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她出身名門,燦如玫瑰,畢業名校,學貫中西;她愛上了一個才子,於是,陪他踏遍江湖。

世界華人週刊特約撰稿:錢秋菊

筆名紫苑飛紅,喜愛田園生活,自娛自樂,自我滿足,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全職媽媽

全文3885字,讀完大約5分鐘

她出身名門,燦如玫瑰,畢業名校,學貫中西;

她愛上了一個才子,於是,陪他踏遍江湖,但誰料,畫眉之喜轉瞬便成了切膚之痛?

她,是金庸大俠的第二任妻子,美麗優雅,聰明果敢;

她,是《明報》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記者,《明報》成功,她卻失意隱退;

她是朱玫,金大俠在與白巖鬆回望往事的時候,曾經哽咽地道:“我對不起她……”可惜,伊人已逝,再無原諒的可能。

一遇金郎許終身

金庸說,他最理想的愛情是,一見鍾情,白首攜老。

張信哲唱過,愛是一種信仰,把我帶到你的身邊。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因爲這樣的一種信仰,朱玫愛上了金庸。

朱玫原來是金庸的小說迷,因爲敢於提出大膽辛辣的批評意見被金庸注意。

朱玫家世顯赫,出生於英國,學貫中西,聰明能幹。人長得也像玫瑰般嬌豔。

朱玫,原名朱露茜,畢業於香港大學,是一個美貌與才華兼具的女子。年輕時的金庸英俊帥氣,又會寫得一筆好文章,社論,讓她萌生了愛意,可惜,那時的金庸已經情定杭州美女杜冶芬,夫妻相隨,頗多圓滿。

杜冶芬是金庸在《東南日報》任職期間娶的第一位太太,美貌多情,骨子裏有着世家千金的嬌柔二氣。在《大公報》的老同事回憶起來時,說她雖然隨着金庸住在香港,可是因爲她不懂粵語,不能與人自由地交流,又因爲金庸工作繁忙,很難有時間陪她,所以她經常大發脾氣,後來更是逼迫金庸簽下了離婚書,獨自返回了杭州。

金庸晚年回憶起她時,還情緒激動地說:“是她背叛了我,第一次結婚的時候,她很愛我,我很愛她,但後來離了婚,你問我後不後悔,我說不後悔。”

所以,朱玫對金庸萌發愛意的契機成熟了。卻不料,她的表白他沒有接受,因爲他暗戀上了當時光彩奪目的長城大公主夏夢。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第2張

夏夢,一位擁有着神一般的演技,和仙子般風姿的女人,誰人不愛?據說追她的隊伍能從內陸一直排到香港去,金庸因爲寫影評,瞥見了她的麗影后就開始茶飯難思了。

金庸評價夏夢的語言如詩般華美:“西施怎樣的美麗,誰也沒有見過,但我想她應像夏夢才名不虛傳”,爲了親近佳人,他自比唐伯虎,甘願投身到她所在的影視公司去做一個小小的編劇,他爲她量身打造劇本,他將劇本的名字定爲《絕代佳人》,可見,他對她的情感有多深。

愛情是不分對錯的,飛蛾撲火般的熾烈不只金庸有,朱玫也有。

當夏夢明確地表示自己已經結婚並且非常地熱愛自己的先生,拒絕了金庸的時候,金庸無疑是難過的。朱玫絕然地抓到了這個機會,於是,她成了金庸的“退而求其次”。人類的愛情保質期本來就短,那個無法擁抱進懷裏的女子就隨她去吧,這個美麗而癡情的新人也未嘗不可。

因爲愛而不得,金庸最終只能離開長城影視,與其天天目睹女神與別人的相伴相隨,不如自己闖出一片天地。

金庸離開長城以後迅速做了兩個決定:一是創辦《明報》,二是和朱玫結婚。

朱玫與金庸結婚的那一天,她短髮、圓臉、長眉,戴耳環,穿旗袍,秀麗而典雅。這一年,朱玫21歲。朱玫懷着她的愛情嫁給了金庸,成了查太太。

因爲有前妻的背叛在前,金庸已經不再樂於表達喜悅了,而朱家人也非常的不同意朱玫嫁了一個離婚的男人,更何況,金庸當時算是一窮二白。在幾位好友的參與下,他們的婚禮簡單得彷彿從未發生過,婚後,他們也只能租房住。

