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朝歷代的考試選拔制度都是怎樣的?

歷朝歷代的考試選拔制度都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朝歷代的考試選拔制度都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先秦時代的“官僚”其實是“貴族”,什麼叫貴族,貴族就是從孃胎裏面帶着一股“優良血統”的族羣,這種族羣就被稱爲“貴族”,貴族管理着先秦社會,他們的門檻叫做“繼承”,你爹是貴族,那麼你,也將會是貴族,這些個貴族其實也可以算“官僚”,畢竟他們貴族身份是孃胎帶出來的,自稱還是喜歡帶着官位的。這個時候的普通人或者奴隸,能夠做官的可能性爲零,作爲貴族當中的最末等的貴族“士”,倒是還有那麼一些可能做一點官,“士”按理來說只是其他大貴族的消耗品——爲他們打仗、替他們鎮壓、成爲他們的武士

但也涌現出了許多驚才豔世的“士”,比如諸子百家。但很可惜,不管這些諸子百家當中的何等才華橫溢,他們的崛起也依舊只能著書立傳,而無法真正的觸碰到權力與實施自己的抱負,換句話說,先秦時代,若不是出身極好,那就很難成爲一個負責社會秩序與政策制定的專業管理人員。

好在,這樣時光總有個盡頭,他們似乎有了出頭之日,西邊的秦國逐漸崛起,尤其是商鞅變法之後,軍功宅田制度,大大加強了軍隊實力,此後,秦滅六國,秦王嬴政自封始皇帝,廢除傳統的“封土建國制度”,推行郡縣制,將官員的任免權力掌握到皇帝所在的中央手裏,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這直接造成了這樣的影響——自秦代以後,官僚政治取代先秦時代的貴族政治。

歷朝歷代的考試選拔制度都是怎樣的?

秦崩之速,天下罕見,繼承者乃漢,漢承大秦制度,但又吸收大秦速崩教訓,實行一種斑馬式樣的地方制度——郡國並行制。在官僚政治依舊取代了貴族政治的大前提下,諸侯王遠遠比不上之前周王室的那一套“封土建國”,他們更在武帝時節的“推恩令”之下,日益爲官吏所控制,這一時期的“官僚”的需求量日益增長,漢帝所用的選官制度是爲“察舉制”,所謂察舉制,乃是用一種無法量化的標準,一種模糊的標準來選拔官僚候選人——“孝廉”。在當時的漢地,每郡郡守每歲可以推薦一至兩人爲“孝廉”,但由於是這種無法量化的標準,所以,具體操作起來,問題很大。後世《三字經》諷刺道:“舉孝廉,父別居。”

到了武帝時節,他雄才大略,不止戰功赫赫、削藩了得,關於選官制度,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更好了,他遇到了董仲舒,董仲舒的那套理論很對武帝的胃口,於是武帝打算讓這套理論成爲主流,這倆想法一旦觸碰,就如火星撞地球:武帝下令“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學校,規定儒家經典爲教科書。”這時候的漢帝國的選官方式又多了一條可以量化的標準——“茂才”,名額依舊是那麼少,每郡郡守每歲可推薦一人,雖然說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但這依舊存在很大問題,武帝死後,宣帝之後統治者逐漸昏庸,於是這種沒有形成嚴格制度的選官方式,以及這種可能摻雜大量水分的推薦制,在後世的《三字經》同樣受到諷刺,“舉秀才,不知書”。

漢末三國,天下大亂,曹魏摒棄舊漢的那被人詬病的選官制度,採取了一種看上去很新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後來這套制度又被篡位的西晉全盤接受,事實證明,這種制度其實並不優於舊漢的那套制度,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有點倒行逆施的味道:“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與當年先秦的“世代公卿”的“世官制度”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此制度,自然不能造成什麼有益於國家的東西,它只會催生各種高門大戶、各種門閥,徹底壟斷負責社會秩序與政策制定的專業管理,對於寒門之子,無異於關上了負責社會秩序與政策制定的專業管理的大門。

兩晉南北朝時代,時局日益紛亂,各路軍閥紛紛打成一鍋粥,世家子弟在這紛亂的時局裏面,往往損失慘重,高門大戶世家子弟逐漸衰微,而寒門子弟卻在這種亂世如魚得水,例如王猛,這樣的種種疊加,使得統治者對於合格官僚的需求日益旺盛,並且對於那些世家子弟的不滿程度也日益強烈。

南北一統後,舊有的早已衰微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被正式廢除”,取代這種“九品中正制度”的是什麼呢,正是隋煬帝開進士科之後的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在此後,先後得到大唐太宗李世民、武周女皇武則天、大唐玄宗李隆基的完善,科舉制度正式踏進了歷史舞臺,成爲了一項相對公平公正的選官制度,它不搞虛的標準,只以考試成績說話,考試成績就是選官的標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學而優則仕”、“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了可能。

歷朝歷代的考試選拔制度都是怎樣的? 第2張

後人評價大唐歷史,總會誇一句:“拔將軍於卒伍,舉宰相於寒門”,究其原因,那就是因爲科舉制給了寒門子弟一個跳板,讓他們也有資格與那些豪門子弟進行一場相對公平的較量,從而贏得成爲負責社會秩序與政策制定的專業管理官僚的機會。

兩宋之際,科舉制進一步得到改善:它的公平性進一步得到了加強、保密防範工作更加到位、內容更加客觀,首先說一下公平性與防範保密工作,由於前代科場徇私舞弊之風極爲不公平,這裏要提到唐代的科場一種極爲不正的風氣,那就是在科考之前,寫一篇文章然後投給某位貴人,這位貴人很喜歡你這篇文章,他就會記得你的名字和筆跡,科考結束後,按圖索驥,抽出你的試卷,於是就順利考上了,這對其他沒有門路的考生極爲不公。所以兩宋開始糊名和謄錄。這麼一來,批卷官員根本不知道考生的姓名、字跡;我們再來說一說,兩宋科考內容的客觀變化,王安石變法時期頒佈《三經新義》一改前代喜歡考校詩詞歌賦,而改爲考經義,這樣一來,批閱會更加容易。

總之,兩宋比之前代,兩宋的文治更加發達,因此它科舉所錄取的人數遠遠大於前代科舉錄取人數,並且宋代還抓住讀書人的愛名譽的心裏,對於考試成績優良登第者,一律於東華門外進行唱名,“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爲好漢!”

時間到了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已經幾乎徹底完善了,這個完善幾乎是全方位的,首先是公平性與防範保密工作:在明清,身爲主考官要是想像唐代貴人那樣徇私舞弊,那就可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順治年間的“五闈弊案”,所有參與的主考官一律斬首抄家;考生進入考場之前會遇到一隊官兵秉着“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考場”的嚴格規定,進行仔細搜查,一有可疑立刻撕開細看。

再說科考內容的客觀變化,明清兩朝都是八股取士,所謂八股文,就是指有一定嚴格格式的文體,在這規劃好了的區域作答,能夠最爲客觀的看出每個人的具體實力,從而達到盡取天下良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