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後漢書·楊震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楊震列傳

《後漢書·楊震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楊震列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後漢書·楊震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楊震列傳

《後漢書·楊震列傳》原文及翻譯(二)

原文: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爲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徵,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爲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衆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鱔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鱔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爲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爲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徵入爲太僕,遷太常。先是博士選舉多不以實,震舉薦明經名士陳留楊倫等,顯傳學業,諸儒稱之。(選自《後漢書·楊震列傳》)

《後漢書·楊震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楊震列傳 第2張

譯文: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八世祖楊喜,漢高祖時因功封赤泉侯。高祖父楊敞,在漢昭帝時做丞相,被封爲安平侯。父親楊寶,學《歐陽尚書》,哀帝、平帝時,不問世事,隱居教學。居攝二年(7),同龔勝、龔舍、蔣詡一道被徵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讚賞他的氣節。建武中,公車特別徵召他,以年老多病,不應,在家去世。

楊震少年時愛學習,從太常桓鬱學《歐陽尚書》,通曉經術,博覽羣書,專心探究。當時儒生爲之語說“: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常客居在湖城,幾十年不答州郡的禮聘。很多人說他年紀大了,應該出去做官了,楊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堅決。後來有冠雀銜了三條鱔魚,飛棲講堂前面,主講老師拿着魚說:“蛇鱔,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徵。三是表示三臺的意思,先生從此要高升了。”五十歲才作州郡之官。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是個人才因而舉薦他,舉薦他爲茂才,四次升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去郡中時,經過昌邑,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縣長,前來拜訪楊震,到晚上送十斤金給他。楊震說“:老朋友知道您,您不知道老朋友啊,爲什麼呢?”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地走了。後調任做涿郡太守。性格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拜訪。子孫常常吃蔬食,徒步行走,生活儉樸,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長輩,想要他爲子孫置產業,楊振不肯,他說:“讓後世的人稱他們爲清白吏的子孫,不是很好嗎?”

元初四年(117),朝廷徵召他作太僕,升遷爲太常卿。以前的博士選舉大多名不副實,楊震推舉通曉經術的名士陳留楊倫等,傳授學業,得到儒生們的稱讚。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