以金庸編劇、稿酬及工作的收入,他本可以給朱玫一個好日子過。但金庸卻突發奇想,創辦報紙。對於這個決定,誰都知道風險性極大。在當年的香港曾經有一種誇張的說法:“如果你與一個人有三世仇,就去勸他辦報紙。”

朱玫沒有反對丈夫的決定,大概她是做的這樣的決定的吧。你若厭煩鎖枷,我便爲你描線繡花;你若窮困潦倒,我便陪你君臨天下。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第3張

相伴微時苦創業

朱玫受過良好的教育,英語也相當不錯,工作能力很強。在二十出頭的大好年華里,她隨着他開始創辦《明報》。

起初,人手不足,金庸創辦《明報》,自任主編,朱玫便成了報社唯一的女記者,風餐露宿,追逐焦點,遍嘗艱辛。

在此期間,朱玫爲金庸連續生下四個孩子,家庭的擔子重了,事業的擔子她也不能夠放下來。最辛苦的時候,朱玫左手抱着孩子,右手還在奮筆疾書!當今社會女職員的辛苦,她品嚐得更爲全面。

創業艱難,資金短少,曾經的名門千金變得精打細算,她要計劃着用最少的金錢來滿足全家幾口人的生活所需,最窘迫的時候,她甚至變賣了自己的陪嫁首飾來換得《明報》的喘息之機。

那是一段相濡以沫的日子,她與他同甘苦,共患難,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她在外雷厲風行是個才華橫溢的女記者,在內辛苦操持是金庸和孩子們的好靠山。夫妻二人也曾在港口相互依偎,纏綿無限。她以爲,他終究愛上了她,因此即使前路坎坷也幸福無比。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第4張

到1970年,金庸已經寫完了14部長、短篇武俠小說,他將作品名稱的首字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的武俠小說在華人世界風靡一時,《明報》也發展成香港暢銷的大報,金庸夫婦還陸續創辦了一些子報,終於走出了困境。

漸漸的,《明報》開始有了起色了,一步步地成爲了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大報,朱玫與金庸的創業成功了,幾個子女也都很有出息,朱玫本想歇一歇的時候,卻沒有想到更大的危機出現了。

有人曾經寫過這樣的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愛情的婚姻在經年累月的消磨以後還會出現厭煩期呢,更何況她與金庸的愛情只是一場“退而求其次”,婚姻走了二十餘年,金庸與她的關係開始難以維持表面的和平。

好友林燕妮曾經評價過這段婚姻:“金庸第二位太太朱玫,是與他共同打江山的女強人,美麗能幹,他們生下兩兒兩女。也許英雄見慣亦尋常,婚姻中少了互相欣賞,再加上其他原因,終於分手了。”

簡單的幾句話,寫出了幾多辛酸。癡情的女人啊,你愛上一個不愛你的男人以後,最好的結局不過是俗塵到老,最壞的結果卻是他另有所愛!

金庸對所有的朋友說,他要求離婚的原因是因爲和前妻朱玫沒有共同語言了。

創業之初,朱玫一個人當多個人用時,金庸不覺得他們有多麼不合拍,相反朱玫敢作敢爲的行爲還爲他省去了不少的麻煩,即使朱玫生氣暴躁起來,他也知道退讓,可是,當事業已經成功,身價暴增的時候,金庸忽然發現朱玫是那麼的不可理喻了。

他們開始經常爭吵,爲公事,爲私事,家無寧日。這個時候,他們的大兒子在彼岸求學,聞之父母起了分開之意,便苦勸二老,可惜,這兩個曾經攜手並進的人再也不能夠彼此相敬了,朱玫提出分手,金庸不同意。朱玫與之鬧冷戰,分居。金庸苦悶之餘開始找地方解酒去了。

