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腔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中國古代,陝西、甘肅一帶屬於秦國,一方水土養育着一方人,同時也孕育着一方的民俗文化,蒼茫無際的黃土高坡,沒有遮攔的漫長平原,創造了秦人的耿直與倔強。在日復一日的漫長時光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秦人,在汗流浹背的農活之餘,總是習慣吼上幾句秦腔。

著名的搖滾歌手鄭鈞也是陝西人,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的音樂像陝西的秦腔一樣,直接、豪放、蒼涼、吶喊,其他地方的音樂都比較含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古詩的秦腔與現代的搖滾音樂較爲類似,大批的新生代搖滾音樂人在陝西破土而出,而秦腔就這樣被譽爲“搖滾始祖”。作爲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藝術的歷史地位值得肯定。但發展到現代,作爲傳統藝術的秦腔,又面臨着一定的發展困境與阻礙。

一更將根據秦腔的發展歷史以及改革創新,做出簡要的分析。

秦腔的發展歷史

在中國,戲曲一般根據地名而得名,比方說京劇、豫劇、徽劇等等。秦腔也不例外,發展到今天,秦腔已經成爲了現存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劇種,因此秦腔被讚譽爲“百戲之祖”。那麼秦腔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本文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形成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昌明於清,幾經衍變,蔚爲大觀”。

① 秦腔的起源

秦腔的起源,放在今天也是一個謎團,但可以知道的是,是在中國西北地區開始興起。作爲百戲之祖的秦腔,可追溯於先秦時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三五百篇,孔子皆絃歌之。”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秦人用秦樂、秦聲歌唱《詩經》中《秦風》,就是秦腔最早的起源。而中國古代陝西、甘肅一帶屬於秦國,因此稱之爲“秦腔”。但是關於秦腔形成於先秦時期的理論,僅僅靠文字還不夠,史學家並沒有找到任何實質證據,但卻有直接證據表明秦腔形成於唐代。

相傳在唐朝時期,唐玄宗李隆基設立演唱宮廷樂曲以及民間歌曲的梨園,梨園中有一位樂工名爲李龜年,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爲秦王腔,簡而稱之爲“秦腔”,這或許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發展到宋朝時,宋詞深刻影響了秦腔,而秦腔的內容變得日趨完美。

② 秦腔的完整與成熟

秦腔是相當古老的劇種,由於當時以棗木梆子爲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再者就是梆子擊節時發出“恍恍”的聲音,於是也被俗稱爲“桄桄子”。

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爲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

“亂彈”一詞,在中國的戲曲聲腔中含義很多,也有的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曾把京劇稱之爲“亂彈”,但更多的是用於以秦腔爲主的梆子腔的總稱。

秦腔發展到明清時期,已經逐漸完成。明朝萬曆年間,秦腔已經不是單單隻侷限於某一地區的表演,而是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都有所體現,唱響於華夏大地,可謂名不虛傳。

清朝人陸次雲在《圓圓傳》中描繪到:“李自成入北京,召陳圓圓歌唱,自成不慣聽吳歌,遂命羣姬唱 ‘西調’,操阮箏、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熱耳酸心……”

這說明到了明代末年,秦腔已經基本定型並漸趨成熟。

③ 秦腔的昌明與傳播

到了清朝,尤其是乾隆時期,著名的秦腔旦角演員魏長生,大大推動了秦腔在京城的影響力。根據刊印於清朝乾隆五十年的《燕蘭小譜》記載,當時在京城可考的秦腔名伶有魏長生、陳銀官等21人,劇目27部。

秦腔在清朝中葉以後,不但幾乎遍演了全國,它在廣東的支派“西秦戲”,還在清末時到達新加坡、印尼等國進行演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響到京劇的形成。爲此,它曾和崑山腔、弋陽腔、柳子腔,被譽爲全國戲曲的“四大聲腔”。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第2張

秦腔的特點及代表作

① 特點

“民風淳樸性彪悍,秦腔花臉吼起來。臺下觀衆心歡暢,不怕戲臺棚要翻。”這首歌有生動形象的描繪了秦腔高昂激越強烈急促的特點,賈平凹在《秦腔》這篇散文中,也通過秦腔的高亢清越,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和豐富塑造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富有誇張性。角色行當分爲四生、六旦、二淨、一醜,計13門,又稱“十三頭網子”。其突出特點主要體現在演唱時,鬚生、青衣、老旦、花臉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唱亂彈”。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的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適合表現悲憤、懷念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擅長表現喜悅、歡快、爽朗的感情。

秦腔寬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渾厚深沉、悲壯激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又兼備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悽切委婉,優美動聽,爲廣大羣衆所喜愛。

