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愷之,漢族、無錫人。顧愷之文學繪畫方面功底都非常深厚,擅長寫詩賦和書法,尤其和擅長畫畫。對於人像、佛像、山水等事物他都非常得精通,人們稱他爲三絕,分別是畫絕、文絕和癡絕。顧愷之的繪畫作品,主要注重於傳神,他的繪畫風格爲中國的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斫琴圖》和《洛神賦圖》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洛神賦圖

《斫琴圖》是宋代爭先模仿的範本之一,又叫做《女史箴圖》。這個圖畫雖然沒有《洛神賦圖》那樣有名,也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是在繪畫的風格上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此圖是根據西晉政治家張華的《女史箴》來進行描繪,主要是讚揚了各代聖女的高尚的品德和主要的事蹟,來告誡宮中的婦女要遵守禮節,主要自己道德的修養。這個觀念也一直影響到民間,民間女子同樣按照《女史箴》上面的規範來要求自己。

《洛神賦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畫是以曹植的《洛神賦》爲取材的內容,描寫了一段主人公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此卷一共分爲三個部分,曲折又分明的情節來逐漸描繪出主人公與洛水大神的真誠純真的唯美愛情故事。展開畫卷,看到主人公站在岸邊表情十分凝重,一雙眼睛癡癡地望着洛神。洛神梳着雲髻,衣帶隨風飄揚,讓她有一種宛如天仙的感覺。畫中的洛神神態萬千,目光中顯露出不同的情感,顯得格外的逼真。

顧愷之吃甘蔗的理論是什麼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藝,不僅能作詩寫賦,而且他的字也寫的特別漂亮,尤其很擅長繪畫,精通於畫山水畫和人物畫,是當時有名的畫家。他的爲人豪爽大方,又極其幽默,同時又有點癡呆,因此人們稱他爲“癡絕”。這裏要講一個關於他吃甘蔗的故事。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第2張


顧愷之畫像

有一天,顧愷之跟着桓溫去江陵進行視察,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溫,另外還帶來了當地的特產甘蔗。桓溫見了十分開心,說:“這裏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夠嘗一嘗。”於是,大家聽了都開始吃起了甘蔗,並且不斷誇讚甘蔗很甜很好吃。

唯獨只有顧愷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沒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溫見他出神,於是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就開始啃了起來。桓溫看到顧愷之的吃相,笑了起來,說:“甘蔗甜嗎?”周圍的人也跟着笑了起來,說:“我們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顧參軍的甘蔗如何?”這時,顧愷之纔回過神來,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頭,才知道他們爲什麼要嘲笑自己。他順手舉起甘蔗,說:“你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家看他這麼認真回答,笑着說:“那你說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說:“你們一開始就吃這麼甜的部分,後來就越吃越不甜,最後就反胃了。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顧愷之出生在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在自然風景的薰陶與晉朝文人雅士風格的影響下,使得他對山水畫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會。有人曾經問他會稽山川的美貌,他用“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等詞彙來描繪了會稽山川的壯麗和秀美。在當時對於風景美感的體驗不只是顧愷之一個人,但把主觀的體驗轉化成山水畫的創造,他卻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第3張


女史箴圖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是根據《女史箴》來進行創作的,大部分是描寫人物的特徵和形象,單單在第3段的時候有山水畫的影子,裏面的山石佔據了很大的一個篇幅。山間中有雉雞在跳躍,有樹叢的顏色點綴。在作畫的畫法上面,山的形勢不斷重疊,筆法中的山的形狀有很大的變化,比起以往所畫的山形畫又有很大的進步。

這幅畫雖然沒有脫離以人物爲主題,但是能看出想要掙脫的痕跡。同時,它也表現出了東晉時期山水畫的繪畫特徵,探索的狀態雖然還只是初始的階段,但是卻又是山水畫形成的很重要的階段。同樣它也表現出了顧愷之對山水畫的繪畫水平以及在人物畫中山水畫的發展趨勢。

他的人物畫的山水畫的趨勢最明顯是他所畫的詩人謝鯤,用石頭和泉水來表現出人物獨特的形象和性格。這個特點可能是一種很弱的暗示,但是卻有很深的意味,它能從中來表現出如何把人物畫與山水畫進行融合,從而使得讓畫家從人物形象向山水觀點推移,最終形成獨立的山水畫。

顧愷之作品有哪些

《列女仁智圖》是東晉顧愷之的作品之一,此作品爲南宋的摹本。孫光祿大夫的《列女傳》是《列女仁智圖》的取材來源。全書主要是寫婦女的道德行爲給國家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分別有好和壞兩個相反的道德方面來進行描述。此圖就是摘取了其中的“仁德卷”來進行繪畫創作。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第4張