據說,金庸與他的第三任妻子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遇的。

總到酒館借酒澆愁的金庸和青春美貌的酒館小侍應林姑娘相遇相知了,他們的浪漫開始上演。小侍應成了金庸大俠的解語花,金庸大俠成了小侍應的救世主,朱玫呢?她成了他迴避不及的那根刺。

朱玫鬧脾氣歸鬧脾氣,可是事業是一點沒扔下,但她漸漸地發現金庸已經不怎麼來報社的辦公室了,他的稿子由一個陌生的小助理取來送去,她問小助理:“金庸現在住哪裏?”小助理不敢說,但也知敵不過老闆娘的追問,最終吞吐了實情,朱玫才如夢方醒。

朱玫跟蹤了金庸,發現了他與林姑娘的故事,不由得怒火中燒,大罵一頓後揚長而去,金庸在她身後卻氣得發了病,林姑娘又一次成了救火隊員,看着暴躁張狂的舊愛和知情懂暖的新歡,金庸一下子心中便有了決斷。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第5張

這一次,金庸提出了離婚。朱玫崩潰出聲。

大洋彼岸的大兒子發現勸和不了父母,又因爲自己的感情也遭遇觸礁,竟然產生了厭世的想法。1976年10月,金庸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的大兒子查傳俠自殺身亡,時年不滿20歲。

朱玫啊,遭遇了喪子之痛,丈夫已背叛,婚姻已無緣,她也只能含淚簽下離婚協議書。在事業上,她是女強人,在生活中,她也是殺伐決斷的女將軍,於是,她向金庸提出了兩條苛刻的條件:

一是金庸付一筆錢作爲補償;

二是該女侍應要去扎輸卵管,纔可與金庸結婚。

身爲母親,朱玫爲自己的孩子們爭到了絕對的選擇權。因爲金庸與朱玫已生了數名子女,若女侍應又有了孩子,她的子女一定會被忽視,所以她要求金庸不管與誰結婚都一定不能有孩子!

金庸答應了這兩個條件,之後便與朱玫正式離婚。女侍應正式的嫁給了金庸,成爲第三任查太太。這位女侍應便是林樂怡,她足足小了金庸二十九歲!說來這女侍應也愛慘了金庸,所以即使因爲愛情而無法擁有自己的兒女也甘之如怡。

朱玫是“敏郡主”的原型嗎?緣來時爲他畫眉,緣盡後畫地爲牢畫 第6張

離婚後,朱玫搬離了金庸的視線,或者說她根本不想再在視線之內見到金庸了,她也離開了注入無盡心血半生操勞的《明報》,甚至英語絕佳的她也放棄了再做記者,愛情傷人於無形,卻可讓人永世畏懼那份疼痛。朱玫從此後就從世人的眼中消失了,這個曾經的查夫人在史料上也註定成爲了一團迷局。

林燕妮在《香江第一才子·查良鏞》文中寫到朱玫"也屬性剛之人",《明報週刊》總編輯雷煒坡結婚時,在郊外舉行婚禮,她也到場祝賀。金庸問:"要不要我送你回家?"朱玫只回以淡淡一句:“不用了。”

1989年金庸在明報大廈辦公室

離開了金庸的朱玫不再延續她的傳奇,她已經心灰意冷了。

最後,朱玫在孤獨和貧困中度過後半生,1998年11月8日她病故於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享年六十三歲。替她拿死亡證的,既不是她的前夫,也不是她的兒女,竟然是醫院的員工,晚境之淒涼令人唏噓,與金庸晚年的風光更是構成了巨大的反差。

問世間,情爲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金庸用一個又一個愛情故事詮釋了這句話,而他自己卻始終無法做到。這就只能使他成爲一個著名的報人,小說家,卻始終無法成爲一個好丈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