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軍事新聞 >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俄羅斯之聲網站11月20日報道,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普什科夫認爲,中美在未來可能會發生軍事衝突。

普什科夫週四在莫斯科的新聞發佈會上稱,“中國在外交政策方面正提出越來越多的獨立性要求,越來越少地顧及美國。許多人認爲,過上一段時間,中美間將開始不可避免的政治對抗”。

據他介紹,中美領導人在北京簽署防止軍事衝突協議的事實“非常發人深省”。

普什科夫指出,“也就是說,他們認爲,這樣的衝突是可能的。的確有可能發生衝突,因爲美國的偵察機一直在太平洋上空的中國領空附近徘徊。因爲中國對在該地區的一些島嶼宣佈擁有主權,這些聲明都針對美國的盟國,誰知道事態會怎樣發展。這就有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美智庫激辯“中美戰爭”:中美開戰沒有贏家

美國媒體內最近颳起一股臆想中美戰爭的浪潮。有軍方背景的專家列出了中美開戰的“十大理由”,一些智庫、國際問題觀察員和分析家則樂此不疲地對中美軍事裝備先進性和殺傷力進行比拼。當然,美國國內也有諸如“擴大中美軍事交流”這樣的冷靜看法,有美國專家認爲中美戰爭打不起來。其實道理並不複雜———中美兩個大國開戰,沒有贏家。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戰略與政策系教授邁克爾·弗拉霍斯6月26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發題爲《歷史的警告:美中開戰可能性極大》的文章稱,美國猶如當年的大英帝國,中國猶如當年正在崛起的美國。1861年,美國內戰期間,英國和美國差一點因爲“特倫特號”事件走向戰爭。文章列出了十個原因,說明爲什麼英美大戰沒有打響,同時也試圖說明,爲什麼美國與中國之間可能會爆發戰爭。

文章稱,首先與1861年不同,如今美國國內鼓吹中美戰爭“就像戰鼓一樣激烈”,隨處都可以看到“美國即將與中國開戰”的文章;第二,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不一樣,美國的國防體系代表着一個巨大和永久性的戰爭機器,一心考慮的是把任何軍事威脅當做本部門預算和生活方式向前發展的好藉口,而空海一體戰概念已構造出這樣一個成果———對付中國;第三,英國看到了當時全球經濟的脆弱性,1861年與美國開戰將是一個導致經濟崩潰的大事件。但歷史表明,當戰爭來臨,美國人都作出了調整,經濟上的擔憂並非是阻止中美戰爭的剎車;第四,當年的英國沒有在拼命尋找下一個宿敵,但今天的美國人需要一個敵人;第五,1861年美國擁有的最厲害武器對於英國的經濟或戰略利益來說完全是零威脅,而如今中國遠程彈道導彈令整個西太平洋的美軍和主權利益受到威脅。

文章認爲,如今的美國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一樣,把大量海軍力量投入到非常大的平臺上。這些平臺極其容易遭到潛艇和彈道導彈的攻擊。科技發展非常迅猛,前景越來越不利於美國,除非美國採納一種全方位的先發制人打擊戰略。這構成了中美開戰的第六條原因。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第2張

報道還稱,當年美國很快不再是英國的競爭對手,“然而今天,我們看到了相反的情況:中國宣稱近海主權爭議只可以通過你讓步來解決。接下來,美國的軍事工業便在這一場場戰爭中發現建立完美合作關係的機會。”

文章列舉的第八條原因是,美國內戰後,英國的重心也轉回了歐洲,但如今,美國正把重心重新轉移到亞洲。第九,19世紀60年代,英國在北美的利益重心是加拿大。因此,控制風險是當時的任務。相比之下,美國目前面臨的風險不是協防,而是陷入美國在東亞的夥伴挑起的戰鬥。文章認爲,1861年英國和美國都發現,在面對生存危機的時候,戰爭是走向共同毀滅的路徑。相比之下,如今“美國和中國的主要精英們卻需要衝突”,這似乎成爲中美開戰最關鍵的一條原因。

 患“中國威脅妄想症”

