔玄伯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崔玄伯傳

原文:

崔玄伯,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有俊才,號曰冀州神童。拜陽平公侍郎,衆務修理,處斷無滯。苻堅聞而奇之,徵爲太子舍人。辭以母疾不就,左遷著作佐郎。太祖徵慕容寶,次於常山,玄伯棄郡,東走海濱。太祖素聞其名,遣騎追求。執送于軍門,引見與語,悅之。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於恆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遷吏部尚書,而儉約自居,不營產業,家徒四壁;出無車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養無重膳。太祖嘗使人密察,聞而益重之,厚加饋賜。時人亦或譏其過約,而玄伯爲之逾甚。太祖常引問古今舊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則。玄伯陳古人制作之體,及明君賢臣,往代廢興之由。未嘗謇諤忤旨,亦不諂諛荀容。及太祖季年,大臣多犯威怒,伯獨無譴者,由於此也。太祖崩,大宗未即位,清河王紹聞人心不安,大出財帛班賜朝士,玄伯獨不受。太宗即位,以不受紹財帛,特賜帛二百匹。詔遣使者巡行郡國,糾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按之,又詔坐朝堂,決刑獄。太宗以郡國豪右,大爲民蠹,乃優詔徵之。民多戀本,而長吏逼遣。於是輕薄少年,因相扇動,所在聚結。西河、建興盜賊並起,守宰討之不能禁。太宗乃引玄伯問日:“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誅,膚欲大以紓之,卿以爲何如?”玄伯日:“王者治天下,以安民爲本,何能顧小曲直也?夫敖雖非正道,而可以權行,自秦漢以來,莫不相踵。若其赦而不改者,誅之不晚。”太宗從之。泰常三年夏,玄伯病篤。太宗遣侍中宜都公穆觀就受遺言,更遣侍臣問族,一夜數返。及卒,下詔痛惜,贈司空,諡文貞公。

(《魏書·崔玄伯傳》,有刪改)

《魏書·崔玄伯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崔玄伯傳 第2張

譯文:

崔玄伯,是清河東武城人。年輕時有傑出的才能,被稱爲冀州神童。授任陽平公侍郎,處理各種事情有條理,處置沒有拖延的.苻堅聽說後感到驚奇,徵召爲太子舍人。崔玄伯以母親患病爲由推辭不赴任,降爲著作佐郎。太祖征討慕容寶,停駐在常山,玄伯放棄郡城,向東逃到海邊。太祖一向聽說他的聲名,派遣騎兵追趕尋求。捉住後送到軍營門前,太祖召見和他談話,非常喜愛他。

太祖前往鄴城,等到太祖回京城,停駐在恆嶺。太祖親自登上山頂,安撫慰問新歸附的人,恰巧遇上玄伯扶老母登山嶺,太祖嘉許他,於是詔令所有不能自己進見的遷徙民衆,賜給車輛耕牛。玄伯升吏部尚書,而他居處節儉,不經營產業,家徒四壁;出門沒有車輛,早晨下午步行上朝;母親七十歲,供養沒有兩份菜餚。太祖曾派人祕密觀察,聽說後更加器重他,厚重地加以饋贈賞賜。當時也有人譏諷他過度儉約,而玄伯做得更厲害。

太祖時常召他進宮向他詢問古今舊事,帝王制度,治理社會的規則。玄伯陳述古人制禮作樂的本意,以及明君賢臣,歷代興衰的原因。不曾直言違背旨意,也不曾阿諛苟且屈從。到了太祖晚年,大臣多有冒犯威嚴被斥責,唯獨玄伯不遭譴責,就是由於這個緣故。

太祖逝世,太宗沒有即位,清河王元紹聽說人心不穩,拿出大量錢財布帛賞賜朝廷官員,唯獨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因不接受元紹的錢財布帛,特地賞賜帛二百匹。下令派遣使者巡視郡國,糾察不依法度的郡守縣令,命令玄伯巡視,又詔令玄伯坐在朝堂,決斷刑罰。太宗認爲郡國豪強,成爲民衆的大禍害,就優厚地下詔徵召他們。民衆多留戀本土,而官員逼迫遣送這時輕浮的年輕人,因而互相煽動,在各地聚集。西河、建興的盜賊一起鬧事,郡守縣令討伐他們,不能禁止。太宗於是召見玄伯詢問說:“現在犯罪的人已經很多,不可能全部殺死,我想大赦來赦免他們,你認爲怎麼樣?”玄伯說:“君王治理天下,以安定民衆爲根本,哪能顧及小的是非曲直呢?赦免雖然不是正道,而可以變通施行,從秦漢以來,無不相繼。如果赦免而仍不改正的,再誅殺也不算晚。”太宗聽從了他的建議。

泰常三年夏天,玄伯病重,太宗派遣侍中宜都公穆觀到他那裏接受遺言,又派遣侍奉的臣屬詢問病情,一夜幾次往返。等到玄伯去世,太宗下詔悲痛惋惜,追贈司空,諡號爲文貞公。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