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28章 天志(下)(2)

在上一篇天志(中),墨子提倡“天志”說,是用“天志”來作爲王公大人和天下萬民言行的尺度的,他認爲只有“天志”纔是人類行爲的客觀標準。

墨子認爲:上天的意志不但在消極方面限制人們某些事情不能做,並且在積極方面還鼓勵人們,某些事情要努力去做,天志希望人有力相營,有道相救,有財相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國家安定、萬民團結、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且天之愛百姓也,不盡物而止①矣。今之國,粒食之民,殺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曰:“誰殺不辜?”曰:“人也。”“孰予之不辜?”曰:“天也。”若天之中實②不愛此民也,何故而人有殺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且天之愛百姓厚矣,天之愛百姓別矣,既可得而知也。何以知天之愛百姓也?吾以賢者之必賞善罰暴也。何以知賢者之必賞善罰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聖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聖王,堯、舜、禹、湯、文、武之兼愛之也。從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天、山川、鬼神。天以爲從其所愛而愛之,從其所利而利之,於是加其賞焉,使之處上位,立爲天子以法也,名之曰聖人。以此知其賞善之證。是故昔也三代之暴王,桀、紂、幽、厲之兼惡天下也,從而賊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詬侮上天、山川、鬼神。天以爲不從其所愛而惡之,不從其所利而賊之,於是加其罰焉。使之父子離散,國家滅亡,抎③失社稷,憂以及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屬而毀之。業萬世子孫繼嗣,毀之賁,不之廢也,名之曰失王。以此知其罰暴之證。今天下之士君子欲爲義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

曰:順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別也。兼之爲道也,義正;別之爲道也,力正①。曰:“義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衆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是以之庶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無所不利,是謂天德。故凡從事此者,聖知也,仁義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斂之善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則順天之意也。曰:“力正者,何若?”曰:大則攻小也,強則侮弱也,衆則賊寡也,詐則欺愚也,貴則傲賤也,富則驕貧也,壯則奪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國,方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賊害也。若事②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三不利而無所利,是謂之賊。故凡從事此者,寇亂也,盜賊也,不仁不義,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斂天下之惡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則反天之意也。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盡物不止:僅此而已。

② 中實:內心確實。

③ 抎:墜落。

① 力正:通“力政”,暴政。

② 若事:其事。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而且上天愛護百姓,不盡在這個方面罷了。現在天下所有的國家,凡是吃米糧的人民,殺了無辜的人,必定得到一種不祥。問道:“殺無辜的是誰呢?”回答說:“是人。”“給他不祥的是誰呢?”“是天。”假若上天內心確實不愛護這些百姓,那爲什麼在人殺了無辜者之後,天要給他以不祥呢?並且上天愛護百姓是很厚重的,上天愛護百姓是很普遍的,這已經可以知道了。怎麼知道上天愛護百姓呢?我從賢者必定要賞善罰暴得知。怎麼知道賢者必然賞善罰暴呢?我從從前幾代聖王的事蹟中知道這個。從前幾代的聖王堯、舜、禹、湯、、武王兼愛天下。從而有利於人民,使百姓的心思潛移默化,率領百姓用以敬奉上天、山川、鬼神。上天因爲他們愛自己所愛的人,利自己所利的人,於是加重他們的賞賜,使他們居於上位,立爲天子,子孫萬代繼業,以此成爲法度標準,稱他們爲聖人。因爲這個原因就知道這是上天賞賜善良的明證。從前夏商周三代的暴君,如桀、紂、幽王、厲王等,對天下人全都憎惡,殘害他們,轉移百姓的心意,率領他們侮慢上天、山川、鬼神,上天因爲他們不跟從自己的所愛,反而憎惡他們,不跟從自己的所利,反而殘害他們,於是對他們加以懲罰。使他們父子離散,國家滅亡,喪失社稷,憂及他們自身。而天下的百姓也都非議詆譭他們。到了子孫萬世以後,仍然受人們的唾罵,稱他們爲暴君,這就是上天懲罰暴君的明證。現今天下的士大夫、君子們,若要行事合乎義,就不可不順從上天的旨意。

順從上天的旨意,就是“兼”;違反上天的旨意,就是“別”。兼的道理,就是義政;別的道理,就是力政。如果問道:“義政是什麼樣呢?”回答說:大國不攻打小國,強國不欺侮弱國,勢衆的不殘害人少的,狡詐的不欺騙愚笨的,高貴的不傲視卑賤的,富足的不傲慢貧困的,年壯的不掠奪年老的。所以天下衆多的國家,不以水火、毒藥、刀兵相互殺害。這種事在上利於天,在中利於鬼,在下利於人,三者有利就無所不利,就是天德。所以凡從事於此的,就是聖智、仁義、忠惠、慈孝,所以聚集天下的好名聲加到他身上。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順從天意。問道:“力政是什麼樣呢?”回答說:大國攻打小國,強國欺侮弱國,勢衆的殘害人少的,狡詐的欺騙愚笨的,高貴的傲視卑賤的,富裕的傲慢貧困的,年壯的掠奪年老的。所以天下衆國,一齊拿着水火、毒藥、刀兵來相互殘害。這種事在上不利於天,在中不利於鬼,在下不利於人,三者不利就無所得利,所以稱之爲賊。凡從事於這些事的,就是寇亂、盜賊、不仁不義、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所以聚集天下的惡名加在他們頭上。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違反了上天的旨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