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怎樣的突破?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怎樣的突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目前我們能吃到種類繁多的瓜果蔬菜,還有各種口味不同的調味品,是因爲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已經非常頻繁了。但古代人並沒有這樣的福利,中國直到明朝開發了航海技術,才引入了各種歐洲和美洲的食品以及調料。在更早的時期,普通百姓家裏能吃到的菜和調料是非常有限的,不過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被開發出來了很多新式菜品,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重要的突破,這種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怎樣的突破?

倘若提到主食,腦中通常會閃現出“單調”一詞。

其實不然。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誤以爲單調的主食已變幻出萬千佳餚。主食的絢麗多姿,得益於當時烹飪加工的手段、方法出現重大變革,飲食質量大幅度提升。

巧奪心思的魏晉南北朝人,將不同的糧食與不同的烹飪方法融合、再造,開闢出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主食種類。

飯、粥、餅等開始登臺亮相。只是飯仍舊是人們最重要的食物。做飯仍舊有地域差異,這與各地的出產與風俗習慣等相關。

酢(苦酒、醋)可以說同屬醬類,不同的是,酢只能調出酸味。事實上,酢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酸味調味品。據《齊民要術》記載,酢的製作分類已成多種門類,可分爲二十三種醋,且加工原料種類極多。有秫、粟、大麥、小麥,有烏梅、蜜、糟糠,還有大豆、小豆,如此繁多的原料,均富含糖分。與現今比較,當時製作酢選擇的原料,有的還與現代釀醋大同小異。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怎樣的突破? 第2張

心靈手巧的魏晉南北朝人,甚至還能將口味帶酸的酒改頭換面爲酢。不過仔細看看,將帶酸的酒改頭換面也算不上什麼。這一時期釀造酢的技術,已較爲高超,部分技術甚至惠及今日,如固態發酵制曲。

固態發酵制曲,這種釀酢方法在北魏時已被人們學會並掌握。它的製作方法,跨越一千多年的滄桑歲月,至今仍爲人們使用。

“醋母”傳醅與制曲,這些科學方法也同樣被遙遠的北魏人學會並利用,這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創造而出。這一時期,人們開始釀造陳醋,掀開了中國釀造陳醋的歷史。

酢的使用方式多樣,主要用於消除、掩蓋食物的異味,以及調味和用於原料初加工。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醃漬酸菜時需使用酢。所謂“以酢漿煮葵菜,擘之,下酢,即成菹矣”。說明在製作其他醃菜時也離不開酢。使用酢調味,可確保菜餚的整體味道。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物的製作方式得到了怎樣的突破? 第3張

因食品和使用目的不同,酢門下的苦酒與醋也對應發揮着各自的作用。這一時期,人們製作臛時,通常會選擇苦酒,即“鹽、豉、苦酒,口調其味也”。製作羹時,人們會“任性着鹽、醋”或“鹽、醋調和”。

醋能夠增進菜餚美味,也被當時的人們所知曉。在製作菜餚時,會加入醋以提升味道。據《齊民要術·菹綠》記載,當時的人們便在烹製“酸豚”一菜時,認識到要“熟,下椒、醋,大美”。

醋有消除異味的功效,它在當時的應用極爲廣泛。“下酒二升,以殺腥燥,青、白皆得。若無酒,以醉漿代之”,爲醋遮除異味的記載。“苦酒、蜜中半,和鹽漬魚”,爲苦酒參與原料初加工的記載。

當時有一種特殊調味品,名爲八和齏。這款調味品,最適宜的食品是膾。當時的人們食用膾時,喜好抹上濃一點的八和齏。除食用膾時需濃抹外,用在其他食品上時,只需“薄作”即可。

這一時期,人們已懂得根據菜餚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調味品對菜調味。如需要去除肉類的腥膩時,通常會選擇蒜、茱萸來調味。

照此看,魏晉南北朝時期調佐原料的製作、使用、加工均達到一定水平。調佐原料這默默無聞的大廚助手,爲那時的佳餚添光增色,發揮着重要作用。魏晉南北朝人的飲食生活,因此豐富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