列女仁智圖

在《列女傳》中的仁智卷一共有15個小故事,但是在《列女仁智圖》中卻只有7個故事是保存完整的,另外3個故事只保存了一半,還有其餘的5個故事則全部已經遺失。在完整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主要有描繪到漢代時期男子和女子的穿衣制度,比如男子在頭上要戴上進賢冠,身上要穿有曲線的大袖袍,腰上要佩戴綬帶並且要掛上長劍;女子頭上要梳着垂髾髻,身上要穿深色的衣服,眉毛的顏色要硃色,這是模仿趙飛燕的新妝,這些也可以體現出當時的穿衣風俗和穿衣習慣。又比如所乘坐的馬車被稱作是“軺車”,這也是漢代特有的規格。這些細節都描繪得非常到位並且沒有錯誤,與出土的石像、壁畫中所看到的景象都可以相互對應起來。

據《漢書》上的記載,劉向向漢成帝上呈《列女傳》的時候,還另外呈送了《列女頌圖》,並且把這個畫成一個屏風。在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的詩中也曾經提到過自己在宮中看到過《列女傳》。並用其中的要求來告誡自己。

顧愷之出名的癡絕是指什麼

東晉著名的畫家顧愷之曾經先後在大將軍桓溫、殷仲堪等人的手下當過參軍,就是現在的軍事顧問,人們都知道他有三絕:才絕、畫絕和癡絕。其中,他的癡絕又非常的出名,曾經也是鬧了不少的笑話。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第5張


顧愷之畫像

有一次,顧愷之與謝瞻一起值夜班。在如此漫漫長夜中完全沒有睡衣,披着衣服在院內散步,望着皎潔的月光,不由地開始詩興大作,有感情地吟起詩來,隔着窗戶的謝瞻聽到後稱讚了他幾句。顧愷之得到了讚賞,於是就更加忘我地吟起詩來,一首又接着一首,謝瞻也一直稱讚他。過了幾個小時,謝瞻實在太困了,又不忍心掃他的詩興,於是就讓僕人陪着他,顧愷之居然沒有意識到身邊的人換了,還在那作詩,一直吟詩到了天亮。

另外還有一件是桓溫的兒子桓玄故意戲弄顧愷之的故事。民間有流傳一個傳說,知了在藏身的地方有一片葉子,因此鳥兒看不到了它了,這片樹葉叫做“蟬翳葉”,如果誰用這片葉子遮住自己,別人就看不到了。有一天,桓玄拿着一片樹葉給顧愷之,說:“這就是‘蟬翳葉’,送給你了。”顧愷之開心極了,接過樹葉擋住自己的眼睛,桓玄故意假裝看不見他,大聲叫喊:“老師你去哪啦,我怎麼看不見你了?”顧愷之相信了他的話。桓玄還對着他撒尿,顧愷之卻很開心,以爲是因爲桓玄看不到他才把尿撒到自己的身上。之後,他把樹葉小心地藏了起來。

東晉顧愷之作品欣賞

顧愷之,東晉著名的畫家,出身於名門貴族,擅長於詩詞歌賦、書法寫作,有很多的才藝。他的繪畫作品和繪畫理論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使他在中國的繪畫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爲人率真爽快,又有點癡呆,再加上他在繪畫和詩文上有很大才華,因此人們稱他爲“三絕”,即癡絕、畫絕和才絕。

顧愷之代表作是什麼  顧愷之山水畫介紹 第6張


洛神賦圖

顧愷之的繪畫作品非常多,比較有名的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都是後來用來模仿的作品,他的繪畫理論著作有《魏晉勝流贊》、《論畫》和《畫雲臺山記》,爲中國史上的繪畫創作提供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女史箴圖》原來是清代皇宮中的珍藏品,但在火燒圓明園的時候落到了英國人的手中。作品主要是根據晉代文學家張華《女史箴》爲創作依據,主要是講婦女如何修身養性,修養自己品德的文章。該作品根據文章的段落內容來分段進行創作,跟現在的連環畫有點相似。這幅作品非常注重人物內心精神世界的表達。後來人們把這種素淨恬淡的線條,不加任何色彩的畫法手法稱之爲“白描”。“白描”的畫法也稱爲了繪畫的基本功。

如今所保存的《洛神賦圖》是宋代的摹本,但仍然還保留着魏晉時期的畫風,是最接近原作的作品。此圖是依據曹植的《洛神賦》來表達作者與洛神之間唯美的愛情故事。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發揮了他超高的想象力,非常有詩意的將原作的意境表現了出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