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古代官員祕書的選拔制度是怎樣的

揭祕:古代官員祕書的選拔制度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古代官員祕書的選拔制度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祕書在我國古代,作爲掌管政府重要文件、負責傳達政府決定的職位,

其在整個官員體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故而在我國古代,歷代統治者因爲考慮到了祕書官員的重要地位,對其選拔的方式也是在不斷地完善的。但總的來說,一種職位在其演化的過程之中,總會誕生出許多不同的選拔方式,這些選拔方式也有着他們自身的優點與侷限性,祕書的選拔方式也是如此。

揭祕:古代官員祕書的選拔制度是怎樣的

祕書的選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一定的變化,據統計,其一共

演化出了四種主要的選拔方式

,本文就將結合有關歷史,對它們進行介紹。

一、我國古代祕書及其選拔制度概況

1、我國古代祕書的職權

在我國古代,祕書的出現是相對較早的。祕書這一職位,其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對相關領導的工作進行輔助。

這樣一個輔助性質的職位,其不可或缺的同時,又十分接近統治集團中的上層決策人員,容易插手政治,對上層決策施加影響。

又因爲其具有一定向下傳達決策的權力,也可以干預政策的執行。

2、我國古代祕書的選拔概況

正因爲祕書官職的這些特殊性,選拔上來的祕書官員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故而對其的選擇,總的來說,大概走過了三個階段:

其一,

是在早期的原始社會中出現的推舉制或者是禪讓制;

其二,

是在奴隸社會中常見的世襲制或者是選賢制度;

其三,

是進入了帝制時期的薦舉制度或者是後來的科舉制度。

因爲不同時期對於祕書的工作內容,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不同時期的選拔方式也是不盡相同的。

二、祕書官員的四種主要選拔方式

1、通過“世襲”而來的祕書官員

在先秦時期的祕書,應當是史官。然而在當時,普通的百姓是很難受到教育的,文化和教育被貴族階層牢牢地壟斷了。

故而在先秦時期,

普通百姓中不要說出現一個極有文化素養的人物,即使是可以識字的,都是極少數。

因此,在這一時期,史官這一需要具備相對多的文化素養的職位,就非常難以從平民中選出。

而那些從小就受到過一定薰陶的人,對於事物的處理,可以有一定的傳承。

同時,從小對於史事的耳濡目染,專業性也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所以,上一輩中有相關工作經歷的人,就更容易得到、勝任這樣的職位,

“子承父業”在這一時期,就成爲了史官任職的常態。

如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就是繼承了其父的職位,完成了有“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記》。

揭祕:古代官員祕書的選拔制度是怎樣的 第2張

到了戰國時期,諸國都設立了許多新的祕書官職,代替了史官的地位,它們的選拔途徑大體也有三種:

由低級官吏中選拔上來的;

因爲士人階層的崛起,文化、教育進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新設立的那些代替了史官祕書職能的官職,如尚書、令正、主書等等,都有大量的士人加入了進去;

從宦官隊伍中選擇,負責主持各種雜役。

2、通過“制舉”選拔而來的祕書官員

“制舉”存在着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

“徵召”

“闢除”

,下文中就將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分別作出解釋。

,是皇帝本人或者政府,選召某人爲某官的方法,往往是由皇帝本人直接邀請的,通過這一方式進入政府官僚隊伍中的人往往是一些名聲特別顯赫的人。他們被邀請後,往往會成爲皇帝的“私人顧問”,給皇帝本人提供政事諮詢服務,參與對朝政的謀劃。

如在西漢初年,劉邦就曾命人前往去請

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甪里先生周術以及綺裏季吳實

做官。這四人原本是秦朝的博士,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逃到了商山隱居,人稱

“商山四皓”

。但是他們四人因爲不滿於劉邦的爲人,拒絕了劉邦的任命。

後來,劉邦欲廢太子劉盈,立劉如意,呂雉求助於張良,張良獻計,讓劉盈派人前往去請“商山四皓”,以穩固根基。在公元前196年,呂雉遂令劉盈以重禮迎接“商山四皓”出山。四人鑑於秦傳二世而亡於胡亥的教訓,毅然出山。

公元前195年,在一次宮中的宴會上,劉邦看見“商山四皓”跟隨在太子劉盈身後,十分詫異,經過詢問得知,四人已經成爲了劉盈座下賓客,遂對劉如意生母戚夫人說道:“太子得到了‘商山四皓’的幫助,羽翼已經豐滿,無法廢掉他了。”遂打消了廢除劉盈太子之位的決定。

而“商山四皓”也協助劉盈完善、制定了西漢的重要法令、禮儀。在劉盈登基後的不久

“挾書律”

