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天才橫溢的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天才橫溢的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 友。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見了,稱爲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

他所作詩歌,總體風格豪放俊邁,清新飄逸,大氣磅礴,氣勢十足。既反映了唐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婬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 和理想的積極精神,極具浪漫主義情懷。

他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爲崇高的地位。

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說法一:

李白生平裏,有件事非常可疑。李白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這是爲什麼呢? 當然李白自己說我是天才,天才哪有參加考試的?果真如此麼? 唐代的一個讀書人不去參加科舉考試,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唐代人要出人頭地,通常有兩條途徑:你本來就是王公貴族的後人,可以享受政府特殊照顧。萬一你不是這個出身,又想上進,正規的渠道就是考進士。

唐代的進士文化,對詩人的人格影響太大。哪些人詩寫得雍容華貴,哪些人詩寫得苦大仇深,都跟考進士有關。像王維那樣一考就中的,詩肯定雍容華貴。詩寫得苦大仇深,要麼是沒考上,要麼起碼八年抗戰才考上的。杜甫的詩爲什麼苦大仇深?考了兩次都沒考上。孟郊更慘,考得心態都扭曲了。爲了考進士傾家蕩產,把傢俱都典當了,“借車載傢俱,傢俱少於車”,多傷心啊!孟郊46歲終於考上進士了,心花怒放地寫了一首《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堪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觀盡長安花。”以前我是個無名的人,你們看不起我都是應該的。可現在我是新科進士,我要把長安所有的青樓 逛遍,把所有的妓院頭牌都叫過來陪我喝酒。

天才橫溢的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網絡配圖

唐代考上進士之後,有兩樣最榮耀的事情:一個是慈恩塔上題名。白居易就寫過“慈恩塔上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還有一個就是遊街。放榜之後,所有的青樓 都張燈結綵,夜夜笙歌,都是新科狀元來遊。大把的錢往裏頭扔,我估計背後也有很多廠家贊助。當時的大族選女婿,都瞄着新科進士。因爲你在唐代考取進士,如果又能做翰林的話,你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做宰相。

當時的背景就是這樣,讀書人必須走科舉這條路。李白憑什麼不走?當然他有自己的藉口:我是天才,我懶得考進士。但這是託辭。實際上李白有難言之隱,跟他的身世有關。他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在唐代,不是什麼人都能參加科舉考試的。 白居易年輕時候寫過一組文章,叫《百道判》。唐代科舉考試,到中唐的時候有一個習慣,考進士要考你判案的能力。白居易特聰明,他自己做模擬題,就編了100個案例,然後事先把答案做好。其中有一道“判”,討論的是:商人的兒子能不能參加進士考試?白居易說可以,他希望政策能夠開明一點。白居易專門做這樣一道模擬題,說明唐朝的慣例,商人的兒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

唐代考進士,先要通過資格審查。“政審”的時候,要註明:一、“郡縣鄉里名籍”,你是哪個地方人?二、“父祖官名”,你的父親,還有你的祖父,叫什麼名字,幹什麼的?此外還規定,如果家裏是做商業買賣的,或者關係比較近的親屬是做生意的,你就別來考進士。當然,罪犯的後人,更沒有資格。

李白的身世,恰好兩條都佔了。一是罪人之後,二是商人之子。你想考進士,連門兒都沒有。人都是這樣的,你已經把我資格都剝奪了,我還奴顏卑膝地求你?天才李白絕不會這麼幹。李白就說,你不讓我考,我還看不起你進士考試呢!我不考科舉,我就靠自我炒作,炒出大名來,讓你皇帝老兒親自把我請過去。這是李白的情結。(摘自: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作者:檀作文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說法二:

天才橫溢的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第2張

網絡配圖

作爲中國文學史中一個標誌性人物,李白的能力毋庸置疑,那麼,這麼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傑出人物,爲何終生不走科舉道路,反而奔走豪門,通過“走後門”的途徑進入仕途?

王元明說:有了“北門厄事件”這把“總鑰匙”,這個撲朔迷離 的千古疑案,一下子豁然開朗……">

科舉“大道如青天”,李白緣何“我獨不得出”?

唐代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士族通過世代沿襲的方法壟斷政權的落後傳統,來自中小地主商人家庭和出身普通農家的底層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終於有了出路,“朝爲田舍郎,暮爲狀元公”,應該說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通過科舉取得入仕資格,成了唐代文人最普遍的選擇,無論是杜甫、白居易,還是韓愈、柳宗元,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利用科舉得到了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像李賀那樣,因爲父親名諱(李賀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肅”和“進士”聲音相近,爲避諱不能參加科舉)而放棄科舉的,可以說少而又少。

在整個文人階層積極參與科舉的熱潮下,李白卻偏偏特立獨行,放棄科舉,終日遊走於達官貴族之門,希望通過“走後門”的方式進入仕途。這是爲何?

對於這一奇怪現象,絕大多數學者的解釋是,李白心高氣傲,“不屑於”走科舉道路。

天才橫溢的李白爲何終生不參加科舉考試? 第3張

網絡配圖

王元明認爲這一說法很不妥當,放棄科舉而去“走後門”,未必是因爲心高氣傲,在奔走豪門的過程中,李白往往是以犧牲尊嚴和人格爲代價的。

在《上安州裴長史書》最後,李白這樣寫道:“願君侯惠以大遇,洞開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爲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逐之長途。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

王元明說:請大家仔細回味,“願君侯惠以大遇”以後八句,李白說的何其慷慨,何其激昂;然而“若赫然作威”以下,李白說的何其無奈,何其悲憤!尤其是“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兩句,多麼淒涼,哪裏有半點“心高氣傲”?

排除了“心高氣傲”的因素,唐代科舉道路既然“大道如青天”,李白爲何“我獨不得出”?

身世不清,李白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