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將星傳奇 > 同爲猛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

同爲猛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玄宗時期爆發的安史之亂,給大唐王朝和天下百姓帶來了巨大創傷。郭子儀、李光弼在這段黑暗時期“雙星閃耀”,憑藉超絕膽識和武略才華,牽引大唐走出黑暗、澄明宇境、保全社稷,立下了不世之功。

相比較而言,郭子儀在後世的名氣要比李光弼大的多,評書演義、戲曲演出以郭子儀爲原型的很多,老百姓知道郭子儀郭令公的遠遠超過李光弼。那歷史上的李光弼和郭子儀要是PK一下,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呢?

同爲猛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

唐朝名將、臨淮郡王李光弼

從軍事謀略看,兩人各有所長,不相伯仲。郭子儀用兵,重在戰略謀劃,能夠充分發揮手下將領的積極性,讓他們根據戰場形勢隨機應變,而不在具體細節上一一安排,有點“舉重若輕”的味道。而李光弼在兩軍作戰時一定會有很周密、很詳盡的作戰計劃,明確每位將領的職責任務,在細節上摳得很死,有點“舉輕若重”的意思。而且上了戰場以後,李光弼重在督戰,很少像郭子儀那樣親入敵陣做正面搏殺。

從治軍風格看,兩人也有不同,比較而言,郭子儀更得軍心。郭子儀治軍講究寬嚴相濟,恩威並施,雖是武將出身,但也有今天部隊政委的一些特點,會做思想工作,也比較體恤部下,能與將士們打成一片。史書上提到軍士們對郭子儀是“如子弟之望父兄”、“如天旱之望大雨”、“鹹鼓舞涕位,喜其來而悲其晚也”等等,是實心實意敬服郭子儀,願意跟着他幹。而李光弼治軍嚴明,軍令如山,一旦有人違反,不管有何情由,都按軍規嚴格處罰,將士們對他畏懼多於敬重。李光弼初到朔方軍的時候,利用一次巡視的機會,找理由將軍中大將張用濟斬首示衆,以此樹立自己的威信。

同爲猛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 第2張

從爲人處世看,郭子儀的“情商”要高過李光弼甚多,所以結局也比他好的多。郭子儀爲人寬厚,待人謙和,很有容人之量,對朝廷忠貞不二。他的軍旅生涯充滿坎坷,因爲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挑撥離間,他屢立大功之下卻多次遭貶。但他從無怨言,一旦朝廷讓其復出,他馬上高高興興上任,從不提條件。他父親的墳墓被宦官魚承恩派人損毀,爲了大局他強忍悲憤,以一句“這是上天對我的懲罰”輕輕帶過,連魚承恩都被他的大度感動了,以後不再找他的麻煩。正是憑藉高情商,郭子儀做到了“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在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活到85歲纔去世。

反觀李光弼,卻是一個智商極高、情商較低的人。他爲人嚴肅,生性多疑,脾氣暴躁,氣量狹窄。就拿他跟郭子儀的交往來說,郭子儀當他上級的時候,他總認爲郭子儀會拿他開刀,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典型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哪想到郭子儀不但沒害他,還向朝廷推薦他當了河東節度使,並把手下一萬兵馬分給了他。李光弼跟宦官們不合,生怕進了朝堂被宦官陷害,所以皇帝再三徵召,他卻執意抗旨不敢入朝,導致部下對他失去信任,他自己也羞愧成疾,鬱鬱而終,享年只有57歲。

從單純的軍功戰績來看,則李光弼要勝過郭子儀一籌。李光弼是契丹人,出身武將世家,從軍後鏖戰沙場,升爲一方節度使,歷經常山之戰、太原之戰、河陽之戰等經典戰役,每每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爲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大功。比較有趣的是他施展的“母馬計”,用500匹母馬將叛將史思明軍中的1000多匹塞北純種公馬“勾引”了過來,讓人不得不佩服李光弼的奇思妙想。

同爲猛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 第3張

李光弼巧用母馬計

《新唐書》在品評名將戰功時,將李光弼排在了郭子儀的前頭,稱李光弼“戰功推爲中興第一”。《舊唐書》說得更直接,稱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名將比起李光弼,也“或有愧德”。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