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壯族歷史 壯族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

壯族歷史 壯族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

①土地公。壯族認爲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蟲災及人畜瘟疫的神靈。因此,村村設有土地廟,但無神像;唯用紅紙書寫“土地公之位”字樣,貼於正中牆上以供祭拜。逢年過節或遇有重大危難事件,村民必到土地廟跪拜求籤。供物隨事的大小而有厚薄。求籤前忌吃狗肉。全村則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年開春作“春祈”,求土地公保佑當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秋季“還願”,感謝土地公的厚賜。

②社公。被認爲是村寨保護神。多於村邊大樹下設社壇,內供石頭數塊,也有供奉石雕狗像的。每年除夕,各家備酒肉祭祀。祭社時,全村寨長老齊集,禱告社公,並討論當年應舉應革事宜。村中青壯及少年,集於社前,遍拜尊長,稱爲“拜社”。新嫁女子,也須攜同夫婿回孃家參加祭社。新生嬰兒由父母帶到社前,向衆人分發紅蛋,主持社祭者爲小兒戴上首飾,祝願平安健康。年滿三歲的男孩,由父母帶到社前跪拜,以雞、酒祭社公,並請舅父命名;而後將雞肉切成小塊,連同一片黃糖,分送各家各戶,告以孩子名字。女孩則於社前穿耳戴環。祭社當晚,各家將從社壇前帶回的肉、粥、糉子和紅蛋等,置於有孩子的媳婦門前祭祀,表示爲孩子“贖魂”。祭畢,將粥喂禽畜,認爲可使其肥壯。每遇蟲災,各村寨鳴鑼聚衆,殺豬、羊、雞祭社;並用紙條染畜血,標插田間,象徵社公到此,即可免災。

壯族歷史 壯族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

③禾神。六月初六家家戶戶殺雞做粢粑到田間拜祭“田公地母”,聚飲歡歌;並在田邊插小紙旗,祈求豐收。在遭受蟲災時,則“耍黃龍”驅蟲。播種時,往往撒少量谷種或花生殼於村口路旁,求禾苗長齊。七月間有的村寨集體舉行“祭青苗”,以豬酒供祭於村外,老少集飲,唱和農歌。秋收時,要舉行“吃新米”,從田裏採集稻穀做新米飯,宰殺雞、鴨到田頭供祭後,纔開鐮收割。

④牛神。壯族傳說牛是上天派到人間幫助農耕的,以農曆四月初五爲牛的生日,稱“牛皇誕”。該日禁用牛力,在牛欄燒紙祭牛神,並喂牛一團有色糯米飯(黃牛用黃色,水牛用黑色);有的地方還以菖蒲雄黃酒灌牛。春耕大忙後,要舉行“收牛魂”儀式,稱“牛魂節”。

該日,以雞、魚、肉、五色糯米飯祭於牛欄或野外放牧處,衆人團坐歡宴,並用芭蕉葉等包五色飯和肉、菜等喂牛,禁止鞭打或厲聲呵斥。他們認爲耕牛農忙作業辛苦,神魂驚散,故須招引。

⑤花婆神。專管生育兒女的女神,又稱“花王聖母”。壯族認爲兒女是花婆庭院裏的花朵,枯榮全憑花婆主宰。嬰兒出生,即在牀頭鋪上紙花,逢年過節由母親領孩子另祭花婆。孩子有病,也要祭請花婆保佑。此外,還崇拜龍、雷、水、火等衆多自然神靈,並各有崇拜祭祀禮儀。

祖先崇拜

壯族稱祖先神靈爲“公裔”,崇拜至誠,特別是對被認爲英雄的祖先,尊崇尤甚。

①莫一大王。傳說能呼風雨、驅鬼神、敵盜寇、護百姓的英雄祖先。許多地方,尤其是廣西西北地區,不僅有莫一大王廟,而且家家神龕供奉莫一大王爲“真正尊神”,長年香火不斷。祭祀禮儀有三年一慶願,五年二慶願,十年一還願。慶願還願均須宰殺豬牛雞鴨獻祭,並請師公誦經數晝夜,耗費甚巨,稱爲“大秀火”。無力承擔這筆費用的,可於臘月做“燒臘”祭禱,向莫一大王表示力不從心,以求寬恕。除莫一大王外,還有莫二、莫三、莫四、莫五等大王和黃九公等,都被認爲是壯族的英雄祖神。

壯族歷史 壯族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 第2張

②家祖。每家正廳必設神龕,奉祀祖先以及竈王諸神。祖先名用大字寫在一張紅紙的中間,其他諸神用小字低一格列於兩旁。春節和鬼節爲一年中最大的兩次祭祖活動。除夕,淨掃門庭,燒茶衝米花糖迎接祖先神靈回家。大年初一早晨,互相串門給各家祖先酌酒作揖,共賀新春。初二送祖,親戚來客必帶供品,向祖先神位進香。

年初一至十五,神臺前供物不斷。晨昏三叩首,早晚三柱香。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要過“躲鬼節”。傳說農曆七月初七地獄裏的鬼都出來覓食,其中惡鬼作祟,爲害甚烈。所以道絕行人,家家閉門躲鬼,在家祭祀鬼神。農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祭祖墳。屆時在墓前供獻五色糯米飯,在墳頭遍插紙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