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揭祕: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是怎樣的?

揭祕: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魏文帝曹丕確立“九品中正制”之前,兩漢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是“察舉制”,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察舉制”嚴重扭曲,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依靠各種非法手段壟斷舉薦權,使得被舉薦之人全部出自名門望族,完全失去了選拔人才的功能。

曹魏建立後,爲了壓制地方豪族名門鞏固統治,需要把官員選拔的權利收歸中央政府,同時也爲了適應多年戰亂造成的人員大量流動,無法準確瞭解外來人口等情況,最終確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

揭祕: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是怎樣的?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大、小中正的設置,初期大、小中正由各州郡推舉,但後期全部由司徒任命,自此中央政府完全取得了官員的選拔權。

大、小中正的籍貫和所任職的州郡是一致的,而他們考察品評的對象也是和他們相同籍貫的人,無論此人現居何處只要籍貫一致,都在考察範圍之內。

在曹魏初期國家急需人才的情況下,“九品中正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隨着朝局的穩定,門閥等利益集團開始干預插手其中,不再依據德才確定品級,而是完全看出身,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門閥士族的勢力得到野蠻擴張。

歷史告訴我們,壟斷和世襲肯定不會長久,到了隋朝隨着門閥的衰落,“九品中正制”也終被廢除,“科舉制度”登上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