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枋頭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桓溫在戰前做了哪些準備?

枋頭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桓溫在戰前做了哪些準備?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攻前燕之戰,又稱枋頭之戰。公元369年,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共五萬大軍,從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出發,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起初勢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僅幾十裏的枋頭時,遭遇到了前燕軍隊的殊死抵抗。後因糧道斷絕,不得已而歸。南歸途中先是被前燕慕容垂和慕容德設伏打敗,又被趕來支援前燕的前秦將領苟池、鄧羌劫了歸路,回到姑孰五萬步卒僅剩萬餘人。

此戰雖然發生地點不在枋頭,但因爲史書上習慣成此次戰役爲枋頭之戰遂得名。

枋頭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桓溫在戰前做了哪些準備?

背景

桓溫第三次北伐(枋頭之戰),是在東晉內部權力之爭面臨短兵相接狀態情況下進行的。 當時,中原形勢對晉朝講很不樂觀。前燕和東晉在許昌幾次拉鋸戰,最終丟掉了這一重鎮。

興寧年間(363年至365年),淮陽一帶失守。最後,洛陽城守將見孤城難守,找了個藉口自己帶兵逃離,只留下沈勁一人帶區區五百人守城。(《江南罡風吹浮萍》一文交待過,沈勁是王敦“逆黨”沈充之子,一直想以身殉國挽回家族聲譽,他就等着這種“光榮”的機會。)

公元365年,前燕名將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率兵進攻洛陽,守軍寡不敵衆,城破,沈勁死節。不久,魯郡、高平、宛城又接連被前燕軍隊攻取,燕軍甚至攻掠到漢水以北地區,大掠而去。

公元368年(海西公太和三年),晉廷加大司馬桓溫殊禮,位在諸侯王之上。轉年五月,桓溫自領徐州、兗州刺史,率步騎五萬,從姑孰就出發,進行他的第三次北伐。

枋頭之戰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桓溫在戰前做了哪些準備? 第2張

戰前準備

晉軍鑿運河引糧

公元369年(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四月,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共五萬大軍,從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出發,開始他規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

六月,桓溫抵達金鄉(今屬山東),這時天旱,河道水淺,水運困難。桓溫大軍是坐船沿河道前進的,這樣做的好處一來是士兵不易疲勞,二來運糧方便,三來因爲前燕的水軍微弱,不易受到攻擊。但河裏要是沒有了水,這些好處就都享受不到了。於是桓溫命冠軍將軍毛虎生從鉅野澤(當時在今山東境內的一個大湖泊,後因黃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長達三百里的運河,將汶水(今大汶水)與清水(古濟水自鉅野澤以下別名清水)連接,引黃河水入清、汶。這個時候,桓溫的首席謀士郗超,向桓溫提出兩條重要建議。郗超說:“汶水、清水、黃河這條通道太過於脆弱,水量小,運輸困難。依託此道北上的話,如果燕軍堅守不戰,又像秦人一樣堅壁清野,我們的補給很可能跟不上,那時情況就麻煩了。不如干脆放棄水道,全軍只帶必要的乾糧,沿陸路輕裝疾進,避開要塞,直撲鄴城(今河北臨漳,357年,前燕將都城遷到這裏)。他們懾於公的威名,驚慌之下,很可能棄城北逃,遁回遼西(郗超眼中的慕容評和慕容垂眼中的鄧恆差不多啊)。如果他們倉促應戰的話,正好一舉將其主力殲滅。就算他們固守鄴城,也一定來不及堅壁清野,這樣城外的莊稼和民衆,就都是咱們的了!如果桓公覺得這麼做太冒險的話,不妨就在這裏停止前進,修築要塞,花一年功夫在這一帶屯積糧食、輜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進攻。這樣做雖然遲緩,但可立於不敗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卻揮軍北上,進攻時不能速戰速決,那麼時間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們冬衣不足,那時需要擔心的,就不只是糧食問題了。”儘管桓溫對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對他的這兩條建議都沒有采納。桓溫不採納第一條建議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險了,一旦只帶少量乾糧迫近鄴城,如果交戰不利怎麼辦?想回來那就難了!眼下的水道雖然不很理想,但畢竟是一條生命線,順利的話可憑之進攻,不順利的話,要撤回來也有依託。別忘了,桓溫對沒把握的事,可是從不下注的。桓溫不接受第二條建議的原因就有點讓人費解了,第二建議比桓溫自己執行的方案更加穩重、謹慎,更像桓溫的用兵風格,那他爲什麼還棄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還是顧忌朝中的反對派,擔心自己長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荊州大本營,他們會乘機攻擊自己(這也是爲什麼桓溫在第二次北伐大勝之後,不乘勝前進,而是迅速收兵南歸的原因)。這種事,連他的敵人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此時的前燕大臣申胤就說過:“桓溫北伐破燕這件事,是東晉衆臣所不願看到的,一定會在暗中百般阻撓破壞,拖他的後腿。”要避免後方生變,桓溫就得儘快打完這一仗,而過於謹慎的用兵風格,又不允許他採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對自己指揮硬仗的能力,還是有信心的,所以兩難之下,他最終只好選擇了郗超認爲的下策。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