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爲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爲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農

杜甫

《爲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錦裏煙塵外⑴,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⑵,爲農去國賒⑶。

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⑷。[1]

註釋

《爲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⑴錦裏:即指成都。成都號稱“錦官城”,故曰錦裏。煙塵:古人多用作戰火的代名詞。如高適詩“漢家煙塵在東北”。這時遍地干戈,惟成都尚無戰事,故曰煙塵外。

⑵從茲老:杜甫經過長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終老之意。

⑶賒:遠也。國:指長安。杜甫始終不能忘懷國事,即此可見。

⑷勾漏令:指晉葛洪。洪年老欲煉丹以求長壽,聞交趾出丹砂,因求爲勾漏令,帝以洪資高,不許。洪曰:非欲爲榮,以有丹耳。帝從之(見《晉書•葛洪傳》)。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樣棄世求仙,所以說懶。其實是一種姑妄言之的戲詞。

簡析

這是杜甫開始卜居成都草堂時所作。當時,天下大亂,而“錦裏”(即錦官城成都)不在亂中,故說“煙塵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個寥落的江村。頷聯“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寫景,眼前的圓荷小葉,細麥輕花是在居處周圍所見,爲下文作鋪墊。後面四句,表現爲國設想漸遠漸荒唐,也漸使人明白:那不過是一種極其無奈的自嘲。杜甫不會真下決心“爲農”而“從茲老”,更不會下決心追隨葛洪故事去學煉丹砂。這是憤世之言,不可坐實。從“去國賒”可見杜甫始終不能忘懷國事。

此詩是杜甫生活史上一個轉變的標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