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告子上》共二十章。十六章說,仁義忠信,好善不疲,是上天賜予的爵位;公卿大夫,是俗世認可的爵位。古人追求前者,後者也就跟着來了;今人追求前者,是爲了最終追求到後者。這話現實意義很強!十七章申述十六章,俗世認爲是寶物的,如公卿大夫,並不一定是真的寶物;仁義滿身,纔是真正擁有寶物。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節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1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雲2:‘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3;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4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子說:“有上天賜予的爵位,有俗世認可的爵位。仁義忠信,好善不疲,這是上天賜予的爵位;公卿大夫,這是俗世認可的爵位。古代的人修養上天賜予的爵位,俗世認可的爵位也就跟着來了。現在的人修養上天賜予的爵位,爲的是追求俗世認可的爵位;若已經得到俗世認可的爵位,便放棄上天賜予的爵位,真是糊塗透頂了,到頭來連俗世認可的爵位也會丟掉的。”

孟子說:“希望尊貴,是人們的共同心理。每個人都有自認爲寶物的東西,只是不去想它罷了。別人當成寶物的,不一定真的是寶物。趙孟當成寶物的,趙孟也能讓它輕賤。《詩經》說:‘酒已經喝多了,德已經滿身了。’說的是既有仁義滿身,也就不羨慕別人的肥肉精米了;人所共知的好名聲集我一身,也就不羨慕別人的花團錦簇了。”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趙孟:晉國正卿趙盾字孟,因而其子孫都稱趙孟。

(2)《詩》雲:所引詩句見《詩經·大雅·既醉》。

(3)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願,羨慕;膏,肥肉;粱,細糧。

(4)文繡:古時有爵位者所穿着的繡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