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生平簡介,顧愷之的人物介紹

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生平簡介,顧愷之的人物介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個人介紹

顧愷之顧愷之(約348-409)東晉畫家,出身士族家庭,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

顧愷之。曾爲醒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騎常侍。劉裕北伐南燕,愷之爲作《祭牙(旗)文》。多才藝,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嘗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獸、山水等。畫人注重點睛,自雲傳神寫照,盡在阿堵(即這個,指眼珠)中。嘗爲裴楷畫像,頰上添三毛,而益覺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繪《維摩詰像》壁畫,光彩耀目,轟動一時。後人論述他作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把他和師法他的南朝宋畫家陸探微並稱顧陸,號爲密體,以區別於南朝梁張僧繇、唐吳道子的疏體。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雲臺山記》,其中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存世的《女史箴圖》傳是早期的摹本,內容繪寫西晉張華所撰約束宮廷嬪妃的教誡。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被英軍從清宮劫去,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所傳顧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圖》,乃宋人所作。

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生平簡介,顧愷之的人物介紹

顧愷之的作品,據唐宋人的記載,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畫有一些佛教的圖像,這是當時流行的一部分題材。另外還有飛禽走獸,這種題材和漢代的繪畫有聯繫。他也畫了一些神仙的圖像,因爲那也是當時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畫了不少名士們的肖像。這就改變了漢代以宣揚禮教爲主的風氣,而反映了觀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藝術表現的新的目的,即:離開禮教和政治而重視人物的言論丰采和才華。這表示繪畫藝術視野的擴大;從而爲人物畫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現人的性格和精神特點。在顧愷之的著作言論中,我們見到他反覆強調描寫人的神情和精神狀態。顧愷之和陸探微、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三個最重要的畫家,代表了漢代美術得到迅速發展和成熟的人物畫藝術。唐代張懷瓘對其畫評價甚高,雲:"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1]

2人物故事

“癡絕”顧愷之二三事

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生平簡介,顧愷之的人物介紹 第2張

顧愷之顧愷之的生平經歷,我們知道很少,只知道他最初曾在雄踞長江上流的將軍桓溫和殷仲堪的幕下任過官職,他和桓溫的兒子桓玄頗有來往。很受桓溫和謝安的賞識。晚年任散騎常侍,六十二歲去世。關於他的生平,保留下來一些小故事。他對一些世俗事物的率真、單純、樂觀、充滿真性情的生活態度,就曾經在若干傳說故事中被形容爲“癡”。但也有一些是形容他的聰明的,所以曾有人說他身上“癡黠各半”。他不只是在繪畫藝術方面表現了卓絕的才能,也是一個擅長文學的人。他遺留下來的殘章斷句中,保存着形容浙東會稽山川之美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蘢,若雲興霞蔚”的名句。

相傳,有一年春天,他要出遠門,於是就把自己滿意的畫作集中起來,放在一個櫃子裏,又用紙封好,題上字,交給大司馬桓玄代爲保管。桓玄收到櫃子後,竟偷偷地把櫃子打開,一看裏邊都是精彩的畫作,就把畫全部取出,又把空櫃子封好。兩個月後,愷之回來了,桓玄把櫃子還給愷之,並說,櫃子還給你,我可未動。等把櫃子拿回家,打開一看,一張畫也沒有了。愷之驚歎道: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太妙了《晉書·列傳第六十二·文苑·顧愷之》

又有一次,還是他的那位“好”朋友桓玄,非常鄭重地對他說:你看,我手中拿的這片樹葉,是一片神葉,是蟬用來藏身的,人拿了它,貼在自己的額上,別人就立刻看不見你了。愷之聽了特別高興,而且特別相信。隨即把那片葉拿過來,貼在自己額頭上。略過了一會兒,桓玄竟然在他面前撒起尿來,愷之不以爲怪,反而相信桓玄看不見他了,所以纔有如此動作。

義熙三年(407),愷之做了散騎常侍,心裏很高興。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裏,看着明月當空,詩興大發,於是便高聲吟起詩來,他的鄰居謝瞻,與他同朝爲官,聽到他的吟詠,就隔着牆稱讚了他幾句。好,這一稱讚不要緊,愷之一時興奮,忘了疲倦,一首接一首,一句接一句,沒完沒了地吟起來。謝瞻隔着牆陪着折騰了一會兒感到累了,就想回屋睡覺,於是就找了一個下人代替他和隔牆的那一位繼續折騰。人換了,調變了,愷之不知有變,就這樣,一直吟詠到天亮才罷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