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一年後的邯鄲之戰,秦國卻遭遇慘敗,原因就在於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下幾方面做簡單分析:

一、邯鄲之戰正義性不足

長平之戰,秦國痛擊趙國,勉強算得上正義之戰。

白起率領的秦軍,攻打韓國,將韓國一分爲二,上黨和新鄭分裂,後援跟不上,上黨很快就能成爲秦國的盤中餐。這時候,趙國插了一手,接受了上黨地區,摘了秦軍的桃子,秦軍自然不願意,雙方開始調兵遣將,在三年的拉鋸戰、名將白起的率領下,斬敵45萬。

秦國爲了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採取強硬反擊,算得上是正義之戰。

邯鄲保衛戰就不同了。趙國失敗後,白起率軍攻擊邯鄲,趙國亡國在即,於是就答應割地賠償,秦軍撤出後,趙國食言,不打算獻地了,秦王覺得自己被糊弄了,再次派大軍圍攻邯鄲。

這就是流氓邏輯了,強搶不成,就準備動刀動槍了。

二、秦軍的的士氣不足,

長平之戰,秦國的士氣被慢慢的激發出來了,從戰場指揮員調配到君臣配合,都無懈可擊。

邯鄲保衛戰就不同了。

先是秦王召回了白起,全軍上下充分認識到了秦王的昏庸;

其次,秦軍受阻後,白起拒絕出征,並預言此戰必敗。白起在軍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偶像都認爲打不贏,士兵哪還有精氣神;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

最後,秦王賜死白起,將士寒心。白起一輩子爲國家殫精竭慮、大小几十戰斬敵二百萬,如此牛掰的人物,秦王都殺,其他將士的命運又會如何?心寒啊。

士氣不足,自然打不贏。

三、魏國、楚國援救齊國

長平之戰,諸侯畏懼秦趙,都在一邊看笑話,希望來個兩敗俱傷。秦軍斬殺40多萬趙軍後,諸侯認識到了秦軍的可怕,倘若這一次將趙國滅了,那其他國家距離亡國還遠嗎?一些有識之士看清現狀後,決定幫助趙國抗擊虎狼之秦。

平原君趙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遊說下,魏國信陵君帶領10萬大軍抵達邯鄲,楚國也出兵10萬。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 第2張

這樣一來,趙國一方軍隊大約就有40萬軍隊,秦軍只有20萬,數量懸殊過大,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四、趙國的反擊情緒、策略不同

長平之戰,是在邊關作戰,趙國上下面臨的直接壓力較小,奮勇殺敵的決心也就較弱。

秦軍圍攻邯鄲,倘若邯鄲失守,趙國就完了,趙人就要做亡國奴了。迫在眼前的壓力,促使趙人團結一致,絕不投降——想想之前投降的趙軍命運,就顫抖。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爲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卻一敗塗地? 第3張

秦軍的主將是王齕,邯鄲的守將是廉頗。雖說王齕也非常厲害,但和廉頗比,還是差了不少。

綜上所述,邯鄲之戰中,秦軍正義性不足、士氣不足,再加上魏楚救援、趙國反抗激烈,最終失敗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