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三國志注》的作者是誰?有什麼文學成就?

《三國志注》的作者是誰?有什麼文學成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志注》的作者是誰?有什麼文學成就?他就是裴松之,字世期,河東郡聞喜縣人,東晉、劉宋時期史學家,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他。

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東裴氏,八歲熟知《論語》《詩經》,初仕東晉,歷任殿中將軍、員外散騎侍郎、故鄣縣令、尚書祠部郎、司州主簿、治中從事史、宋國世子洗馬。

劉宋代晉,歷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冗從僕射、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封西鄉侯。裴松之晚年曆任永嘉太守、通直散騎侍郎、南琅琊太守、中散大夫、國子博士,以太中大夫致仕。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裴松之辭世,終年八十歲。

人物生平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祿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員外郎。裴松之從小喜愛讀書,8歲時已熟知《論語》、《詩經》諸書。後博覽典籍,學識日進。

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將軍,時年20歲。

《三國志注》的作者是誰?有什麼文學成就?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聯合兗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敗,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薦裴松之擔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慮風險過大,遲遲不肯動身。不久,軍閥火併,庾楷死於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場殺身之禍。

義熙初,裴松之先後擔任員外散騎侍郎,吳興故鄣縣縣令等職,後升調回朝廷,改任尚書祠部郎。

義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劉裕(即宋武帝)率軍北伐。裴松之時任司州主簿隨軍北行。劉裕十分賞識裴松之,贊他有“廟廊之才”,將他轉任治中從事史。晉軍佔洛陽後,劉裕委任之爲封國世子洗馬。裴松之成爲劉裕集團中的重要成員。

南朝宋代晉以後,裴松之歷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冗從僕射等職。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州。裴松之被派往湘州。自湘州歸來,他將所探詢的吏政民情,歸納爲二十四項條款。不久,他被升任爲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並賜爵西鄉侯。晚年,裴松之先後出仕永嘉太守、通直散騎常侍、南琅邪太守。

元嘉十四年(437年),裴松之65歲,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領國子博士,最後進位太中大夫。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因病去世,終年80歲。

主要成就

史學

《三國志注》的作者是誰?有什麼文學成就? 第2張

裴松之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註釋《三國志》。晉代陳壽撰修的《三國志》,內容精潔,然宋文帝認爲太過簡略,故詔令鬆之作注。鬆之收集各家史料,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他的註釋方法有四大原則:“一曰補闕、二曰備異、三曰懲妄,四曰辯論。”

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爲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僞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

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

歷史評價

宋文帝驚歎爲“不朽”之業。

劉知幾說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達”,章學誠也說:“裴松之依光於陳壽,非緣附驥,其力不足自存也。”《四庫總目》批評裴注“嗜奇愛博”,多引用《搜神記》、《異林》、《列異傳》等書,“此類鑿空語怪凡十餘處,悉與本事無關,而深於史法有礙,殊爲瑕穎。”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