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參合陂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如何評價此戰?

參合陂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如何評價此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參合陂之戰是十六國後期,北魏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一說在今山西陽高)大敗後燕的一場重大戰役。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登國十年(公元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後燕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後燕軍進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採取“敵進我退,誘敵深入,拖而不打”的戰略,渡黃河南下,與後燕軍隊隔河對峙。後燕軍隊長途跋涉,不能速戰速決,加之天氣漸冷,又誤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決定撤兵。被拓跋珪率領的二萬北魏軍在參合陂大敗。這場戰役加速了後燕的滅亡,也奠定了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參合陂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如何評價此戰?

歷史背景

東晉時期,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逐步強盛起來。匈奴、羯、氐、羌、鮮卑等民族先後在黃河兩岸和北部建立起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

公元384年,慕容垂恢復燕國,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建年號爲燕元,史稱後燕。 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慕容垂稱帝 ;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定都盛樂 (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改國號爲魏,史稱北魏。爲了稱霸北方,兩國互相殘殺。魏燕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之戰,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發生的。

鮮卑慕容部與拓跋部世爲婚姻,所以慕容垂起初支持拓跋珪征服獨孤部及賀蘭部,統一內部,復國建魏,以作爲其控扼塞北諸部的附屬之國。等到北魏勢力日漸雄厚,欲謀獨立,屢犯臣服於後燕的邊塞諸部族,雙方相始反目,從此結下仇怨。

參合陂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如何評價此戰? 第2張

戰爭評價

此戰,後燕軍恃強輕敵,犯兵家大忌。北魏軍正確判斷敵我態勢,採取示弱遠避,待疲而打的後發制人策略;採取心理戰術,動搖、瓦解敵人軍心;趁後燕軍撤退時勇猛追擊,奮力拼殺,終獲全勝。從此改變了兩國力量對比,後燕日漸衰落,北魏勢力進入中原。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