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

【原文】

齊宣王1問曰:“齊桓、晉文2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3也。無以4,則王話,就說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5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6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7?’對曰:‘將以釁8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9,若無罪而就死地10。’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11?”曰:“有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爲愛12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13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14於百姓之以王爲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15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16庖廚也。”

【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蹟,我能請您講給我聽嗎?”孟子答道:“孔子的門徒們沒有談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蹟,所以後世沒有流傳,我也沒聽說過。非要講的說‘王道’吧!”

宣王問道:“要多高的道德才能夠實行王道呢?”孟子說:“通過保養百姓去實現王道,便沒有人能夠阻擋。”

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可以保養百姓嗎?”孟子說:“能夠。”宣王說:“根據什麼曉得我能夠做到呢?”

孟子說:“我聽胡齕說,王坐在殿堂上,有人牽着牛從殿下走過,王看見了,便問:‘牽牛到哪裏去?’那人答道:‘準備殺它來釁鐘。’王便說:‘放了它吧!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它那哆哆嗦嗦的樣子,好像沒罪的人,卻被押送刑場!’那人說:‘那麼,就不釁鐘了嗎?’王又說:‘這怎麼可以廢棄呢?用只羊來代替吧!’——有這麼回事嗎?”宣王說:“有的。”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孟子說:“有這樣的想法足以實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爲王是捨不得,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哪。”宣王說:“對呀,確實有這樣想的百姓。齊國雖狹小,我又何至於捨不得一頭牛?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像沒犯罪的人,卻被押去斬決,所以才用羊來替換它。”孟子說:“百姓以爲王捨不得,王也不必奇怪。您用小的來換取大的,那些人怎麼會清楚王的想法呢?如果說可憐它‘像沒犯罪的人卻被押去斬決’,那麼牛和羊又有什麼好選擇的呢?”宣王笑着說:“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呀?我確實不是吝惜錢財才用羊來代替牛。〔您這麼一說,〕百姓說我捨不得真是理所當然的了。”

孟子說:“這也沒什麼關係。這種憐憫心正是仁愛呀。因爲王只看見了牛可憐,卻沒有看見羊可憐。君子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們活着的可愛,便不再忍心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的啼叫,便不再忍心吃它們的肉。君子總是遠離廚房,就是這個道理。”

【註釋】

(1)齊宣王:威王之子,名闢疆。

(2)齊桓、晉文:齊桓公名小白,晉文公名重耳,在春秋時代先後稱霸,爲“五霸”之首及第二位。

(3)臣未之聞:我沒有聽說這個。當時語言,如果是否定句,代詞作賓語一般要放在謂語動詞之前;其他篇章的“未之有”“未之見”“未之學”“未之盡”“未之知”等等也是如此。

(4)無以:不得已;以,同“已”。

(5)保:安。

(6)齕:音hé。

(7)之: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3張

(8)釁:祭禮名,宰殺一件活物來祭某種新器物或宗廟。

(9)觳觫:音hú sù,驚恐戰抖貌。

(10)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逢彬按,傳統的斷句爲“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俞樾《孟子平議》在“若”字後斷句。“觳觫若”爲“害怕發抖的樣子”。楊樹達先生《古書句讀釋例》與俞書同。但表示“……的樣子”,《孟子》用“然”而不用“若”。先秦文獻中只有《詩經》偶用“若”表示“……的樣子”。鄭子瑜從吳昌瑩、王引之說,認爲“若”訓“其”,指代“牛”,也講不通。因爲與代詞“其”類似的“若”,與“其”一樣,也處於定語位置,不處於主語位置。“若”在此句中,當然是“好比”“好像”的意思。爲什麼要否定傳統讀法呢?因爲許多人認爲牛本無罪,何須用一“若”字?又有人認爲楊伯峻先生譯“無罪”爲“無罪之人”,乃是“增字解經”。其實,在《孟子》成書年代的語言中,“有罪”“無罪”一定是指人或指人的社會單位如“國”等,因此應當譯爲“無罪之人”;這當然不是什麼“增字解經”。因爲“無罪”指人不指牛,所以用一“若”字。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11)諸:“之乎”的合音。

(12)愛:吝嗇,捨不得。

(13)褊:音biǎn,小。

(14)異:驚異,奇怪。

(15)隱:憐憫。

(16)遠:使……遠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