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繪畫:《女史箴圖》歷史傳承介紹

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繪畫:《女史箴圖》歷史傳承介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史箴圖》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歷經千年變遷,八國聯軍時期流入英國。二戰時期英方有意歸還但沒能成功,現藏於大英博物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繪畫:《女史箴圖》歷史傳承介紹

顧愷之製作《女史箴圖》的時間,大約在公元380年至400年間,即公元三世紀。那麼,到了南北朝樑時,《女史箴圖》可能收入樑內府。

唐朝

貞觀十三年八月望日之前,可能流傳於民間。董其昌曰:“永興曾見之耳。”貞觀十三年八月望日至貞觀十五年六月丙辰之間(639-641)收入唐內府。米芾《畫史》說:“《太宗實錄》載購得顧筆一卷。”弘文館藏,有弘文館印。又有唐太宗時期的皆作半字的編號“卷字柒拾號”和加蓋的騎縫印璽長橢圓形“四端俱”雙龍小璽。到了唐朝末年,由於戰亂,《女史箴圖》流入民間,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之前藏於劉有方家。米芾《畫史》著錄。

宋朝

宋徽宗政和年間收入內府,《宣和畫譜》著錄,畫面蓋有“政”、“宣”、“御書”諸印。至南宋紹興年間藏於內府,有“紹興”、“內府圖書之印”、“睿賞東閣”諸印爲證。《墨緣匯觀錄》有所記載。十三世紀中期,由賈似道收藏。有“秋壑圖書印”。

明朝

16世紀中《天水冰山錄》記載藏於明代嚴嵩家。1570年左右屬中書顧正誼。畫面董其昌跋、何良俊跋可得知。1580-1590年間屬大收藏家項墨林。印章極多,不逐一列舉。明崇禎至清順治間歸張孝思,有“張則之”印。

清朝

清康熙十一年前後在江都汪氏家。朱彝尊畫跋有記載。後來歸樑清標家,有“樑清標印”。在此期間笠重光經鑑賞有“宣在辛”印。安岐亦曾經鑑賞,有“安氏儀周書畫之章”,並着錄於《墨緣匯觀錄》。從印章上看出,在1693-1700年間,屬有名的收藏家楊世齊。乾隆年間(1736-1795)歸清宮,乾隆印章最多,且在卷後畫蘭花一枝。

《女史箴圖》現有兩個摹本,一本現藏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爲是南宋摹本,藝術性較差;另一本藝術性較強,更能體現顧愷之畫風與《女史箴圖》原貌,專家認爲可能爲唐人摹本,爲大英博物館收藏。

唐本的《女史箴圖》於1900年,八國聯軍焚燒頤和園之際被英軍大尉基勇鬆盜往英國,後存大英博物館。於此《女史箴圖》高24.8釐米,長348.2釐米,橫卷。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

《女史箴圖》唐代的摹本,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爲經典摹本。它曾被許多文人墨客收藏過,畫面上可以看到項子京題記,唐弘文館“弘文之印”,還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詞句11行。畫本身及裝裱部分壓有宋、金、明、清內府藏印,及明清歷代收藏者的私人鑑藏印。

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繪畫:《女史箴圖》歷史傳承介紹 第2張

乾隆去世後,《女史箴圖》一直被收藏於紫禁城建福宮花園,慈禧太后時期被移往頤和園。1899年義和團事件,第二年八國聯軍進京,駐頤和園的英軍第一孟加拉騎兵團的克勞倫斯·K。約翰遜上尉趁亂將《女史箴圖》盜走,約翰遜上尉的家人後來辯稱《女史箴圖》是一個被約翰遜救過的貴婦的贈品。

近代

約翰遜1902年回到倫敦後,並沒有意識到《女史箴圖》的價值,他把《女史箴圖》拿到大英博物館想讓館員給畫軸上的玉扣估價,大英博物館繪畫部的管理員Sidney Colvin (1845-1927)和他的助手Laurence Binyon (1869–1943)意識到了這幅畫的價值,於是以25英鎊從約翰遜手中購得。

由於英國方面知識欠缺,大英博物館按照日本畫的方式進行裝裱,且將其攔腰截爲三段,並出現了掉渣現象。但作爲一幅一千多年的畫來說已經算是保存完好了。每年只有最多兩次的展出,平時儘量防止光照,以防褪色。

由於相關知識的欠缺,與大量其它的書畫一樣,《女史箴圖》在重裱時由館方以日式裝裱取代,由此,明清時期文人留下的題跋都被殘忍無情地裁剪下來,形成了歷史斷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爲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除日軍之圍,曾有意把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歸還中國,與贈送中國一艘潛水艇二擇一,做爲謝禮。中國政府選擇了潛水艇。

現存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畫卷被分爲三部分平放展示:第一部分:原作部分,長348釐米,高25釐米;第二部分:後世添加部分,長329釐米,高25釐米;第三部分:乾隆朝鄒一桂所作松竹石泉,長74釐米,高24.8釐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