美國專家列出中美開戰的十大理由,一方面說明美國人的危機感很強,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其對中國的憂慮有一種病態———幾乎中國每一件武器都成了美國憂慮的源頭,以至於有網友戲言美國得了“中國威脅妄想症”。

前段時間,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就拼湊了美國最怕的5種中國武器。最近美國“岩石上的戰爭”網站又給增加了一種。7月2日該網站刊文《中國最危險的導彈》稱,五角大樓在它最近發佈的《2014年中國軍力報告》中提到中國反艦巡航導彈家族中新增的鷹擊-12。該報告稱“由於射程遠且以超音速飛行,這種新型導彈使海軍設施遭受更大威脅。”文章稱,鷹擊-12是中國迄今爲止生產的最危險反艦導彈,對位於西太平洋的美國水面艦只而言,威脅甚至超過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這一導彈的出現是美國海軍在對華導彈競爭中進一步落後的又一跡象,暴露出美國及其盟友指揮官和決策者作戰概念中存在的缺陷。

文章描述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爭場景:中國兩個團的“側衛”飛機編隊(48架蘇-30或殲-11B)發起攻擊,每架飛機將攜帶2~4枚鷹擊-12反艦導彈。即便考慮到中國戰機會被擊落,但美國航母戰鬥羣可能會面臨100多枚來自各個方向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這些導彈出現在地平線上時,航母打擊羣的近戰防空體系可能只有不到45秒應對時間。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第3張

當然,這種關於中美的戰爭想象不僅出現在研究報告或新聞報道中,更出現在了影視作品中。在熱播美劇《24小時》中,名爲“馬薩諸塞”號的攻擊型核潛艇接到錯誤命令,向正在低速航行的中國航母開火,發射兩枚魚雷擊中了中國航母。儘管是“誤炸”,但仍能看出一些人潛意識裏對華動武的衝動與渲染擊沉中國航母的快感。

當然,最讓美國擔心的還是中國的彈道導彈。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2日刊文《中國的導彈力量在增強:是修改〈中導條約〉的時候了嗎?》,打算通過讓中國加入中導條約或者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方式,抵消令人擔憂的中國彈道導彈優勢。

文章稱,中國的導彈庫集納了高精度的陸基機動彈道導彈,這不僅對其鄰國形成了嚴重威脅,且對美國在東亞的軍事設施也是一種極度的危險。文章挑撥稱,“總有一天,這些導彈也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報道稱,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容易受到中國導彈的攻擊,中國可以用導彈來打擊爲美國軍力投放提供支撐的空軍基地和航母。用現有的防禦系統,包括攔截器等積極防禦系統,以及陸基飛機的堅硬掩體等被動防禦措施,來應對這種威脅可能極其昂貴。

文章認爲,鑑於這種限制,美國設立前沿導彈部隊可能是對日益顯現的西太平洋作戰問題的解決辦法之一。美國認爲,移動式導彈是極難定位和摧毀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也可以有效應對各種目標,即便這些目標得到複雜防空系統的保護。簡而言之,陸基導彈可能有助於減少危機爆發可能,防止出現中國認爲可以向部署在前沿的美軍展開猛烈打擊,同時承受得了任何報復行動的局面。

仍期待與中國接觸

在一片“喊打”之聲的背後,美國軍方仍然有冷靜的聲音,看到積極的一面,並呼籲擴大中美交流。畢竟對於美國軍方而言,中美軍事交流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第4張

據香港中評社7月2日消息,視察環太聯合軍演的美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上將1日下午在夏威夷太平洋俱樂部發表演講後接受媒體專訪時說:“這是兩軍關係繼續增長的重要標誌。中國此次在環太軍演中參加的活動符合美國國會的立法,處於立法界限之內,美國軍方處於政策和立法限制因素之內”。鄧普西說,美國軍方將來或有機會向國會建議,像環太軍演這種聯合軍事演習應當對中國更廣地開放。目前在這個演習中,中方參與的活動限制於人道救援和減災等,這也很重要,因爲亞太地區自然災害多發,“要強調的是,這是重大的第一步,我們要在這個之後看怎麼走”,鄧普西說。他還表示,中美雙方沒有把所有事情全都摻乎在一起,一個事情不妙,所有事情都不妙。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兩軍關係的進展。

