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人起源於哪裏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隨着近年來《大秦帝國》電視劇的熱播,大家對於統一天下、建立中華第一集權帝國的秦人的關注度很高。不過有關秦人的起源問題,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史記》等古書記載秦人是東夷伯益之後,但近現代以來以國學大師王國維和歷史大家蒙文通、丁山等爲代表的學者,卻認爲秦人其實是出自西戎,《史記》上所講的秦人早期故事不過是秦人發達以後附會編造的。那秦人到底是不是東夷?如果是,作爲東夷人的他們又是怎樣跑到隴西的?巧的是,21世紀初,清華大學從海外回收一批戰國楚簡,其中有一編被史學家命名爲《系年》的編年體史書,書中第三章有如下記載:

成王屎(踐)伐商邑,殺錄子耿。飛廉東逃於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蓋之民於邾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衛)。

引文中的錄子耿,唐封葉曾介紹過,即太保簋銘文中的錄子聖,也就是傳世文獻中所說的祿父(武庚)。因此《系年》引文的第一句,說的就是周公旦東征第一年削平“三監”管、蔡、霍和商人王子祿父一事。誰殺死了紂王的兒子武庚?西周金文給出了答案那麼後面的幾句都是講些什麼呢?唐封葉結合《史記》《逸周書》《孟子》等其他文獻再來細說說。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話說“三監”和祿父被滅後,反周聯合陣線就只剩下屬於東夷的奄國、蒲姑國、徐國、豐國和熊姓、盈姓等一衆小國。他們中最強大、對商朝最忠誠的,要數奄國。

當年周武王死後有兩個東夷國君積極攛掇祿父反周復商,一個是蒲姑國國君,另一個就是奄國國君。奄國位於今天山東曲阜以東一帶,又稱“蓋”,古書上常稱之爲“商奄”或“商蓋”,單從這稱呼也可以看出它與商朝的關係非比尋常。以前文章中唐封葉曾介紹過,商人在商王盤庚遷都安陽殷墟以前,曾經多次遷徙國都,有“前八後五”之說(滅夏前遷了八次,滅夏後定都殷墟前遷了五次),這個“奄”就是商人滅夏後第四次遷都所在,也即第18代商王南庚所遷都之地。後來第20代商王盤庚遷殷,就是把都城從奄地遷到殷墟的。

作爲原商朝舊都所在的奄國,很久以來就是安陽、朝歌以東最大的商人大本營。而且當年牧野之戰後,雖然周武王派出將領征討四方,但從時間上看,外出的周軍都在一二十天內就返回向他報捷了,顯然他們攻打的地方距離朝歌都不遠。武王時周人的軍隊,應該沒有打到“遠東”的奄國。奄國在武王伐紂時期可能只是迫於形勢很快就歸順了周朝,軍事實力想必損失不大。周公東征後,當祿父失敗、北逃得無影無蹤時,那些羣龍無首但仍不願投降周人的殷商頑民,要想再次對抗周人,只有逃到他們最後的抵抗大本營——奄國了。所謂的“飛廉東逃於商蓋氏”就是指此。

那麼飛廉是誰呢?《史記》記載,飛廉和他的兒子惡來當初都是紂王的寵臣。飛廉善於奔跑,很可能是精於駕車之術,後世因此把他神話爲風神;而他兒子惡來則力大無窮,是著名的大力士,後世常用他的名字代指力士。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第2張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第3張

傳說飛廉和惡來的遠祖就是曾輔佐大禹治水的東夷君長伯益。伯益生有二子,長子名叫大廉,爲“鳥俗氏”;次子名叫若木,爲“費氏”。夏末時若木有個子孫叫費昌,因見夏桀無道,就投奔了成湯,並在著名的鳴條之戰中擔任成湯所乘戰車的御手(駕車人)立下大功。到商朝第九代國君、中宗太戊在位時,伯益長子大廉的一個子孫中衍,又被太戊任用爲自己的御手。後來中衍的玄孫中潏(jué)被商王向西分封到霍太山(今山西霍州)一帶,以充任商朝的西部屏障。這中潏就是飛廉的父親、惡來的爺爺。

