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古文觀止·春王正月》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古文觀止·春王正月》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文觀止·春王正月》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題解】

《公羊傳》是專門解釋《春秋》的着作,相傳爲子夏的學生公羊高所作,它與《左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採用經傳合併的方式,逐句論述《春秋》經文的大義,維護宗族、等級等觀念和制度。本篇是《公羊傳》的第一篇,解釋了《春秋》經文“元年春正月”的含義。

【原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位[54]?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爲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爲尊卑也微,國人莫知。

《古文觀止·春王正月》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註釋】

[54]公:指魯隱公,《春秋》未書隱公即位。

【譯文】

“元年”是什麼意思呢?元年就是國君即位當年。“春”又是什麼意思呢?春是一年開始的季節。“王”指的是何人呢?王是指周文王。爲什麼先說“王”而後說“正月”,這是爲了說明是周王朝的正月。爲什麼說是周王朝的正月?這是爲了說明周天子的一統天下。爲什麼隱公不說即位?這是爲了成全隱公的意願。爲什麼說是成全隱公的意願?因爲隱公計劃將國家治理好之後,再把王位還給桓公。爲什麼要還給桓公?因爲桓公雖然年幼,卻地位尊貴,隱公雖然年長,卻地位卑微;只是他們之間尊卑的差別很小,國都裏的人都不知道。

【原文】

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55]。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56]。故凡隱之立,爲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註釋】

[55]扳:同“攀”,引,這裏是擁戴的意思。

[56]相:輔助、輔佐。

【譯文】

《古文觀止·春王正月》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第2張

隱公年長而有德行,衆大夫擁戴隱公而立他爲國君。隱公在這時要是推辭即位,就不知道恆公是否一定能立爲上國君了。如果桓公立爲國君,又恐怕衆大夫不能輔佐年幼的君主。所以,總而言之,隱公的即位,正是爲了桓公將來的即位。隱公年長且賢良,爲什麼不宜立爲國君呢?因爲立嫡子,憑年長不憑德行;立庶子,憑尊貴不憑年長。桓公爲什麼地位尊貴呢?就是因爲他的母親尊貴。母親尊貴,爲什麼兒子就尊貴呢?因爲兒子憑藉母親而尊貴,母親憑藉兒子而尊貴。

【評析】

本文是一篇史論。《公羊傳》注重闡述《春秋》的“微言大義”,它的體例是先經後文,然後自問自答,以此逐句解說《春秋》經義。此外,“借史立論”也是《春秋》的一大特色。即以本文爲例,文中講述了魯惠公去世以後,魯國上下關於立何人爲君而出現的爭論。作者就此展開議論,解釋隱公不願意即位的原因,從而引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儒家觀點。

文中的“元年春王正月”,一是宣揚了“大一統”思想,尊周天子爲天下宗主,天下統一,各地都必須奉行周王的正朔,各地都實行周天子的政令;二是成全魯隱公欲讓國於桓公之意,是表彰隱公之賢,表達了作者的宗法繼承製度的思想。

在表現手法上,本篇採用自設問答的形式,這種形式造成步步推進、不斷深入的氣勢。文中的議論跌宕起伏,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