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告子上》共二十章。第七章進一步指出“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是由於外在的不好的環境使“善性”變壞了,並通過味覺、聽覺、視覺的人人相同來證明是非善惡感的人人相同。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節

【原文】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1;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麥2,播種而耰3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4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5、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爲屨,我知其不爲蕢6也。’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1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2,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3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至於子都4,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5之悅我口。”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子說:“豐年,年輕人多半懶惰;荒年,年輕人多半強暴,不是天生的資質這樣不同,是由於不好的環境使他們心思變壞了。好比麥,播種耪地,如果土地一樣,種植的時候一樣,便會蓬勃地生長,到了夏至,就都成熟了。即便有所不同,那也是由於土地的肥瘦、雨露的多少、工作者的勤惰不同的緣故。所以一切同類之物,無不大體相同,爲什麼一講到人類就懷疑了呢?聖人也是我們的同類。龍子曾經說過:‘不看清腳樣去編草鞋,我準知道不會編成筐子。’草鞋的相似,是因爲天下人的腳大體相同。

“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摸準了這一嗜好。假使口對於味道,他的體驗和別人不同,而且像狗及馬和人的不同類一樣,那麼,爲什麼天下的人都追隨着易牙的口味呢?一講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易牙那樣,這就說明了天下人味覺大體相同。耳朵也這樣。一講到聲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師曠那樣,這就說明了天下人的聽覺大體相同。眼睛也這樣。一講到子都,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他英俊。不認爲子都英俊的,那是沒有眼睛的人。所以說,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覺;耳對於聲音,有相同的聽覺;眼睛對於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談到心,就偏偏沒有相同的地方嗎?心相同的地方是什麼呢?是理,是義。聖人早就懂得了我們內心相同的理義。所以理義使我心高興,正和豬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般。”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賴:通“懶”,因依賴而懈怠。

(2)麥:大麥;麰,音móu。

(3)耰:音yōu,一種鬆土的農具;這裏指鬆土。

(4)日至:這裏指“夏至”。

(5)磽:音qiāo,土地貧瘠。

(6)蕢:音kuì,筐子。

(1)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易牙,齊桓公寵臣;耆,同“嗜”。

(2)其性與人殊:《孟子譯註》說:“此宜云‘人與人殊’,【原文】蓋省一‘人’字。”逢彬按,此處“與人殊”之“人”指別人、他人,前面不必有一“人”字。那一時期,“NP+與人+形容詞”格式的句子很常見,例如:“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其性與人殊”正是這樣的句子。而“人與人”之後一般接“相V”,其中V爲及物動詞。例如:“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墨子·兼愛》)而此句既無“相”,“殊”也不是及物動詞,故不應補一“人”字。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3)惟:語首助詞,無實義。

(4)子都:春秋時鄭國的美男子;按,“都”有優美義。

(5)芻豢:牲畜中食草的如牛羊叫作“芻”,食谷的如犬豕叫作“豢”;豢,音huàn。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