武王伐紂時,惡來與紂王另一寵臣費仲(費昌之後)爲紂王力戰,最後都被周軍俘虜,並在周朝於岐山舉行的告廟祭祀大典上,被周人殺了祭祀先公先王。但是惡來的父親飛廉,卻因爲戰前被紂王派到北方擔任出使任務(想來應該是去聯絡北方諸侯以對付周人),僥倖逃脫了性命。

飛廉從北方返回後,商朝已經滅亡,周武王也班師西歸了。忠於紂王的飛廉聽說故主已死,悲痛欲絕,於是回到霍太山築壇,向紂王的靈魂彙報出使情況。《史記》說飛廉在築壇時挖到一副石頭棺材,上面寫着:“上帝命令飛廉不得參與殷商之亂,賜你石棺來顯耀你的家族”,因此飛廉就死了,並以石棺下葬在霍太山。

不過這種說法顯然是有問題的,忠心商紂、且兒子被殺的飛廉,怎麼能不向周人報國仇、雪子恨,就甘心這麼死了?與《史記》記載不同,孟子則說,飛廉後來是被周人驅趕到東海邊而死的,新問世的《系年》也支持孟子的說法。歷史上的飛廉,很可能是先把對紂王的忠心轉移到商人新君祿父身上,隨祿父起兵反周復商。祿父失敗後,誓與周人不共戴天的飛廉,又東逃到奄國一帶,準備與周人做最後的一拼。這裏還要多說一句的是,奄國東南的叛周之國徐國,還是飛廉的同族。因爲飛廉是伯益長子大廉的後人,而傳說徐國也是伯益次子若木(費氏)後代的封國。

唐封葉之前文章還提及,紂王當年爲了奪取戰略資源海鹽,曾大舉東征東夷,取得一定勝利後,爲了鎮壓時刻想反撲的東夷人,留下不少兵力在當地駐守。這些留駐東夷地區的商軍,很可能也匯聚到了奄國周圍。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第4張

因此周公旦此時面對的奄國,成了頑固反周的商人們的最後堡壘。再無退路的反周殷人遺民,必將困獸猶鬥,與周人做最後的決戰。在這種情形下,周公旦在軍事上不得不思慮再三:滅奄這一仗,到底該如何打?是先進攻商人聚集的奄國,還是先進攻其他東夷諸國?

周文王時期的舊臣辛甲大夫(又稱辛公甲),歸周之前曾任商朝的史官,瞭解東方的情形。《韓非子》一書記載,東征時隨軍的他向周公旦建議說:“大國難以攻取,小國容易降服。不如先降服那些小國,再來拿下這個強大的奄國吧。”

周公旦聞言欣然接受,決定還是採取先弱後強、先掃清外圍再攻取堅城的策略。東征的周軍,兵分南北兩路進軍:北路周軍攻打位於今山東北部的蒲姑國(山東博興縣)和豐國(山東淄博高青縣)。這蒲姑國,也是東夷系統中一個較強的國家。但北路周軍是由西周猛將太師呂尚(姜太公)統帥的,所以二國雖然激烈抵抗,最終還是被滅,其君主都被周軍抓住殺了頭。南路周軍進攻位於現在魯南、蘇北一帶以徐國爲首的一幫盈(嬴)姓、熊姓東夷小國。這徐國,周代青銅器銘文裏寫作“餘”或“”(讀若塗),當時位於奄國(山東曲阜以東)的東南面,也是東夷盈(嬴)姓國中勢力較大的一支。但在周公旦東征大軍的凌厲攻勢下,徐國和附近的其他熊姓、盈(嬴)姓小國,或是投降,或是逃散(當時很多東夷小國還處於遊牧或漁獵的經濟狀態)。那時東夷地區,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據孟子他老人家講,周軍爲了搜索那些密林中的反周夷人,深入險阻,甚至把虎、豹、犀牛、大象等野獸都驚得四散逃跑。

