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社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社日節在歷朝歷代有什麼發展歷史?

社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社日節在歷朝歷代有什麼發展歷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神即土地神,屬於自然崇拜。《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記載:“鼓用牲於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共工氏之有子曰勾龍,爲后土。”“后土爲社”。可知先秦時代社神起源於后土信仰,勾龍爲社神,擊鼓用牲祭祀社神。《禮記·郊特牲》講:社,祭土,用甲日,即用日之始。這個日之始在同書《月令》中是定在二月的元日,即二月初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代有關社祭資料多起來,我們可以對社祭有進一步瞭解。《白虎通義·社稷》記載:“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爲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衆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封稷而祭之也。”可知社爲“封土”之壇的祭土施設,祭之以求福報功,就是春祈秋報的一年兩次春秋社祭。

社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社日節在歷朝歷代有什麼發展歷史?

漢代從天子到王侯,以至縣鄉里均有社,國家的社制外,中國民間還立私社。《漢書·五行志中》注說,國家規定二十五家爲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爲田社,是爲私社。社神已被擬人化,《後漢書·方術傳下》講費長房能“驅使社公”。《漢書·陳平傳》記載了陳平視祭分肉的故事:裏中社祭,陳平負責割肉,分肉甚均。裏父老誇獎他割肉很好。陳平說,假使我能夠負責天下,也如同分肉一樣公平。

這個故事使我們瞭解到社祭要用供肉,祭畢大家分肉吃。因此社祭需要一定的費用方可進行。《漢書.食貨志》說:“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大概是指社祭時公里人民的祭社負擔。

漢以後仍實行二月、八月兩個社日的春秋社祭。關於社祭的時間,晉嵇含《社賦序》說,漢在二月卜丙午日,魏在二月擇丁未日,晉朝是一月酉日爲社。這是各因其行運,《魏書·禮志一》載魏春秋社則是用戊月。隋唐繼承了北魏這一規定。宋朝規定立春和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爲社,春秋社大約在春分或秋分後五天之內,元明清實行唐宋舊制。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舉行。

社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社日節在歷朝歷代有什麼發展歷史? 第2張

《荊楚歲時記》爲我們留下社祭的具體情形。可知春社這一天,周圍鄰居結集起來.舉行儀式祭祀社神,殺牛宰羊獻祭酒。在社樹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後共同享用祭祀過的酒肉。

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詩中有關描寫很多。反映出村閭社祭時,照例置鼓以聚衆。社祭要備酒,祭畢飲社酒。自古相傳,“社祭飲酒治聾”。社祭還有祭肉,祭畢要分食。唐代還責成社首收稅。唐代帝王常在社日賜臣僚羊酒、海味、酒面、粳米以及蒸餅、環餅等,常袞、白居易、高駢等人都在社日上狀,感謝朝廷對自己的額外賞賜。一般來說,春社致祭乃是祈求神明保佑風調雨順。民婦在社日還有停止做針線的“忌針”習俗。

宋代的社日習俗同於唐代。梅堯臣《春社》詩集中反映了社祭的情形:“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鴉。春醪朝共飲,野老暮相譁。燕子何時至,長皋點翅斜。”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土地信仰盛行,洪邁的《夷堅志》中關於土地的傳說相當多。宋代各地設置土地神的祠廟,這種土地祠廟是社公之外另立的,又與社同屬於土地信仰。

明清時代社祭在北方衰落,南方仍然盛行,同時土地廟進一步普及。這同明朝制度有一定關係,朱元璋要求各地城市建城隍廟,鄉村設土地廟,還規定每裏一百戶,立壇一所,祀五土、五穀之神。更爲引人注目的是,從明代開始。江南地區把二月二日定爲土地神誕日。萬曆時李一楫的《月令採奇》、崇禎時的《閩書》都說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生日。

社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社日節在歷朝歷代有什麼發展歷史? 第3張

土地神誕還影響到社祭,嘉靖浙江《淳安縣誌》說,鄉間於二月二日祭里社。顧祿《清嘉錄》的記載更爲詳細:“(二月)二日,爲土地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漿以祝神釐,俗稱田公、田婆。”土地信仰與社祭的混合,在嘉靖江蘇《六合縣誌》的記載中更爲明顯:“二月遇社日,各坊巷具牲醴祭當境土地神,謂之土地,社祭畢會飲。

秋八月遇社日亦然.主社者每社日一易。”就明清各地方誌記載來看,大多記載社祭是在社日,祀社神以祈年。社祭時的社會很熱鬧,嘉靖浙江《武康縣誌》說:“春社,清明前數日。各村率一二十人爲一社會,屠牲釃酒,焚香張樂,以祀土谷之神.乃如若裝扮師巫、臺閣,擊鼓鳴鑼,插刀拽鎖,叫囂豗(huī)突,如顛如狂。”春社的事項,嘉靖安徽《石埭縣誌》記載很詳,除祭社神外,還有浸谷種、祭新墓、治蠶諸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