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意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簡介:爲何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

意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簡介:爲何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喬託·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 1266年-1337年),意大利畫家、雕刻家與建築師,被認定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意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簡介:爲何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

在英文稱呼就如同中文一樣,只稱他爲Giotto,喬託。藝術史家認爲喬託應爲他的真名,而非Ambrogio (Ambrogiotto) 或Angelo (Angiolotto)的縮寫。

喬託的著名畫作賞析

一、《猶大之吻》

《猶大之吻》展現的是《聖經》“新約”上的一幅“畫面”羅馬總督誓言必須捉住耶穌,便收買了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之一的猶大。被譽爲14世紀文藝復興美術最輝煌的傑作,描繪了耶穌被猶大出賣,羅馬官兵以猶大和耶穌接吻爲暗號而逮捕耶穌的故事。

畫中耶穌臨危不懼,鎮定安詳,與叛徒猶大的醜惡嘴臉形成鮮明對照。

不論是耶穌還是猶大的形象,都擺脫了中世紀美術中的那種呆板和概念化的程式,而是表現出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世俗人物的思想情感,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喬託這幅畫的構圖雖然還保留着中世紀的平板模式,但必須看到的是在他在這副畫上已經開始努力探索運用光和影來表現體積,並在畫面層次和透視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二、《逃往埃及》

《逃往埃及》描繪的是聖經中的故事。瑪利亞生下耶穌·基督的消息使希律王坐立不安,因爲傳說這孩子日後要做主,希律王一心想根除他。上帝知道後派使者告訴耶穌的義父約瑟,要他們立刻逃往埃及。

意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簡介:爲何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 第2張

在這幅畫中,喬託畫的就是約瑟帶着聖母子在逃往埃及的途中。畫面上,瑪利亞抱着小耶穌騎在驢背上,前有約瑟,上有引路天使。聖母子的形象很突出。背景是起伏的山丘和樹木。

在這個傳統的宗教題材中,喬託一反中世紀舊藝術的公式化象徵手法,運用了初步的寫實技巧,表現了一種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神的故事完全世俗化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思想。

作品構圖層次分明,氣氛莊重樸實,人物表情接近生活真實,是一幅充滿現實生活情趣的圖畫。雖然畫中的背景畫得很簡單,山丘樹木的關係還有不少缺陷,但已可窺見畫家對自然風光的注意。這幅畫開啓了文藝復興藝術的現實主義道路。

喬託的壁畫表現的都是宗教內容,但實質上描繪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形象,既生動又有生命氣息,與中世紀那種僵硬的木頭人似的造型有明顯區別。

他的功績在於推翻了當時在藝術中佔統治地位的中世紀的清規戒律,開始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從而使意大利繪畫擺脫了中世紀拜占庭宗教畫風,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

因此,喬託被公認爲歐洲繪畫之父,他的藝術對歐洲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喬託在藝術史上的意義

喬託·迪·邦多納(giottodibondone),是同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勃起聯繫在一起的。在造型藝術史上,他一向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現代繪畫天才的奠基者。

他,發現了人,把人從神學的鐵牢裏解放出來,請入造型藝術的殿堂。雖然他筆下的新人形體還不完美,精神還不佔主要地位,優美、崇高尚未成熟,但畢竟爲我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意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簡介:爲何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 第3張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喬托出發了意大利的民族基因,把新興的意大利人同古希臘、羅馬人的氣質聯繫起來,並以古樸莊嚴的繪畫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

喬託又是一位多面手,不但長於繪畫,還常與雕刻和建築。他身後有一大批多才多藝的造型藝術大師涌現,使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奇蹟名垂青史。

在畫家的工作室裏,這位自然之子一有機會便掙脫呆滯死板的中古繪畫傳統的束縛,回到他取自大自然的純真樸實中去,很快便“青出於藍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