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精列》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精列》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精列》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此詩寫的是曹操對生命與神仙的思考,真誠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作品原文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聖賢不能免,何爲懷此憂?

願螭龍之駕,思想崑崙居。

思想崑崙居。見期於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周孔聖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精列》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創作背景

從詩中“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兩句推測,此詩當作於曹操的晚年時期。曹操愛好音樂,今存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有些詩歌有可能是即興唱出的,內容時轉時斷時續,並沒有經過嚴密的構思。這首詩就是這樣。

作品鑑賞

此詩爲曹操遊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一大業,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全詩大致可分四節。第一節六句,意謂自然造就的萬物,包括賢能的聖人都難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爲死亡而憂傷。但由於長生不死傳說的影響,曹操又產生了幻想,於是接下去的第二節五句,由寫現實的人間轉寫幻想的仙境,表現了對長壽的期望。但仙境畢竟是虛幻的,因此接着第三層六句,又轉寫現實的人間,寫周公、孔子和大禹這樣的聖人都死去了,說明沒有人能夠長生久存。明智者不必爲生命短暫而憂傷。最後一節用兩句詩收束,發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現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短暫的無奈。

晚年的曹操隨着生命的流逝,越發感覺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完成統一大業的難度。這首詩寫的是曹操對生命與神仙的思考。一方面,曹操也幻想着“螭龍之駕”,生活在“崑崙”、“蓬萊”之中;另一方面,他並沒有沉湎於自己的幻想,而是清醒地知曉,神仙世界僅是幻想而已。因爲“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即使是聖人賢人也會死亡,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此曹操自我安慰說“君子以弗憂”。

既然明白神仙世界是虛幻的,生命必然會走向終結,那麼詩人就應該樂天知命,不服憂愁了吧?恰恰相反,理性的詩人對此的確明白,但他憂愁依舊。“憂”在詩中二度出現,“何爲懷此憂”、“君子以弗憂”。憂愁其實一直伴隨着詩人,並不以詩人的理性清醒而逃遁。“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是晚年曹操心頭永遠的痛。此詩清晰真誠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這一心理世界,複雜而微妙。

曹操素懷統一華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年已遲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業,於是他想到要去崑崙、蓬萊尋求長生之術,來完成他未竟的事業。但是,正當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時,現實與期想的矛盾,又使他發出了“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的感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