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壬辰戰爭大明勝了 甲午戰爭大清爲何一敗塗地?

壬辰戰爭大明勝了 甲午戰爭大清爲何一敗塗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神宗萬曆皇帝剛剛親政不到十年,便已經經歷了追罪張居正,罷黜馮保,平定寧夏孛拜叛亂等諸多事件。不等這個已經頗顯敗像的老大帝國喘一口氣,剛剛統一日本的“關白”豐臣秀吉便在1592年調集近20萬大軍,700艘戰船,發動了對李氏朝鮮的戰爭。當然,以豐臣秀吉的雄心,區區朝鮮只不過是他的最初目的,他的野心是以朝鮮爲跳板進而吞併明朝中國,最終將帝國的版圖擴大到印度、東南亞。而一向視自己爲上國的明朝又豈能眼看着日本這個蕞爾小邦來吞併自己的屬國呢?著名的壬辰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方是身經百戰,雄韜偉略堪稱日本歷史第一人的豐臣秀吉,而另一方卻是酒、色、財、氣各項缺點無不發揮到極致的明朝倒數第四任皇帝,戰爭的前景並不利於明朝。

302年後,同樣是因爲李氏朝鮮,中日間又爆發了著名的甲午戰爭,一方是實行明治維新,使國力大增進而雄心壯志欲要征服中國的明治天皇以及傾全國之力組建的日本海軍,另一方是親政五年,享受了“同治中興”的成果,卻無處自我表現,欲要以對日作戰顯示自己能力的清德宗光緒皇帝和那支號稱世界第七、遠東第一的北洋艦隊,戰爭的前景難以預料。

壬辰戰爭大明勝了 甲午戰爭大清爲何一敗塗地?

結果衆人皆知,壬辰戰爭明朝大獲全勝,而甲午戰爭一敗塗地。

按國力來說,無論是明朝中國還是清朝中國都要強於日本;按領袖來說,無論是明神宗還是清德宗,都不是什麼有爲明君,遠趕不上豐臣秀吉和明治天皇;按事統帥,明朝的李如鬆、鄧子龍和清朝丁汝昌、劉步蟾相比日本的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和伊東佑亨、東鄉平八郎,也並不遜色。但是,兩次戰爭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原因何在?

有很多因素可以陳列出來,例如:壬辰戰爭中朝鮮陸軍雖然不堪一擊,但海軍在李舜臣的率領下卻戰無不勝,有力的配合了明朝軍隊在陸地上的作戰,而清朝時的朝鮮根本沒有任何軍事力量助戰,而且朝鮮的朝廷還態度曖昧,想利用中國、日本、俄國的矛盾謀求自己的獨立,並不像明朝時死心塌地的跟中國走。豐臣秀吉時的日本剛剛統一,國力未得恢復,且士卒厭戰,而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國力強盛而且全國上下憋足了勁,欲與清朝一戰,當然還有武器、士氣、國際環境等等原因,但都並不是根本問題。

勝敗的焦點集中在兩個都很年輕並都有着極大權力慾的皇帝身上。

經過張居正改革的明朝和經過“同治中興”的清朝,雖然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還都是一個集權制的農業大國,一場戰爭的勝利,在前線將領不是庸懦之輩的前提下,需要統治者的乾剛獨斷能夠調集全國的人力物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政出無門,便很有可能失敗,萬曆和光緒便是鮮明的對比。

1592年五月上旬,朝鮮所有領土幾乎全部淪陷,氣勢洶洶的日軍已經逼近中國邊境,面對朝鮮國王的避難申請,年輕氣盛的萬曆皇帝毫不猶豫的知會兵部道:“這倭報緊急,你部裏即便馬上差人,於遼東、山東沿海省直等處,着督撫鎮道等官,嚴加操練,整飭防務,勿使疏虞!”並專門囑咐道:“朝鮮危急,請益援兵。你部裏看議了來說。王來,可擇一善地居之。”表面上說是“你部裏看議了來說”,實際上又接受了朝鮮國王的避難,這就等於是公然和日本宣戰,從整治張居正和馮保而積累的無上皇威完全顯露了出來,臣下除了依詔整軍備戰,還有什麼出路?

