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

《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昔者禹一沐而三捉髮,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平靜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言之。

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昭,亂之定,毀之成,危之寧,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悖而不足以舉。故人主之性,莫過乎所疑,而過於其所不疑;不過乎所不知,而過於其所以知。故雖不疑,雖已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驗之以數。若此則是非無所失,而舉措無所過矣。

【註釋】

《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

①謹聽:謹於聽言。與《聽言》相爲表裏。

【譯文】

過去禹曾經洗一次澡就抓起三次頭髮,吃一頓飯就起身三次,這樣來禮待有道行的人,藉此來通曉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存在缺點,就不和其他事物發生爭執、衝突。即使是刻薄的人也要平靜地對待,使對方自己明白;本來怎樣就怎樣,使他們自己敞開來說。

亡國的君主就恰恰相反,他們是自己以爲自己賢能而輕視別人,輕視對方就使論說的人拘謹並不能充分表達意見,聽的人自己滿足而不能夠從中有所獲得,雖然能擁有天下又有什麼好處呢?這就是拿昏冥當做朝陽,把混亂看作太平,拿毀滅當做成功,把危難看作安寧,所以殷、周滅亡,比干被殺,昏庸的國君悖逆而不值得和他共商國事。

所以國君的憂患不是在他懷疑的問題上太過,而是在他不懷疑的問題上超出;不是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出錯,而是在他知道的地方出問題。因此雖然不懷疑的事,雖然已經知道的事,都一定要用法度去察量,用度量來揆度,用數術來檢驗。如果做到這樣,就不會是非不分、舉措不當了。

【原文】

夫堯惡①得賢天下而試舜?舜惡得賢天下而試禹?斷之於耳而已矣。耳之可以斷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知觀於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則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②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周箴》曰:“夫自念斯,學德未暮。”學賢問,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爲知,百禍之宗也。名不徒立,功不自成,國不虛存,必有賢者。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故見賢者而不聳則不惕於心,不惕於心則知之不深。不深知賢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註釋】

①惡:哪裏,怎麼。②逮:及,達到。

【譯文】

堯是怎樣在天下賢能的人中選中了舜的呢?舜又是怎麼在天下賢能的人中選到了禹呢?是靠耳聞來斷定的。靠耳中聽聞來判斷是違反天性生命之情的。當今有疑惑的人,一是不瞭解違反生性之情是怎麼樣的,二是不知道觀察五帝、三王成功的原因,那麼怎麼會自己知道當今世上什麼是不可做的呢?怎麼會知道他自身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呢?首要的是應該知道該知道的,其次是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不清楚就要問,沒有能力就要學習。《周箴》裏說:“自己認識到這些,學習道德還不遲。”學習賢德的人,向有智慧的人求教,這是令三代昌盛的原因。不懂得東西但自以爲懂得,是百般禍患的根源。功名不是白白建立的,國家不是形同虛設的話,一定是有賢能的人在治理。

賢能的人所用的方法,幽暗得難以知道,精妙得難以看出。所以,見到賢能的人不肅然起敬,就是在心中沒有警惕,不在心中有所警惕的話就是對這些賢能的人的言論瞭解得不深入。不深入瞭解他們的言論,那麼就是最不吉利的事。

【原文】

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衆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今之世當之矣。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內、山谷之中、僻遠幽閒之所,若此則幸於得之矣。

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爲而不成?太公①釣於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②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衆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禮必知,然後其智能可盡。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

【註釋】

①太公:指姜太公,曾輔助周武王得天下。②千乘:千駕兵車,指王侯。

《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 第2張

【譯文】

君主賢德、國泰民安就有賢人在朝廷上,君主昏庸、世道混亂就有賢人在朝廷下。如今周王朝已經滅絕了,天子也沒有了。世上的大亂都比不上沒有了天子,沒有了天子就使強者戰勝弱者,人多欺負人少,大家用兵互相殘殺,不能得到安寧休憩,這就是當今的世道。所以,當今世道求取有辦法的能人,就要在四方、在山谷、在偏僻幽靜的場所,如果得到這些人的話就是幸運的收穫。若能得到這些人的輔助還有什麼不能得到的呢?

有什麼做不成的呢?姜太公在滋泉垂釣,剛好是紂王的世道,所以文王得到他就能在他的輔助下建立王業。文王只是千輛兵車的王侯,而紂王是天子。天子失去天下而一個諸侯得到天下,這是知道和不知道得天下的方法的原因。對待百姓,不等到了解他們就對他們進行役使,不等到合乎禮義的時候就命令他們。如果是有道的人士,一定會對百姓禮遇,一定會去了解他們,然後才竭盡全能做事。比如像勝書論說周公,周公可算是能夠聽納意見了;齊桓公接見小臣稷、魏文侯接見田子方,都可以說是能夠禮賢下士的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