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將軍造反時,士兵會聽將軍的還是會效忠皇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從陳勝、吳廣喊出這句口號後,後世歷朝歷代的造反者無不以此作爲造反的理由之一,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劉邦在造反的浪潮中建立了大漢帝國,等到劉邦統一了天下,仍然面臨異姓王此起彼伏的造反。

第一個起兵反對劉邦的是燕王臧荼,劉邦親征臧荼,打敗並殺死了臧荼,隨後楚王韓信、樑王彭越也牽涉到謀反的案子,或被殺害,或被軟禁,起兵反對劉邦的還包括韓王信、燕王盧綰、淮南王英布、趙相陳豨,都一一被劉邦平定下去。

那麼問題來了,跟着這些異姓王或者將軍謀反的士兵,爲何不效忠皇帝劉邦,反而願意跟着謀反呢?有三個原因: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劉邦時代的異姓王叛亂

1、士兵效忠的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劉邦時代起兵謀反的,除了陳豨之外, 清一色是異姓王,所謂的異姓王,就是劉邦模仿周朝分封諸侯王,這些諸侯王有封地、有收稅權、有兵權、有部分政治權力,儼然像一個個獨立王國,異姓諸侯王手下的士兵都是靠諸侯王來養活的,跟劉邦無關。

這個道理與周朝的分封制是一樣的,在分封制之下,封國內部的一切都是諸侯王說了算,諸侯王手下的士兵不知道有皇帝,只知道效忠諸侯王,諸侯王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士兵所需要的一切財富與生活費用都來自諸侯王,當然也就只聽諸侯王的了。

別說造反,就是諸侯王讓他們殺了自己的親生父母,相信也有人眉頭都不皺一下就會照做,這是當時的政治制度所決定的。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2張

士兵效忠的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2、士兵受到裹挾。

諸侯王起兵造反時,肯定會對自己手下的士兵進行裹挾,一旦有人不願意跟着一起謀反,那麼等待他的就是死亡,即使有士兵想要效忠皇帝劉邦,那也找不到途徑。

總有人不想死,即使內心不願意跟着謀反,那也不敢表達出來,除非諸侯王造反失敗,反了兵敗如山倒的地步,這些內心深處並不想造反的士兵纔會逃離。

3、信息不對稱。

謀反在古代是處罰最重的罪行,只要跟謀反沾邊的,幾乎都是死刑,而且是誅三族的重罪。一旦起兵謀反,就是沒有退路的。

但是古代的信息並不暢通,而是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就像陳勝與吳方的造反一樣,他們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同時還打着扶蘇與項燕的旗號,即使他們那一批守衛邊疆的士卒即使遲到不會被殺頭,而陳勝、吳廣爲了造反,也會把秦朝的律法形容得非常刻薄。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3張

有人利用信息不對稱造反

因爲士兵們沒有途徑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只能是自己的領導說啥就是啥,很多時候,跟着一起造反的士卒連自己爲了誰而戰都沒有搞清楚,就在戰場上死去,這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諸侯王既然要造反,就會在輿論上污名化皇帝,並且打出正義的旗號,士卒們也只能選擇相信而去跟隨。

到了後世朝代,逐漸廢除了分封制,不再有諸侯王,取而代之的是各級手握兵權的將軍,將軍造反時的情況其實與諸侯王是差不多的,下面舉例來說明一下。

1、董卓謀反

比如東漢末年的董卓,當時的大將軍何進召董卓進京,於是董卓就帶着自己的部隊進京了,董卓手下的軍隊是當時朝廷設置在地方上的軍隊,在名義上屬於政府軍,董卓當時的官職是幷州牧,他手下的軍隊很多人是跟隨他多年的親信。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4張

董卓安插親信控制軍隊

比如中郎將牛輔,他是董卓的女婿,自然也是董卓的親信,董卓就是靠自己的官職與便利,在手下的軍隊中安插了很多的親信與同鄉,從而徹底控制了這支軍隊,這支名義上的政府軍,實際上已經成爲董卓的私人軍隊,這些士兵效忠的是董卓,而不是皇帝。

所以董卓造反時,手下的士兵都是效忠董卓而不是皇帝,這也有大形勢的原因,在東漢末年,東漢朝廷逐漸衰弱,皇帝昏庸,宦官專權,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逐漸減弱,在黃巾起義中,漢靈帝曾經放任各級官員以及地方豪強組建自己的軍隊和部曲,這些都是私兵,而私兵都不會效忠皇帝,而是效忠頂頭上司的。

2、鍾會謀反

再來看看鐘會的謀反,是另一個特例,這是發生在公元263年的魏滅蜀之戰,蜀漢戰敗投降後,鍾會控制了數十萬魏軍與蜀軍,因此野心開始顯露,準備割據蜀漢與司馬昭對立。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5張

