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安伯託·艾柯個人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樣的含義

安伯託·艾柯個人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樣的含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學作品

《啓示錄派與綜合派》

1964年,羅蘭·巴特發表《符號學原理》,標誌着符號學進入新階段。同年,馬爾庫塞發表《單向度的人》、麥克盧漢發表《媒體論》,爲學術界開闢了媒體符號研究的新領域。也是在這一年,艾柯發表了論著《啓示錄派與綜合派》(Apocalyptic and Integrated Intellectual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ories of Mass Culture,1964),自覺嘗試使用符號學方法研究媒體文化問題,這標誌着他已經站在了意大利學術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經在都靈、米蘭、佛羅倫薩等地的大學講授美學。

《不存在的結構》

到1968年,《不存在的結構》(The Absent Structure)出版,這是他數年研究建築符號學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純學術化的符號學著作,奠定了他在符號學領域內的重要地位。進入70年代,艾柯的成就進一步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肯定。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創立了國際上第一個符號學講席;1974年他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符號學會議,擔任學會祕書長;1975年發表符號學權威論著《符號學原理》(A Theory of 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併成爲博洛尼亞大學符號學講座的終身教授;1979年用英文在美國出版了論文集《讀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Reader: 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1979)。此外,艾柯還在美國西北大學(1972)、耶魯大學(1977)、哥倫比亞大學(1978)等著名院校授課,以符號學家聲名遠揚。

安伯託·艾柯個人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樣的含義

《玫瑰之名》

早在1952年,艾柯已經有意寫作一本名爲《修道院謀殺案》的小說,但直到1978年3月他才正式動筆。他將小說背景放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中世紀,並從一篇中世紀的散文作品中找到了合適的題目。1980年,長篇小說《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出版,出版商原計劃印刷3萬冊,沒想到銷量很快達到200萬冊,迄今則已經翻譯成35種文字,銷售了1600萬冊。《玫瑰之名》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當時教權與王權、貴族與平民、信仰與理性正處於複雜的鬥爭狀態,博學而開明的威廉修士帶着見習僧阿德索來到一所著名的修道院,爲即將召開的高層會議做準備。但就在他們抵達的前一天,修道院裏發生了一起離奇的兇殺案,修道院院長委託擅長推理的威廉進行調查、找出元兇。而在以後的數天裏,每天都有新的離奇血案,原本已經被異端和慾望搞得烏煙瘴氣的修道院,氣氛變得日漸陰森恐怖。威廉推測兇手可能是從《聖經·啓示錄》中得到殺人的靈感,他把注意力集中於修道院的圖書館——這是當時西方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憑着對符號、象徵、代碼的深刻理解,憑着在哲學、文字學、版本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深厚造詣,威廉發現了真兇,揭開了謎底。兇手是個博學而虔誠的、雙目失明的老修士,他的殺人動機非常別緻:他要保護一本禁書,不希望被他人閱讀,因爲這本書可能會摧垮整個神聖的基督教世界,而這本書就是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下卷。此書1986年被改編爲同名電影,由拍攝過《熊》、《情人》的法國大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影壇巨星肖恩·康納利主演,創下極佳票房紀錄,轟動全球,更一舉囊括英國影藝學會、法國愷撒獎、德國電影獎、意大利國家影評人獎等多項殊榮。

《玫瑰之名》使“安伯託·艾柯之名”蜚聲世界,躋身於第一流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之名》一出,各種研究論文和專著源源不絕,特別是關於“玫瑰之名”的闡釋幾乎構成一場20世紀末期的“闡釋大戰”。由於艾柯此前就關注“開放的作品”、“讀者的角色”等等問題,對闡釋學頗有心得,加之一直關心研究者對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斷站出來澄清、挑戰或是迴應,於是有了《<;玫瑰之名>;備忘錄》(Reflec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Rose,1984)、《詮釋的界限》(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1990)等專著。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劍橋大學丹納講座(Tanner Lectures)就闡釋學問題邀請艾柯和著名學者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try)、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以及克利斯蒂娜·布魯克-羅斯(Christine Brooke-Rose)展開辯論,最後結集爲《詮釋與過度詮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時洛陽紙貴。

