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爲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潰敗?

清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爲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潰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甲午戰爭,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在中國,甲午戰爭是以戰爭爆發年份的干支紀年命名的,而在日本甲午戰爭則被命名爲“日清戰爭”或者“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甲午戰爭的目的是爭奪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戰爭開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此後清軍陸續在各個戰場戰敗,日軍侵入遼東、山東、臺灣,直到最後摧毀北洋艦隊,1895年4月17日,清朝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這場國恥般的戰爭始終印照在中國人的頭上,那麼在甲午戰爭中,清軍爲什麼總是在潰敗呢?

清軍的軍事實力

清朝的軍事體制其實是封建社會的戰時指揮體制。在戰爭時期,皇帝是清朝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指揮部由兵部、軍機處、總理衙門組成,戰爭指揮官是各省的督撫大員。在甲午戰爭爆發後,光緒皇帝設置督辦軍務處專門全權指揮軍隊作戰,而負責作戰則是淮軍和其統帥李鴻章,李鴻章麾下的北洋陸軍和北洋水師就是對日作戰的主力部隊。

北洋陸軍的軍事體制也十分落後,屬於封建社會的軍事體制。北洋陸軍只有步兵和馬兵兩個軍種,近代化的軍種炮兵、工兵、通信兵、輜重運輸兵、衛生兵等獨立兵種在北洋陸軍中基本沒有。北洋陸軍的炮兵是混合在步兵之中,無法獨立作戰。後勤工作例如架橋、搬運軍火等任務是在戰爭爆發後緊急召集的普通民夫處理。清軍在戰爭中受傷都是個人負擔醫療費用,而且軍隊沒有軍醫,所以清軍一旦受傷很難及時得到治療,很多人都是由小傷變爲大傷最後去世,另外獸醫的缺少使得騎兵的馬匹一旦染病,無法及時救治。

清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爲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潰敗?

清軍的建制是以營爲單位,正規步兵營定員是505人,有四個哨隊和一個營部,一個哨定員108人,營的長官爲參將、遊擊。哨的長官則是都司、守備、千總。正規騎兵營定員士兵263人、馬276匹,下屬的一個哨有兵52人,馬54匹,營部有3人、馬6匹。若干個步兵營和騎兵營組成一個軍,分爲前後左右中五個部分,由總兵統帥,副將幫忙指揮。數個總兵組成一個集團的戰鬥羣,由提督管理,此外各個營還有文官擔任賬房、彈藥、軍糧的管理工作。但是由於清朝軍官吃空餉的情況存在,步兵營和騎兵營都不會滿員,實際上步兵營只有350人,騎兵營只有250人。

清軍使用的槍械較爲先進。北洋陸軍的統帥是李鴻章,李鴻章本人是晚清洋務派的主導人物,所以北洋陸軍大多使用西洋槍械,軍隊操練由外國教官主持,當時的北洋陸軍裝備有大量的毛瑟槍、來複槍、速射機關槍,克虜伯炮等精良器械,與當時的日本士兵相比,北洋陸軍的武器裝備較爲優越。清朝的海軍也很強大,清朝海軍分爲北洋、南洋、廣東、福建四個水師部隊,艦船82艘、水雷艇25艘、總噸位85000噸。北洋水師的管帶(艦長)都是畢業於歐洲海軍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具有近代化作戰思維,旅順港要塞的海防炮能夠射擊10多裏外的敵艦,要塞防禦系統十分牢固。

日本的軍事實力

日本建立了一套近代化戰爭體系,這是清朝所不能比擬的。首先日本的戰時指揮系統是全國性質的,日本在甲午戰爭中設立的最高軍事指揮中心是日本戰爭大本營,直接管理海軍省、陸軍省、軍令部、參謀本部、憲兵等機構,擁有最高軍事權力。日本的新式軍隊也做了相應的改革,陸軍有七個師團,總計123047人,馬38009匹。一個野戰師團配置有12個步兵大隊,3個騎兵中隊,6個炮兵中隊,2個工兵中隊,輜重隊和其他機關。總共有18492人,馬5663匹、野炮24門、山炮12門。兩三個野戰師團組成集團軍作戰,在戰爭時期由戰時大本營直接指揮。

