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後漢書·桓譚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桓譚傳

《後漢書·桓譚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桓譚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後漢書﹒桓譚傳》原文及翻譯

《後漢書·桓譚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桓譚傳

原文:

桓譚字君山,沛國相人 也。博學多通,遍習五經,皆訓詁大義,不爲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學,數從劉歆、楊雄辯析疑異。性嗜倡樂,簡易不修威儀,而喜非毀俗儒,由是多見排扺。

哀平間,位不過郎。傅皇后父孔鄉侯晏深善於譚。是時,高安侯董賢寵幸,女弟爲昭儀,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譚進說曰:“昔武帝欲立衛子夫①,陰求陳皇后之過,而陳後終廢,子夫竟立。今董賢至愛而女弟尤幸,殆將有子夫之變,可不憂哉!”晏驚動,曰:“然,爲之奈何?”譚曰:“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皇后年少,希更艱難,或驅使醫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備。又君侯以後父尊重而多通賓客,必藉以重勢,貽致譏議。不如謝遣門徒,務執謙愨②,此修己正家避禍之道也。”晏曰:“善”。遂罷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譚所戒。後賢果風太醫令真欽,使求傅氏罪過,遂逮後弟侍中喜,詔獄無所得,乃解,故傅氏終全於哀帝之時。及董賢爲大司馬,聞譚名,欲與之交。譚先奏書於賢,說以輔國保身之術,賢不能用,遂不與通。

世祖即位,徵待詔,上書言事失旨,不用。後大司空宋弘薦譚,拜議郎給事中。因上疏陳時政所宜,曰:“夫理國之道,舉本業而抑末利,是以先 帝禁人二業錮商賈不得宦爲吏此所以抑併兼長廉恥也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貨中家子弟爲之保役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稅與封君比入,是以衆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書奏,不省。

是時,帝方信讖③,多以決定嫌疑。又酬賞少薄,天下不時安定。其後,有詔會議靈臺所處,帝謂譚曰:“吾欲以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帝問其故,譚復極言讖之非經。帝大怒曰:“桓譚非聖無法,將下斬之!”譚叩頭流血,良久乃得解。出爲六安郡丞,意忽忽不樂,道病卒,時年七十餘。

(選自《後漢書﹒桓譚傳》,有刪節)

注:①衛子夫:漢武帝的皇后。②愨:誠實、謹慎。③讖:預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圖記。

《後漢書·桓譚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桓譚傳 第2張

譯文:

桓譚,字君山,是沛國相縣人。桓譚博學多才,觸類旁通,遍讀五經,讀經書時只解釋古語的要義,不逐字逐句的分析。善於寫文章,特別愛好古文經學,多次跟從劉歆、楊雄辯析經文中的疑難異同問題。他生性喜好歌舞音樂,爲人坦率和易,不講求禮節,不修飾莊重儀容,卻喜歡誹謗抵毀淺陋迂腐的儒生,因此多次被人排擠攻擊。

哀帝、平帝年間,桓譚的官位不超過郎官。傅皇后的父親孔鄉侯傅晏對桓譚非常友好。當時高安侯董賢得到皇帝的寵幸,他妹妹進宮做了昭儀,皇后則一天天被皇帝疏遠,傅晏也沉默寡言很不如意。桓譚進言道:“從前武帝想要立衛子夫爲皇后,暗中尋找陳皇后的過錯,最終廢了陳皇后,衛子夫最終被立爲皇后。如今董賢最得寵而他的妹妹倍受恩幸,恐怕會出現當年的衛子夫之變,能不擔憂嗎?”傅晏大驚,說:“你說得對,但是該怎麼辦呢?”桓譚說:“刑罰不能加在無罪之人身上,奸邪之人不能戰勝正直之士。皇后年輕,很少經歷艱難,有人會驅使巫醫,在宮外尋找方術,對此不可不防。再者,您憑藉着皇后父親的尊貴地位而結交衆多賓客,其中勢必有人藉重您的身份增加他的威勢,結果會招致譏諷與批評。不如謝絕遣散門徒,言行務必謙虛謹慎,這纔是修養自身端正家風躲避災禍的辦法。”傅晏說:“很好。”於是他遣散府中賓客,又進宮稟報皇后,按照桓譚告誡的那樣。後來董賢果然暗中指使太醫令真欽打探消息,讓他尋求傅家的罪過,於是逮捕了傅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詔立案關押審理沒查到罪證,才釋放了他,所以傅氏一族在哀帝時期終於保全。等到董賢做了大司馬,聽說桓譚的名聲,想要跟他結交。桓譚先前曾給董賢上書,陳說輔佐國家保全自身的道理,董賢沒有采納,於是桓譚沒有跟他結交.

世祖即位後,徵入桓譚到朝廷等待任命,因上書陳述政事不合皇上旨意,沒有被任用。後來大司空宋弘舉薦桓譚,被授予議郎給事中。他就上書陳述時政利弊,說:治國之道,在於興農桑之本業而抑制商業之末利,所以前代皇帝禁止兼營兩種產業。禁止商人做官吏,這都是爲了抑制兼併而促進廉恥。如今的富商大賈,大多放高利貸,中等人家的子弟,也爲他們擔保效勞,追隨他們就像僕役下人一樣殷勤,他們收的稅可以與朝廷策封的君侯相比,所以人們紛紛仰慕效仿,不耕而食,以致大多侈靡浪費,來滿足耳目之欲。奏書 遞上去了,皇帝沒有看。

這時皇帝正崇奉讖語,大多用讖語來決斷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又因朝廷的酬勞賞賜很少,天下在這時不太安定。後來詔令羣臣商議修建靈臺的位置問題,皇帝對桓譚說:“我要用讖語裁決,你看如何?”桓譚沉默了很久,說:“微臣不讀讖書。”皇帝問他原因,桓譚又一次竭力陳說讖書不合經典的要義。皇帝大怒說:“桓譚誹謗聖人無視國法,推下斬首!”桓譚叩頭直至流血,許久纔得到寬恕。但被貶出京師擔任六安郡丞,桓譚心情鬱悶迷惘,在赴任途中病逝,時年七十多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