鍾會的士兵不願意跟着一起謀反

但是鍾會手下的很多將領並不願意跟着一起謀反,這是因爲司馬昭對軍隊的控制力是很大的,司馬昭在軍隊中安插了很多親信,比如參軍衛瓘就是司馬昭的親信,同時鍾會手下的魏軍士兵的家屬都在洛陽,士兵們不願意謀反而讓自己的家屬受到刑罰。

與其說是鍾會手下士兵效忠魏國皇帝,倒不如說是司馬昭用了脅迫的手段,把士兵家屬控制爲人質,從而威脅士兵效忠自己,總之司馬昭的目的達到了,很少有魏軍士兵願意跟着鍾會一起謀反的,除了鍾會自己的親信之外。

最終鍾會謀反案失敗了,根本原因就是鍾會對軍隊的控制力太弱,士兵都不聽將軍的,當然謀反會失敗了。

3、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是司馬家族奪取之後,魏國在淮南地區掌控兵權的將軍三次有預謀的叛亂行爲,但都被司馬家族所平定。

司馬家族利用政變控制曹魏政權

這三次叛亂都可以看成是將軍帶領自己手下的士兵謀反,儘管反對的是當時的權臣司馬家族,同時三次叛亂也並不能證明就是效忠皇帝,更多是這些擁兵的將領想要奪取權力、保存自己的戰爭。

淮南三叛的第一叛是青州刺史王凌發起的,但並沒有發生軍事衝突就失敗了,第二叛是鎮東將軍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聯合發起的,毌丘儉和文欽之所以能發動手下士兵叛亂,無非也是上文說到的那三個原因。

但不一樣的是,他們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也就是除司馬家族這個權臣,還政於曹魏皇帝,也可以認爲他們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效忠皇帝,但是毌丘儉和文欽敗得很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手下士兵的家屬在北方,不太願意跟着毌丘儉和文欽以命相搏,最終導致失敗。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6張

淮南三叛均以失敗告終

淮南三叛是徵東大將軍諸葛誕發起的,這一次叛亂也是三次叛亂持續時間最長的,達到半年之久,說明諸葛誕手下士兵是有戰鬥力的,再加上東吳政權派兵協助,所以持續長,但是因爲內部分歧,諸葛誕與文欽有矛盾,導致內部分裂,諸葛誕殺文欽,文欽的幾個兒子投降司馬昭,叛亂失敗。

在淮南三叛中,幾乎沒有看到士兵效忠皇帝,反而是發起叛亂的將軍打着效忠皇帝的旗號來爲自己的叛亂行爲聲辯。

中國歷史上將軍發動叛亂最多的還是在非大一統的亂世時期,比如晉朝之後的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再比如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這兩個大亂世是將軍造反的黃金時期,歷史上的很多開國皇帝都是造反成功的。

劉裕靠巨大的軍功上位

4、劉裕、郭威、趙匡胤

比如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劉裕是北府軍將領,依靠戰功成爲東晉最大的權臣,劉裕打敗了桓玄、攻滅了南燕、平定了荊江、滅亡了譙蜀、擊敗了仇池、滅亡了後秦,憑藉一系列巨大的戰功,劉裕成爲東晉朝廷實際控制人。

此時的東晉已經名存實亡了,東晉從建立的第一天開始,朝政就控制在大家族手中,王與馬共天下說的就是司馬氏皇族與王姓大家族共享權力,越往後,東晉皇帝越成爲傀儡,直到劉裕崛起,劉裕相當於借用東晉朝廷的兵力、財力、實力爲自己打天下。

劉裕雖然是將軍,但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他手下的士兵自然會效忠劉裕,而不會效忠東晉皇帝了,皇帝在當時只個名義,任何一個手握實權的將軍都不會把皇帝放在眼中,所以士兵效忠將軍是普遍行爲。

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 士兵爲什麼會跟着將軍造反 第7張

趙匡胤控制了後周兵權

除了劉裕之外,南朝的齊、樑、陳朝幾乎都是劉裕的翻版,都是以將軍身份掌控政權,進而以各種手段奪取政權,都算得上謀反,但是他們手下的士兵都是聽從他們的命令,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皇帝相當於傀儡,有能力的將軍自然會謀反,以換取功名。

還包括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都是靠造反起家的,郭威完全是靠戰爭打敗前朝皇帝之後奪取政權的,趙匡胤而是靠良好的人際關係,控制了後周的整個禁軍,輕易政變成功,至於手下的士兵,當然不會效忠皇帝。

最後一點,將軍造反時,士兵到底是聽將軍的,還是會效忠皇帝,跟天下形勢也有關,如果皇帝英明,有能力控制天下,形勢也倒向皇帝,那士兵也會效忠皇帝的,如果皇帝無能昏庸,甚至淪爲傀儡,天下形勢倒向將軍,那麼士兵一定會效忠將軍的,人都不傻,誰都會爲自己的將來考慮,造反是有風險的,但是成功的受益也很大,這跟賭博一樣,成功的機會越大,參與的人就會越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