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兩軍列陣野戰時,爲何擅自回頭往後面觀看幾眼的士兵會受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有一項現代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軍法。

在兩軍列陣野戰時,諸營部伍依次排列好、軍陣已成,士卒列隊完畢以後。大將會傳下一道軍令,然後由各隊百夫長以上軍官對本隊士兵們複誦一遍。

什麼樣的軍令呢?

就是全體禁聲,不準擅自交頭接耳,更不準擅自往後回頭顧望。違者立斬!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當軍令下達,若誰還膽敢高聲喧譁、或者東張西望,向後回頭觀看的,立即就會拖出殺頭。

古代軍隊士兵,在即將臨戰的隊列中嚴禁大聲喧譁還能理解。但擅自回頭往後面觀看幾眼,就會被軍法斬首,這是爲什麼?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有一句話,很好解釋了這一點,叫作:

“一人回頭,大衆同疑!”

大衆同疑,那是一件會立即瓦解了全軍士氣,引發軍心浮動,然後一敗塗地的、要命的大事!

所以,古代軍隊臨戰時,以嚴刑峻法禁止隊列中的士卒擅自回頭後望,一旦違令,都是毫不猶豫的就殺頭示衆。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第2張

那麼有人就不信了,問道:我就回頭向後面看幾眼,就能引發大衆同疑,有那樣誇張嗎?

一點也不誇張,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古代軍陣,尤其幾萬人規模的大陣,一般由五百至一千人左右的小方陣,按一定間隔、一層層的排列着,前後相距數裏。

古代沒有對講機,前陣與後陣聯繫,全靠旗幟與鼓角、喇叭等等爲號令調動進退。

如果前陣前排隊列中,有三五人回頭後望,那麼後幾排士兵也會跟着後望,

“咦,他們看什麼,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樣,傳遞到了第七八排時,再也不是三五人在往後看了,而是將有三五十人、上百人,甚至整隊整隊的士卒,都要回頭往後看看,後面究竟有什麼事了。

當傳遞到後陣時,根本不瞭解前面發生了什麼的後陣士卒們,就會產生疑惑,

“爲何前陣的人都在往後看,前面出什麼事了?”

“莫非前方要敗了?

然後,這種疑惑就會讓後陣的士卒產生恐惶,然後禁不住議論紛紛,本來肅靜的軍陣中就會喧譁聲浪起伏。

這樣,後陣的喧譁聲,同樣又會引發前陣的驚疑。前陣的人,根本不知正是因爲自己回頭亂望,才引發了後陣不穩。反而是會覺得:莫非被敵軍抄了後路,後方戰線要出問題了?

這樣,就是大衆同疑,嚴重者,就會傳播恐懼、引發“營嘯”,然後全軍不戰而崩潰。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第3張

古代因喧譁而造成莫名其妙的恐慌擴散,然後導致“營嘯”全軍崩潰的最著名事例,就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司馬曹休的伐吳大軍,一夜之間,大營就驚散了。

曹休因爲此事,羞愧成病而亡。

《三國志.曹休傳》:帝爲二道徵吳,遣司馬(懿)宣王從漢水下,(曹)休督諸軍向尋陽。賊將僞降,休深入,戰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休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楊暨慰諭,禮賜益隆。休因此癰發背薨。

十六國時,前秦伐東晉,大軍也因爲前軍臨戰後退,導致了後軍莫名其妙的恐慌,最後全軍崩潰。

前秦苻大帝以投鞭斷流的雄心討伐東晉。規模在三十萬級別的前秦大軍列陣淝水邊、軍陣綿亙前後十數裏。

古代兩軍作戰的時候 擅自往後回頭的士兵爲何會被斬 第4張

當列陣已畢。爲了引東晉軍渡河再半渡而擊,苻堅竟然下令全軍後退數裏。這一後退,就要了前秦大軍的老命。

秦軍陣勢一退,晉軍立即趁機猛攻。數裏外的一個又一個軍陣,一邊聽前面的交戰聲,一邊後撤,普通將士不明所以,只以爲前方已敗,越退心裏越恐慌。

前軍影響後軍,後軍又影響前軍,恐懼情緒就在混亂中迅速傳遍了全軍,再加其他因素,終於引發了全盤崩潰。

最後“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連山上的草木,在被恐慌情緒感染過後的士卒們看來,就連遠處山上的草木,也成了敵人的伏兵。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