《傅科擺》

作爲小說家的艾柯繼《玫瑰之名》以後,又陸續發表了另外四部長篇小說:《傅科擺》(Foucault’s Pendulum,1988)、《昨日之島》(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1994)和《波多裏諾》(Baudolino,2001),部部暢銷,好評如潮。爲此,當代文學史往往將艾柯視爲與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和伊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齊名的、20世紀最優秀的意大利作家。艾柯最新小說《洛阿娜女王的神祕火焰》(La misteriosa flamma della regina Loana)

《傅科擺》的主人公卡素朋是位治中世紀史的專家,他的朋友貝爾勃和狄歐塔列弗則是一家學術出版社的資深編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研究中世紀聖堂武士的傳說。根據掌握的一份神祕文件,他們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祕密:每過120年,一代又一代分散在歐洲各地的36名聖堂武士將要重新聚首一次,拼合他們手上斷簡殘篇的信息,以便掌握一種可以控制世界、改造人類前途的巨大能量。據說西方歷史上的種種神祕社團,比如薔薇十字會、大白兄弟會、共濟會等等,一直在追求着這種比核武器還要恐怖的能量。據說莎士比亞、培根、馬克思乃至愛因斯坦等歷史名人,也都是聖堂武士的傳人。卡素朋的女友莉雅通過研究文件得出另外的結論:根本就沒有什麼聖堂武士的祕密,那份文件不過是個送貨-購物清單。但已經走火入魔的三人根本不相信她的解釋,同時,許多“要將祕密知識據爲己有的人”開始關注此事。最後,狄歐塔列弗死了,貝爾勃因之喪生,卡素朋知道自己也難逃毒手——雖然所謂的祕密不過是他們三人自己的發明。

安伯託·艾柯個人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樣的含義 第2張

《昨日之島》

《昨日之島》的故事發生在1643年,一艘擔負着尋找180度經線任務的商船遇到海難,年輕人羅貝託成了惟一的倖存者,他被浪潮衝上了另一艘棄船達芙妮號。羅貝託患有疑心病、妄想症和畏光症,所以儘管不遠處有一個美麗的小島,但是羅貝託可望而不可及。他勉強依靠達芙妮號上殘存的東西維生,每天靠書寫打發時光。他寫情書,寫回憶、最後演變成寫小說、寫一切樣式和內容的小說,甚至還幻想出一個弟弟“費杭德”……真實與虛構漸漸分不出界限。到最後,他離開達芙妮號,奮力遊向未知的結局。

《波多裏諾》

《波多裏諾》的故事發生在1204年,十字軍東征中君士坦丁堡遭到劫掠,混亂中主人公鮑都裏諾救了拜占庭史學家尼基塔,在隨後的避難途中,鮑都裏諾向尼基塔講述了自己傳奇的經歷。他自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裏克收養的義子,皇帝的舅舅奧圖是他的老師。在巴黎求學的時候,鮑都裏諾和朋友們想像出一個“約翰大主教統治的遙遠的東方王國”,他還把親生父親的破木碗當成“聖盃”獻給養父,以說服皇帝讓他們去尋找那個構想出來的國度。一路上他們經歷了重重神話和傳奇裏纔有的奇境……最後,尼基塔相信鮑都裏諾是個說謊者,他的經歷都是編造出來的,但畢竟,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

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艾柯視野愈加擴大,在學科與學科之間、歷史與現實之間、學院與社會之間遊刃有餘地縱橫穿梭。作爲學者的艾柯一方面修改完善了自青年時代起就深爲關注的中世紀研究;另一方面繼續完善其符號學-闡釋學理論,延伸或部分修正了昔日的觀點。他陸續發表了《符號論與語言哲學》(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1984)、《完美語言的探索》(The Search for the Perfect Language,1993)等專著,編著了近20本書籍,並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1984)、劍橋大學(1990)、哈佛大學(1992-1993)、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996)等一流名校講學,還獲得了全世界二十多個大學的名譽博士稱號。與此同時,作爲公共知識分子的艾柯也極爲活躍,先後發表了《帶着鮭魚去旅行》(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1992)、《康德與鴨嘴獸》(Kant and the Platypus,1997)、《五個道德斷片》(Five Moral Pieces,2001)等亦莊亦諧的雜文集,甚至爲兒童寫了兩部作品。自1995年始,更是積極投身於電子百科辭典的編修工作,主持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部分,並在各地發表題爲《書的未來》的長篇演說。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