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爲什麼廢除監軍制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說起古代的監軍制,這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軍事制度。古代監軍都是臨時差遣的,代表着朝廷辦理軍務,督查將帥。漢武帝時期時置監軍使者,東漢、魏晉時期都有,被稱之爲監軍,也可以就叫做監軍事。隋末以御史監軍事,唐玄宗始以宦民爲監軍。中唐以後,出監諸鎮,與統帥分庭抗禮。明代以御史或宦官爲監軍,專掌功罪,賞罰的稽覈。清朝時期廢除。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監軍一詞最早出現於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年代約在春秋末年。此後,從秦、漢直至明代文獻中,均程度不同地說明設置過這一官職。然而,作爲一項制度,監軍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盛衰是不同的。所謂監軍,實際上是古時候中央政權監督將帥、控制軍隊的一種方式。古代監軍制的形成和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可以作爲監軍制的初創期。

在一些史料記載中,有不少以“監軍”這一職位行使權利的例子,比如秦始皇時曾使長子扶蘇去上邵蒙恬部監軍,漢武帝時派任安去北軍監軍等等,這是監軍的一種情況。另一種監軍,它的執行者並不以“監軍”之名冠之,而往往以御史、刺史、都督等官職的名義行使實際上的監軍職能,因爲就其實質而言,確是代表中央在監督將帥,以此來控制軍隊。如西漢時的御史、刺史,以郡守和諸侯王爲主要監督對象,而這些郡守和諸侯王爺們都程度不同地控制着一定數量的地方軍隊。所以他們既是督監政務,又是督察地方軍隊。

東漢刺史行政定製化,且從東漢中葉起逐漸領有兵權,終於導致漢末軍閥混戰。這一事實從反面說明西漢檢察官監軍是有效的。曹魏時承漢制,也將統治區域分爲十三州,其中駐有中央直轄軍的州由該軍的都督督查地方軍隊和私人部曲武裝,未駐中央直轄軍的州則另設監軍一人督察。兩晉軍隊,無論是中軍還是外軍,都沒有監諸軍和督諸軍以監督所在部隊,監督軍一職還能向皇帝直接請示彙報。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第2張

南朝劉宋時,曾任命宗室諸王爲各要鎮都督兼刺史,但不少都督年少無知,所以皇室又派親信人員擔任典籤,並形成制度。典籤能直接向皇帝彙報都督刺史行爲(此時的刺史已成爲地方行政官)。後來南齊時典籤之權已超過都督,粱、陳時仍沿襲之,但典籤多由寒族充當,這與南朝“寒人掌機要”這一政治特徵是一致的。

北朝軍隊因爲主要由鮮卑人掌握,鮮卑族當時處於氏族社會晚期和奴隸制早期,其強剽的氏族貴族意識和家長制意識,足以保持軍隊的軍政合一,所以監軍制度不甚明顯。綜觀這一階段,監軍在先秦時還是一種偶然現象,到秦、漢以後逐漸經常化。秦、漢時監軍尚無定製,監察官的職能往往是軍、政、財諸方面,一併督察,並非單爲監軍;魏、晉時監軍的雛型已形成,而南朝的典籤制度則已趨向制度化。它說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非常需要監軍這一形式,來保證軍隊處於統治階級的牢牢控制之下。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第3張

隋、唐是監軍制度的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的兵制正從府兵制由募兵制發生轉變。隋末唐初,朝廷偶爾派御史監軍。到武后時,因政治動盪,御史、監軍得到經常化並趨於制度化。唐玄宗開元二十年(七三二)以後,監軍制度出現了一個重大變化,即開始由皇帝委派宦官擔任監軍。“安史之亂”以後,又把宦官監軍由原來僅在作戰時委派,發展到在所有方鎮和邊防軍隊設置常駐監軍機構。

而這一機構呢,一般又被稱爲監軍院,或是監軍使院,長官稱監軍使,配有副使一人(稱爲副監),判官、小使若干,同時還有一支從中央禁軍中帶去的人數,由數百人至數千人的軍隊歸其調遣。監軍使任期一般爲三年,也有提前調離或留任的,如仇士良僅任一年,而李輔光卻認監車是長達十五年之久。監車使的基本職能是“監視刑賞,奏察違謬”,與南朝典籤相似。

由於監軍使有權直接向皇帝彙報,故權大勢重,專橫跋扈之舉亦常常有之。唐代監軍制度之所以如此完備,主要原因在於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取而代之以後,中央政權還未找到一個在募兵制條件下有效控制地方軍隊的途徑。作爲過渡時期權宜之計的監軍制度,在這時便顯得特別發達。再說由宦官監軍,其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獨特地位,又能使這一制度實現的程度大大高於以前歷代的監軍官。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第4張

從五代至明清,是監軍制度的衰落時期。

唐昭宗天覆三年,朱全忠等軍閥將唐中央朝廷所有宦官殺盡,除少數監軍使被軍閥李克用等庇護外,多數監軍使被“賜死”,至此,唐朝宦官監軍制也隨之和歷史宣告拜拜。五代承唐制殘餘,仍有監軍一職,但數量已大爲減少。兩宋時,文獻中“監軍”一職已屬罕見。元代不設監軍,情況可能與北朝差不多。明代皇權強化,監軍制也得到加強。

據明史記載,明代十三道監察御史,“在外巡按”職能中有“清軍”一項,明言“師行則監軍紀功”,看來其職掌與唐監軍制相類。明代永樂後也出現了宦官監軍,但與唐代相比相去甚遠,正如續通典上所說“無常設,無定員”。清代地方軍隊中,朝廷所派總督、巡撫有防止武將專權的職能,但督、撫已逐漸地方官化。

古代監軍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爲什麼要廢這個制度 第5張

從五代至明清監軍制度爲什麼會走向衰落?

首先是由於用監軍來控制軍隊,畢竟不是什麼高明的辦法,雖然它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中央控制藩鎮的作用,但這種制度本身是違反軍事戰爭一般規律的,它往往使軍隊的主帥大權旁落,由不懂軍事的監軍使瞎指揮,從而削弱部隊戰鬥力,在作戰中屢屢失利。

其次,從北宋以來,統治者實際上已在實踐中摸索到了一套此較行之有效地控制軍隊、加強皇權的制度,諸如宋代的“強幹弱枝”、“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臨時命將等等,它完全能做到防止將帥專兵,從而有效地使軍隊掌握於皇權控制之下,監軍制度自然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