兵部奉詔出兵,但由於對敵情估計過低,初戰慘敗,三千兵卒全軍覆沒,遊擊史儒賓陣亡,副總兵孫承訓隻身逃回。這下,朝廷中對於戰事又猶豫起來,希望能夠用招撫的辦法平定日本,兵部尚書石星便是如此,派精通日語的嘉興無賴沈維敬向日軍勸降,日軍統帥小西行長詭稱:“幸按兵不動,我亦不久當還,當以大同江爲界,平壤以西盡歸朝鮮。”可萬曆皇帝根本不聽這一套,下旨嚴斥道:“九卿科道依違觀望,今亦不必會議。……再有瀆擾的,一併究治!”命令兵部侍郎宋應昌爲薊保遼東等處被倭經略,員外劉黃裳、主事袁黃贊畫軍前,同時任命身經百戰,熟悉朝鮮軍事的李如鬆爲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軍務,剋期東征,撥發火炮七萬二千門,弓弩、火槍、火龍等七萬二千副,氈牌各二千面,弩箭、火藥鉛子、轟雷、地雷、石子數以百萬計。並特發十萬兩銀子犒慰,激勵士氣。完全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壬辰戰爭大明勝了 甲午戰爭大清爲何一敗塗地? 第2張

皇帝已經不惜血本,底下將士也就好辦事了,李如鬆與其弟李如柏身先士卒,率軍苦戰。在平壤之戰中,李如鬆的戰馬被日軍火槍擊斃後,易馬奔馳,又墜入壕溝,仍指揮士兵進攻,在這樣的激勵下,士兵無不以一當十,奮勇拚殺,前隊倒下,後勁已踵。雖然明軍火器不如日軍,傷亡極大,但仍然贏得了初戰勝利,以後也是捷報頻傳,豐臣秀吉損兵折將,被迫撤兵。萬曆皇帝爲了平息日本的野心,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

到了1597年,豐臣秀吉不顧萬曆皇帝對於他的冊封,再次派遣十七萬軍隊侵朝,萬曆皇帝勃然大怒,下令革去當初力主冊封的兵部尚書石星、薊遼總督孫礦的官職,將石星處以極刑。命令都御史楊鎬經略朝鮮軍務,全力迎戰,但楊鎬遠不如李如鬆,遭到慘敗,折兵兩萬餘,朝鮮戰事陷入膠着,萬曆皇帝癡心不改,照樣傾全國之力支持。終於,豐臣秀吉病死,明軍全力反攻,日軍全線潰敗。萬曆皇帝終於徹底揚眉吐氣,獎賞有功將士,並以上國的口氣教訓朝鮮國王要臥薪嚐膽重建國家。

三百年後,中日的甲午戰爭中,親政的清德宗光緒皇帝也是要乾剛獨斷,可是身後有一個慈禧太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甲午戰爭前十年的1884年,朝鮮的親日派發動“甲申政變”,囚禁國王李熙,矯詔處死傾向中國的大臣。當時駐札在朝鮮的袁世凱馬上電告上司李鴻章,李鴻章請示了慈禧,當時的一切權力盡歸於這位太后,所謂號令統一,於是清廷做出了斷然決定,袁世凱不等局勢進一步惡化,親自率軍對攻打朝王王宮,經過激戰,擊退日軍,奪回國王,重組政府,穩定了秩序,日本公使竹添焚燬使館逃往仁川。這次清廷幹得相當漂亮,不亞於萬曆皇帝。