② 代表作

秦腔所表演的劇目大多取材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英雄傳奇或歷史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傳統劇目豐富,已抄存的超過千本,其豐富量位居我國三百多種劇種的榜首。

除了《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玉虎墜》、《和氏璧》、《麟骨牀》等觀衆比較喜愛的曲目外,還有《雙錦衣》《新華夢》《三滴血》《韓寶英》《臥薪嚐膽》等新戲。

拿《玉虎墜》來說 ,以東漢初年農民起義爲背景,闡述了民間的恩恩怨怨、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劇情一波三折,情感表達豐富,承載着人民的精神寄託,充分體現了它的歷史性和現實性。

秦腔藝術的創新

著名的秦腔表演藝術家,趙揚武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某種程度上來說,秦腔是老年人的藝術”。趙揚武先生承認,秦腔缺乏年輕的觀衆,在當前“快餐式”社會的發展中,秦腔似乎難以立足。因此爲了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注意秦腔、欣賞秦腔,併發揚秦腔戲曲文化,秦腔藝術本身也做出了一些創新與改革。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第3張

① 改革與創新秦腔戲曲劇本

首先,秦腔戲曲最根本核心的便是劇本,儘管這些劇本所表達的情感被抒發的淋漓盡致,但經過了上千年的演繹,它們在觀衆心中早已沒有了新鮮感,甚至人們在觀看秦腔表演時,早早便已猜到了結局。

因此在繼承秦腔戲劇的同時,對其劇本進行了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將秦腔戲曲的劇本與現代生活進行結合,符合時代發展的特徵,這纔會逐漸成爲現代人們喜聞樂見的秦腔藝術。

② 融入現代藝術風格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2016年的春晚上,聽過這樣一首歌曲——《華陰老腔一聲喊》,這首歌是由歌手譚維維以及華陰老腔藝人共同表演。那麼,“華陰老腔”與本文介紹的秦腔有何關聯呢?

華陰老腔共分爲阿宮腔和絃板腔兩個大類,而這裏面的阿宮腔也稱北路秦腔。從大方面概括來說,華陰老腔是秦腔的一種。《華陰老腔一聲喊》這首歌是中國搖滾與民間傳統藝術融合的典範,而秦腔融合了現代藝術風格,更是讓觀衆感到震撼。

由此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網絡媒體途徑,認識到了傳統戲曲藝術——秦腔。總而言之,將秦腔融入現代的藝術風格,是其進行改革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③ 創造羣衆喜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秦腔作品

秦腔無時無刻都在影響着生長在黃土地上的祖祖輩輩,它不止出現在戲劇界,也體現在了影視、音樂、以及文學領域等等。

著名的作家賈平凹曾經寫過《秦腔》這樣一篇散文,字裏行間展現了這片黃土地上的風土人情;陳忠實在長篇小說《白鹿原》中更是描繪了農村演唱秦腔的畫面;導演張藝謀在其電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更是直接採用秦腔,這些無一不在展現着西北土地上的熱血。

這些作品都是十分經典,並且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在這其中,秦腔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作用。因此,結合地域以及文化的特徵,立足於秦腔戲劇藝術的特點,才能創造出更多觀衆喜愛的秦腔作品。

秦腔的歷史意義

歷史上秦腔是什麼起源?發展歷史怎麼樣? 第4張

秦腔以漢族的藝術文化爲主體,並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絲綢之路與其他民族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雖然秦腔僅僅分佈在中國陝北地區,但實際上秦腔承載的感情及熱血無比深厚。它象徵着華夏人民對於感情的抒發,這一藝術是土生土長,並且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腦海中。

除此之外,被稱爲“百戲之祖”的秦腔,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上的瑰寶,也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爲研究漢族文化、追蹤古老藝術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秦腔也是傳統戲曲音樂發展的根基,更是華夏文化被弘揚得淋漓盡致的最好詮釋。

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秦腔的歷史意義十分深遠,而秦腔在現代所做出的改革與創新,更是讓這一古老藝術逐漸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秦腔唱出了陝北人的靈魂,也唱出了西北黃土地的千年風土人情。或許一些現代人會這樣認爲:秦腔沒有京劇的雍容華貴,也沒有黃梅戲的婉轉柔情,也沒有流行音樂的朗朗上口。

但無論有多大的輿論,秦腔都堅持成爲其本身,如同一碗烈酒一般,吶喊震耳欲聾,如同奔喪者的哀嚎讓人痛徹心扉。如果說有的戲劇婉轉耐聽,讓人舒適愜意。那麼秦腔就如同吶喊一出悲劇,讓人痛徹心扉,大概秦腔的特殊魅力,就在於此。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