在演講中回答聽衆提問時,鄧普西指出,中國是地區重要角色,他們有自己的核心利益,擔心美國遏制他們,限制他們成爲大國的能力,中國對其歷史和合法權益也有很強的榮譽感。美國其實也是這樣,認識到利益、擔憂、榮譽在任何關係中都很流行,雙方必須保持接觸,不要疏遠問題,而是發現處理問題的辦法。

美國亞洲安全問題專家、“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日前在華盛頓一場亞洲安全研討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美軍高官曾表示最想口袋裏有解放軍高官的手機號,有急事馬上就能溝通。他說:“雙方還沒做好這種準備,兩軍關係仍有長路要走,但希望有朝一日能做到。”有美國網友發帖諷刺稱,中國軍官爲啥不願意把手機號告訴美國人?“問問斯諾登就知道了”。包道格認爲,新的事情正在發生,中方展示了更大的對話願望。美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將軍去年訪華歸來,相當確信兩軍有拓展關係的新基礎,中國參加環太軍演隨之跟進。

至於美國國會立法對美中軍事交往的限制,包道格指出,要廢除立法很難,但可以表現充分的靈活性來解讀2000年國防授權法,允許美中之間進一步展開軍事接觸。他認爲,中國軍事其實比人們想象的要透明得多。

中美開戰沒有贏家

俄媒認爲,美國對中國威脅的渲染,讓人感到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的妖魔化宣傳和對其軍事實力的誇大。實際上,美蘇最終並未開戰,中美也不會走到那一步。這個原因並不複雜———中美開戰,很可能沒有贏家。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第5張

不少美國專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美國國防大學研究員哈姆斯近日在《國家利益》網站刊文稱,根據空海一體戰的概念,一旦和中國開戰,美軍部隊將攻擊中國監視系統和綜合防空系統,然後緊接着展開一場轟炸中國陸基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系統的大型戰役,以掌握並維持在空中、海上、空間和網絡空間的主動權。

文章認爲,這種概念既帶有挑釁性,也是低效的。對中國綜合防空系統和陸基導彈系統的大規模空中和海上戰役從多個方面看也存在缺陷。首先,這是危險的挑釁。中國的第二炮兵同時控制常規導彈和核導彈。在美國本土和部隊未受攻擊的情況下,對這支控制中國戰略核力量部隊的攻擊可能會導致不可控的衝突。

文章稱,空海一體戰的效率也非常低下,因爲這需要派出數量有限、極其昂貴的美國武器來對付中國的力量———密集且具有強大作戰能力的防空網絡。

此外,空海一體戰指望美國軍隊能成功發現並摧毀中國移動導彈系統的能力,這是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任務,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在完成這項任務時幾乎是完全失敗的———聯合空中力量發現了42部伊拉克的導彈發射裝置,但只有8次進入指定口令與投擲彈藥。“簡而言之這種作戰概念在其談到的三個重要領域(致盲、清除指揮控制節點以及壓制發射系統)獲得成功的機會非常小。”

美國學者提出的對付中國的第二套戰略———離岸控制則被認爲會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問題。所謂離岸控制,就是封鎖中國領海線以外的海域。凡是在12海里領海線以外航行的中國海軍的艦艇都會成爲目標,而往來中國的船舶也會受到扣押甚至被擊沉。其意圖在於阻止中國利用第一島鏈以內的海洋,並且支配第一島鏈以外的海洋及空域。

中美開戰十大理由:中國越發強硬 開戰是時間問題 第6張

不過第四國際網站的文章認爲,從經濟角度來看,如果美國封鎖了中國,被破壞的將不僅僅是中國的經濟。有資料顯示,世界上15%的GDP是由中國產生的,且中國是至少7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封鎖中國將破壞全球的一體化經濟秩序,這會讓全球數十億美元的資產蒸發,各國會丟掉上千萬的工作崗位,甚至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離岸控制的提出者哈姆斯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一場與中國的衝突將是一場長期的戰爭”並將“導致對全球經濟的大規模破壞。”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