可到了1889年,光緒皇帝親政了,實話實說,慈禧礙於祖宗成法,將大部分權力還給了光緒,但因爲自己的權利慾和滿朝文武特別是中興重臣李鴻章、張之洞對於這位太后的服膺,使得光緒總是不能夠放開手腳,他特別的重用翁同龢,使他任軍機大臣掌管戶部,雖有其是自己師傅的原因,也有擺脫慈禧重臣的意圖。這樣,慈禧和光緒都有權力,但都不能盡使權力,一個本就漏洞百出的帝國,一下子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而盤踞於這兩個權力中心的大臣們又勾心鬥角,黨爭不已。甲午慘敗已經埋下了伏筆。

在慈禧朝重來沒有斷過的北洋水師的軍費,就在光緒親政之後,突然間以完全站不住腳的理由停發了,深知日本正在全力整軍備戰的李鴻章、丁汝昌力陳:“我國海軍戰鬥力遠遜日本,撥款刻不容緩!”可是,銀子就是不給發,人們總是說,銀子都是慈禧挪用建頤和園了,而實際上,清廷撥給北洋水師的軍費應該是每年500萬兩,即使是野史記載,五年中每年挪用30萬兩,那麼也是從應該撥給的1850萬兩中拿出150萬兩而已,根本不傷大雅,但情況是北洋水師五年中一兩銀子也沒拿到,“未購一艦,未置一炮”!什麼原因?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翁同龢因爲與李鴻章有私怨而拒不撥款,自然,深知李鴻章是慈禧最爲青睞大臣的光緒,怕也是默許翁某這樣做的。

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駐朝鮮公使大鳥圭介以保護使館的名義率領800名士兵進駐漢城,隨後,日本海軍陸戰隊8000人從仁川登陸,袁世凱馬上電請李鴻章派兵入朝與之對峙,光緒皇帝也要李鴻章派兵,可知道中國海陸軍現狀的李鴻章認爲應靠西方各國的調停,結果失去良機,日軍控制了朝鮮政府,袁世凱逃回天津,中國在朝鮮的影響全部瓦解,這對於日後的戰爭極爲不利。李鴻章敢於違抗皇命,慈禧的作用不言自明。

壬辰戰爭大明勝了 甲午戰爭大清爲何一敗塗地? 第3張

等到日軍擊毀中國運兵船“高升”號,開始公然挑釁,光緒皇帝不顧李鴻章對於時局和兩軍實力的分析,嚴令宣戰。戰事一開,竟成爲李鴻章的淮軍單獨與日本作戰,其他“兄弟部隊”即使在最爲危急的時候也不派一兵一卒一糧一餉相助,這與萬曆皇帝調集全國之力與日作戰形成鮮明對比,究其原因,還是光緒皇帝最爲寵信的翁同龢從中作梗。不光如此,按說,已經打起來了,就應該聽從前線將領和富有經驗的李鴻章的安排,這樣即使不能勝,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可光緒皇帝卻屢屢越過李鴻章直接下令給北洋水師,要這支速度遠不及敵軍,只宜防守不宜出戰的海軍出海與日軍決戰,結果導致黃海海戰大敗,北洋水師精銳盡失,失去了制海權。這位皇帝得依靠李鴻章打仗,可還是信不過這爲“後黨重臣”。

帝后兩黨的爭鬥,到了這份上還不能夠稍微緩解,不敗,也是沒有天理了!所以,雖然丁汝昌、左寶貴等將領的英勇程度並不遜於李如鬆、鄧子龍,終究不能看到“揚威”,他們的一腔熱血,只換來了喪權辱國。

同樣是專制帝國,同樣是並不英明的皇帝,同樣是對日作戰,結果天差地別。一個專制的帝國,如果不能政令統一,任何風波都會掀起滔天巨浪而遺禍全國,沒有好的體制,最起碼也應該有一個真正的說了算的獨裁者,那麼,以中國這樣的大國,又怎會敗給日本呢?這就所謂“一箇中心爲忠,兩個中心爲患”,當慈禧勉強還政光緒皇帝而又不敢完全“越俎代庖”的時候,籤《馬關條約》的筆,已經開始慢慢的蘸墨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