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後漢書·張奮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張曹鄭列傳

《後漢書·張奮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張曹鄭列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後漢書·張奮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張曹鄭列傳

《後漢書·張奮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張)奮少好學,節儉行義,常分損租奉,贍恤宗親,雖至傾匱,而施與不怠。十七年,儋耳降附,奮來朝上壽,引見宣平殿,應對合旨,顯宗異其才,以爲侍祠侯。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將,轉五官中郎將,遷長水校尉。七年,爲將作大匠,章和元年,免。永元元年,復拜城門校尉。四年,遷長樂衛尉。明年,代桓鬱爲太常。六年,代劉方爲司空。

時歲災旱,祈雨不應,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飢匱,今復久旱,秋稼未立,陽氣垂盡,歲月迫促。夫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政之急務,憂之重者也。臣蒙恩尤深,受職過任,夙夜憂懼,章奏不能敘心,願對中常侍疏奏。”即時引見,復口陳時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陽獄,錄囚徒,收洛陽令陳歆,即大雨三日。

奮在位清白,無它異績。九年,以病罷。在家上疏曰:“聖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禮樂。《五經》同歸,而禮樂之用尤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又曰:‘揖讓而化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孔子謂子夏曰:‘禮以修外,樂以制內,丘已矣夫!’又曰:‘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厝其手足。’臣以爲漢當製作禮樂,是以先帝聖德,數下詔書,愍傷崩缺,而衆儒不達,議多駁異。臣累世臺輔,而大典未定,私竊惟憂,不忘寢食。臣犬馬齒盡,誠冀先死見禮樂之定。”十三年,更召拜太常。覆上疏曰:“漢當改作禮樂,圖書著明。王者化定製禮,功成作樂。謹條禮樂異議三事,願下有司,以時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禪告成,而禮樂不定,事不相副。先帝已詔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猶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爲制,誠無所疑。久執謙謙,令大漢之業不以時成,非所以章顯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爲後世法。”帝雖善之,猶未施行。其冬,復以病罷。明年,卒於家。

(選自《後漢書·張曹鄭列傳》)

《後漢書·張奮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張曹鄭列傳 第2張

譯文:

張奮年少好學,生活節儉施行仁義,常常拿出部分租奉,贍養撫卹宗族親屬,即使到了匱乏的地步,也不停止施與。十七年,儋耳投降歸附,張奮到朝廷來祝賀,被帶到宣平殿拜見皇帝,應對符合皇帝心意,顯宗覺得他才能突出,讓他擔任侍祠侯。建初元年,授予左中郎將,調任五宮中郎將,遷升爲長水校尉。七年,擔任將作大匠,章和元年,被免職。永元元年,再次授予城門校尉。四年,升遷爲長樂衛尉。第二年,代替桓鬱任太常。六年,代替劉方任司空。

當時正遇旱災,求雨不下,於是張奮上表說:“連年歉收,人民飢餓財用缺乏,如今又長期乾旱,秋種不成,陽氣將盡,時間緊迫。國家以百姓爲根本,百姓以糧食爲生命,這是最緊迫的政務,最重的憂患。我深受皇恩,擔任的職務超過了我的能力,因而日夜擔心害怕,奏章不能表明我的心意,希望能讓我面對中常侍一條條陳述。”張奮馬上受到引見,再次口述當時應該辦的政務。第二天,和帝召太尉、司徒一起駕臨洛陽監獄,審查記錄囚徒的罪狀,收捕洛陽令陳歆,隨即下了三天大雨。

張奮在位清正廉潔,沒有其它特殊的功績。九年,因病罷官。他在家中上疏說:“聖人所讚美的事,爲政之道最重要,其根本在於禮樂。《五經》主旨相同,而禮樂的功用尤其急需要發揮出來。孔子說:‘讓國家百姓安定太平,沒有比禮更好的方法;移風易俗,沒有比樂更好的方法。’又說:‘所謂揖讓而教化天下,就是指的以禮樂治天下。’先王爲政,禮樂可以算是很興盛了。孔子對子夏說:‘如能用禮修飾外在行爲,用樂陶冶心性情操,我就滿足了!,’又說:‘禮樂不興起,那麼刑罰就不會適度;刑罰不適度,百姓就會不知如何行動。’我認爲漢應當制定禮樂,因此先帝聖明,多次下詔,感傷於禮樂的損壞殘破,可是衆儒生不通達,奏議之中有很多異議。我家幾世爲朝廷臺臣宰輔,而大典未確定,我對此十分憂慮,寢食時也不忘此事。我已年老將死,真誠希望能在死前見到禮樂確定下來。”十三年,和帝重又召拜他爲太常。張奮又上疏說:“漢應當改制禮樂,用圖畫和文字明確下來。作爲君王教化穩定後製作禮儀,功績成就後製作音樂。我謹慎地列出三條關於禮樂的不同意見,希望交給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加以考察審定。從前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禪時告訴上天大功告成,可是禮樂沒有修定,這種行爲(和應有的禮法)是不相符合的。先帝已下詔曹褒,(讓他修訂禮制),如今您只管奉行完成它,如同周公採取文王武王的爲政方式,不是自己所制定的,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如果)長久保持謙遜的姿態(不改制禮樂),使大漢宏業不能因此當下有成就,就無法用來彰顯祖宗的功德,建立起太平盛世的基業,成爲後人效法的榜樣。“”皇帝雖然認爲他說得好,但還是沒有實施行動。這年冬天,張奮又因病罷官。第二年,死在家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