也被廢除了。

除了西漢,在唐宋時期,皇帝本人或者宰相也會慕名請那些有一定名望的人擔任祕書的官職,如杜甫,就曾經通過“徵召”,被任命爲中書省右拾遺。

則是由中央或者地方的上層官員來聘請某些人前來做官的途徑。但是“闢除”與“徵召”不同,需要被任命者通過一些考覈。漢武帝在公元前117年,設置了“四科”以“闢除”名士。

要麼德行、志節有可取之處

要麼知識淵博,通曉經文

要麼深諳律法,可以決斷

但是無論如何,都要考察是否孝悌、廉潔。可見在這一時期,對於祕書官員的要求,德行是否可取,爲人是否廉潔,還是在其能力是否能夠勝任的。

3、通過“薦舉”選拔而來的祕書官員

“薦舉”,又稱“察舉”

,這是我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的祕書官員選拔制度,實際上,他就是通過當時社會上的“名士”,將他們認爲品德、能力都足夠優秀的人推薦給朝廷,這也是兩漢時期所有官員任命的主要途徑。

上至宰相,下至郡守,都要在一定的時限中,向朝廷推薦定額的人才,這一點甚至是被劃入到年度考覈之中的,被推薦者被要求是擁有足夠學識和治理水平的普通百姓。

然而,

這樣的選官制度非常容易產生腐敗

。從漢高祖十一年開始,察舉制設立,一直到東漢末年,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腐敗。

有能力舉薦的官員爲自己謀私,這樣,就逐漸出現了許多世家大族。這一選官制度所導致的官僚隊伍的逐漸腐敗,是西漢與東漢最終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通過“科舉”選拔而來的祕書官員

進入到了隋唐,對於政府中高級祕書的任命,首先需要通過由禮部舉辦的科舉考試,並且取得了進士之後,還要通過吏部舉辦的考試,才能被任命爲官員。

唐代的科舉考試相對而言,還是不太公正的。

試卷在批改的時候不會遮住名字,並且

早在開考之前,往往名次就已經確定。

如杜牧曾經在科舉考試之前就按照慣例,請文人名士對自己的文章進行“點評”,當時的一位名士吳武陵十分欣賞杜牧,正巧吳武陵又與那一科的主考官崔郾有些交情,吳武陵就帶上了杜牧寫的《阿房宮賦》去找崔郾。

待吳武陵將《阿房宮賦》念罷,吳武陵同崔郾說:“可以拿狀元嗎?”雖然崔郾也十分喜歡這《阿房宮賦》,但是他卻回答道:“狀元已經答應了人家了。”吳武陵又問道:“前三總行吧?”崔郾答道:“前三也都訂好了。”

吳武陵不滿,追問道:“三千不行,前五總歸可以吧?”崔郾的態度仍然不甚明朗,吳武陵勃然大怒,說:“不行的話,你把賦還給我。”崔郾才最終答應了吳武陵的請求。

杜牧這樣的經歷,實際上是唐代科舉的縮影。

除了腐敗之外,唐代科舉的取士人數也是相對較少的。由此可見唐代通過科舉選拔祕書官員,也是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的。

然而到了

宋代,科舉考試被宋太祖趙匡胤進行了改革

。嚴厲打壓科舉考試中的腐敗問題,試卷在批改時務必“糊名”(即用紙粘住姓名、家鄉等可以判斷考生身份的信息),並且擴大了選官規模。因此,對於祕書職位的選拔也受到了影響,變得更爲正式。

然而進入到明清後,這一途徑逐漸僵化。清代也不設丞相,但是設立了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

軍機處,這其實就相當於皇帝的祕書處

軍機大臣的任命,是從六部、內閣等政府機構中選拔而來的。雖然與科舉考試沒有直接聯繫,但是普通人想要進入到政府的官僚隊伍中,“科舉”還是十分重要的途徑。

三、總結

通過上文的介紹可以瞭解到,我國古代對於祕書官員的選拔,與當時的選官制度是密切相關的。而

選官制度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狀況也是分不開的。

從早期最爲腐敗的“世襲”選官制度;到後來相對公平的“制舉”選官制度;再到相對完善的“薦舉”選官制度;再到最後的“科舉”取士,其最終完善的方向,都是爲了遏制腐敗,希望在官員的選擇中,儘可能地減少腐敗的因素。

專制與腐敗是如影隨形的,極度的專制一定會帶來極度的腐敗。

故而在最爲專制的明清時期,選官制度也最爲腐敗。

而在官僚隊伍中,那些本來就容易滋生腐敗的,如祕書體系內,腐敗的到來就更爲迅速。除此之外

,腐敗與反腐敗的力度也是相關的

。故而乾隆對其“祕書長”,首輔大臣和珅的縱容,導致帶來了極致的腐敗,也就可以理解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