南北方向的敵人都平定後,周公旦開始集中兵力,對付城高池深的強大奄國。已經斬殺祿父(武庚)的召公奭,應該也率領所部從北方趕來助戰。爲了鼓舞周軍士氣,目睹最後的勝利,少年天子成王更是御駕親臨。(據太保簋銘文,成王很可能在周軍征討武庚的時候,就離開鎬京前往舊商王畿一帶了)。果然,成王的到來,讓前線周軍士氣大振。隨後周人東征大軍對奄國發動了迅猛的攻勢。當時在周王室中擔任太祝(掌管祭祀)一職的周公嫡長子伯禽,在戰鬥中表現尤其英勇。也許是奄國國君見大勢已去,失去了抵抗的勇氣,所以他選擇了投降,周人終於拿下這個東方最大的反周堡壘,並俘獲奄國國君。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第5張

話說奄國被周人攻取後,紂王的忠心大臣飛廉仍不甘心失敗,率殘部繼續東逃,企圖再與周人對抗。周朝大軍則緊追窮寇,最終在東海邊追上飛廉,擊潰其部衆,並將飛廉斬殺。

攻滅奄國、消滅飛廉後,周公旦爲了徹底摧毀這個反周巢穴,採取了分散安置的政策:他將被俘的奄國國君和一部分居民,北遷到蒲姑國一帶,交給後來於蒲姑建立齊國的太師呂尚(姜太公)看管;剩下的那部分商奄居民,則留在本地交給自己的長子伯禽管理,變成後來魯國國民的一部分;而據“清華簡”《系年》引文記載,他還把嬴姓的飛廉餘族,強迫西遷到千里之外的“邾圉”這個地方。據已故歷史大家李學勤考證,邾圉就在現在的甘肅甘谷縣西南。《系年》還強調,這些西遷邾圉之人,就是秦人的祖先!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原來經常被戰國時的東方六國罵爲“戎狄”、被近現代一些歷史大家認爲是戎族一支的秦人,其實確實起源於東方!是因爲秦人祖先飛廉忠於紂王和祿父,率族人一再反周,纔在周公東征勝利後被周人強制遷徙到西方戍邊的!說白了,東方秦人是被西方周人充軍發配到西方的!

秦人到底是不是出自東夷?秦人的起源揭祕和發展歷史! 第6張

回過頭來說周公東征。征服奄國,兵壓東海,標誌着周公旦指揮的這次周人大遠征,最終以勝利告終。西漢《尚書大傳》有云:

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

這就是指周公自成王繼位以來攝政,第一年聯合召公奭,“內弭父兄,外撫諸侯”,消除西周朝廷內部紛爭,團結了王室、大臣;第二年消滅了管、蔡、霍和祿父叛軍;第三年削平東夷,征服奄國。

周公東征勝利的意義,十分重大深遠。其實當年武王伐紂宛如一場閃電掏心戰,實際征戰時間不到一月,只是斬殺了商紂王、掃蕩了商王畿內一些地方,迫使天下諸侯表面臣服;但因爲自身力量不足,以及懷柔商人的政策考慮,武王並沒有完全肅清商人的勢力。而周公東征歷時近三年,戰場範圍數千裏,真正摧毀了商人的根基,牢牢控制住了商王畿廣大區域,徹底消除了商人復辟的可能,並把周人的勢力擴張到東部沿海,將東夷地區逐漸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完成了紂王想做但沒能真正做到的事情。故而周公東征征戰的時間和空間,影響的深度與廣度,都是武王伐紂的數倍。假設東方大叛亂時,西周王朝真的被主和派勢力所把持,沒有周公東征,那麼周國即便不滅亡,後世一統天下近300年的西周王朝鐵定就不存在了,天下也會重新回到多股勢力爭雄的亂世。這樣一來,中國政治、文化、族羣的未來走向會如何,實在是難以預測。中國有個詞語,叫“再造之恩”,周公就是那個“再造”西周王朝的人。可以說,周公是那個沒有“開國之君”名頭的西周開國之君之一。(唐封葉以爲,周朝的開國之君可以說有三位,也就是文王、武王、周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