日本軍隊的後勤工作也基本實現近代化。日本在後方設立全國後方兵站組織,由兵站總監部長統領,負責戰爭時期後勤保障工作。例如兵站總監部的運輸通信長官負責鐵路、車馬、通信、船舶、郵遞事務。此外還有大量臨時設置的後勤工作組織,1894年清朝和日本宣戰,日本當時就設立了兩個糧食兵站縱列、臨時攻城廠縱列、第一第二電線架設支隊等等後勤作戰,此後日本還在廣島、熊本、名古屋、大阪等地設置軍隊醫院,接收在甲午戰爭受傷的日本士兵。

清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爲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潰敗? 第2張

日本的槍支比較單一,主要是明治十三年式和明治十八年式村田式步槍,騎兵配置的是明治十三年式和明治十八年式村田式騎槍,步兵每人攜帶200發彈藥,騎兵每人攜帶36發。日軍所使用的野炮和山炮都是日本國產的大炮,戰時野炮平均炮彈爲286發,山炮爲288發。相比較於清朝的軍隊,日本的槍炮都爲國產,自我補給能力較強。而清朝的槍炮一部分是外國進口,一部分是自我仿造,都是摻雜使用,這使得炮彈的供應十分複雜,不能滿足戰場需要。

日本的聯合艦隊在甲午戰爭開戰前,炮艦數量爲28艘、水雷艇24艘,總噸位爲59106噸,雖然看上去日本艦隊似乎不怎麼樣,但是日本艦隊的速度非常快,日本的戰艦中有10艘速度達到16節以上,反觀清朝只有2艘達到16節以上,而且聯合艦隊中的“吉野號”速度更是高達22.5節。此外日本艦隊裝備了速射炮,很多艦隊基配置了120毫米口徑的艦炮,平均每分鐘8到10發,此外還有部分戰艦裝備有150毫米艦炮,平均5到6發,清朝還是老舊的艦炮,日軍發射5個炮彈,清軍才能發射一個炮彈,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清朝爲什麼失敗?

日本軍隊是一支完成近代化的軍隊,日本也是完成近代化的國家,而清朝軍隊還停留在封建時代,清朝的國家依舊還是封建國家,從以上清朝和日本軍事實力的對比,我們很容易就看到清朝的巨大的劣勢,這種劣勢並不是靠將士的勇猛作戰和無畏犧牲能夠彌補的,在近代化軍隊的訓練和作戰體系面前,清朝的軍隊組織和戰時指揮體系完全是鬆散的,根本無力作戰。

我們也可以看其他方面清朝和日本在國家實力之間的差距。日本國內的鐵路到達3200公里,陸軍徵用112艘名船運送士兵,海軍徵用24汽船運兵,清朝偌大的國家的鐵路只有300公里,在朝鮮半島作戰時租用外國船隻運輸兵力,鐵路里程和船隻的多少意味着在戰役中可以投送兵力的多少,清朝在朝鮮半島的成歡之戰、平壤之戰都是被日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最後失敗,這就是因爲清軍投送兵力不足,雖然清朝國內有着巨量的軍隊,但是受制於交通條件根本無法運送到戰場。

清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爲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潰敗? 第3張

在情報收集工作上,清軍也十分失敗,因爲清朝根本沒有專門的情報收集機構,這使得清朝對於前線的狀況和戰爭過程完全不瞭解,以至於葉志超在成歡之戰和平壤之戰中諱敗爲勝,假稱戰果累累,清廷居然信以爲真。而日本的駐外使館有專門的的諜報課專門負責收集情報,諜報課裏有大量的間諜武官、情報員,偵查員組成的情報網。日本海軍省間諜宗方小太郎十分有名,他在甲午戰爭中冒死潛入威海衛軍港偵察,收取了大量的情報。

所以清朝的失敗並不是很多人認爲清軍貪生怕死,清政府軟弱無能造成的失敗,而是一個近代化國家對於封建帝國的擊敗,在李鴻章身上體現得最爲明顯,李鴻章作爲封建官僚,把自己的權勢放在國家利益至上,這使得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爲了保存實力不斷被日軍擊垮,最後變成甲午戰爭的潰敗,而這種失敗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