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壯錦作爲工藝美術織品,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其歷史也非常悠久。據說,早在漢代,當地就已經產生了"細者宜暑,柔熟者可禦寒"的"峒布"。聰明智慧的壯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纖維,織製出葛布,絡布作爲衣料。據《廣東新語》轉引當時記載說,這種布料,“細者宜暑,柔熟者禦寒”。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證實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 唐代,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誌》記載說: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絲布,食單等九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爲貢品。唐人張籍的《白#歌》稱讚白苧布說:“皎皎白苧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意思說人們穿着白苧布縫製的衣服好像年輕多了。壯錦經歷了從單色到五彩斑斕,圖案花紋從簡單到繁複的發展變化。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的黑地桔紅回紋錦殘片,可看作是壯錦的濫觴。唐代,壯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斑布、絲布等已成爲宮廷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爲"錦"的紡織品則出現於宋代。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這一時期,壯族的紡織業進一步發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還出現了絲、麻、絲棉交織的錦。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第2張

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蜀錦院,織錦四種之中,即有廣西錦(即壯錦),爲上貢的錦帛之一,可見壯錦之名貴。據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壯錦當時出產於廣西左右江,稱爲"羰布"。

當時左右“兩江州峒”出產的“淡布”,“如中國線羅,上有遍地小方勝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絨布“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

所謂“白質方紋”就是指當時生產的壯錦,其裝飾花紋爲方格幾何紋,其色調爲單色,這是早期的壯錦,具備了“厚重”和織有方格紋圖案的基本特徵。

到了宋代,壯族的手工紡織業更爲發達當時,宋王朝需要“綢絹納布絲錦以供軍需”,在四川設了“蜀錦院”,有大量的蜀錦運來廣西,再由廣西輸出口外。

壯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錦的工藝,著名的壯錦也就應運而生。(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到了明代,壯錦越來越流行,工藝也越來越精湛。明代萬曆年間,織有龍、鳳等花紋圖案的壯錦已成爲朝廷的貢品。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第3張

明清時期,壯錦已發展到用多種色彩的絨線編織,使壯錦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雖仍爲皇室貢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當時,各州縣都有出產,"壯人愛採,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線雜以織,如花鳥狀"。

"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土錦以柳絨爲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壯錦不僅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裝飾品,編織壯錦更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