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古代詩人爲什麼那麼喜歡黃鸝?他們留下了哪些詩作?

古代詩人爲什麼那麼喜歡黃鸝?他們留下了哪些詩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是十分喜愛黃鸝,他們創作了不少讚頌黃鸝的詩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種鳥,它不但長得非常漂亮,一表非凡,而且它的叫聲圓潤嘹亮,富有韻律,極爲動聽,因此被稱爲“大自然的歌唱家”,這種鳥就是黃鸝。

黃鸝又名黃鶯,黃鳥,倉庚,《詩經·豳風·七月》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集解》中雲:“鶯處處有之。立春後即鳴,麥黃椹熟時尤甚,其音圓滑,如織機聲,乃應節趨時之鳥也。”

在百鳥之中,詩人們最喜愛黃鸝,因爲它是喚醒春天的鳥兒,它也是最有靈性的鳥兒。如果沒有黃鸝,大地就少了一抹斑斕的色彩,缺了一份盎然的生機。

古代詩人爲什麼那麼喜歡黃鸝?他們留下了哪些詩作?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古代有祭祀土地神的習俗,分別爲春社和秋社,而人們尤重春社。在這一天,鄰里聚會,女子不幹活,可以自由玩耍。詞人晏殊的《破陣子·春景》,描繪的就是北宋春社前後的熱鬧之景。

在人們忙着祭祀春社的時候,飛往南方的燕子翩翩歸來,不久梨花謝了,又迎來了清明。幾片碧苔點綴着池塘中的清水,茂密的樹枝掩映下的黃鸝偶爾歌唱兩聲。白晝越來越長,隨處可見柳絮在風中輕盈地飄飛。

一個女子和她的東鄰女伴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她正疑惑對方是不是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因爲她的雙頰上滿是笑意,一問原來她今天果然鬥草獲得了勝利。

在晏殊的筆下,燕子呢喃,黃鸝聲聲;梨花飄落,碧苔點點;少女如花,嬌美無限。讀晏殊的這首詞,不僅可以使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明媚生機,少女的活潑無邪,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們看到了在北宋最興盛時,人們過着多麼幸福、閒適的美好歲月。

古代詩人爲什麼那麼喜歡黃鸝?他們留下了哪些詩作? 第2張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作爲北宋的大書法家和詩人,黃庭堅也有一顆惜春、戀春的心,並且他將自己對春天的熱愛、珍惜和無限挽留之情寫得更有特色。

在黃庭堅的眼裏,春天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更像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祕女子。她的悄悄離去使詩人無比地惆悵和寂寞,他恨不得問一問從他身邊經過的每一個人:你們看見春天去了哪裏嗎,你們若是看見了,千萬要喊它回來和我同住。

但是春天的蹤跡誰能知道呢?除非去問一問黃鸝,然而誰又能懂得黃鸝的言語。還沒等詩人走到它跟前,一陣風起,那可愛的黃鸝鳥已經飄然飛去。

讀《清平樂·春歸何處》這首詞,我不禁大爲叫好,因爲我還沒有讀到過如此幽默、詼諧的惜春之作。我想,一個能夠把春天寫得如此別緻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智慧的人,一個好玩的人。他的內心一定非常豐富、柔軟和多情,否則對春天的離去,他也不會如此遺憾和傷感。

古代詩人爲什麼那麼喜歡黃鸝?他們留下了哪些詩作? 第3張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生活在江南的曾幾,是一個旅遊愛好者。梅子成熟的時節,雨通常一下就是一個月,但是那幾日卻偏偏出現了晴朗無雨的好天氣。

曾幾遊興大發,他欣然前往浙江衢州的三衢山遊覽。小溪泛盡,他覺得還不過癮,於是又開始登山。

等到從山上下來的時候,一路上還是綠蔭一片,從濃密的樹葉裏,還不時傳來幾聲黃鸝清脆婉轉的啼鳴,三衢山也因而顯得更加幽靜。

那一天,曾幾看到了三衢山美不勝收的風景,聽到了黃鸝無比悅耳的叫聲,還體驗到了一種別樣的意趣,他真的非常開心。

一年四季,光陰交替,時序流轉,四季之中,最欣欣向榮、最有活力的便是春天和夏天。而春夏季節,除了爭奇鬥豔的花朵和葳蕤生長的樹木,那千里沃野,怎能少了一隻只飛鳥的身影,那神州大地,怎能缺少黃鶯的聲聲嬌啼?

那天籟般的聲音,曾在成都浣花溪邊的杜甫草堂出現過;在韋應物筆下的滁州西澗出現過;也曾在方千里睡起無人的碧紗窗外響起過;更在李白送別的霸陵橋邊傷心鳴唱過。

我願意耳邊常有黃鸝的鳴聲,一聲,兩聲,聲聲動聽,如果在現實世界中聽不到這麼美妙的聲音,我願意到古詩詞裏去尋找,一首,兩首,用心感受,認真諦聽。

從那些詩裏,我聽出的,應該是大地的遼闊,自然的豐富和生活的美好,還有貯存在每一個人心中的詩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