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白爲什麼不願意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李白爲什麼不願意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李白的故事。

說起李白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總是不走尋常路。與孟浩然和杜甫一樣,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但是他偏偏不走正常人該走的路,非要去找關係,找門路,這人一直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問題。那麼李白爲何要這麼做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白爲什麼不願意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在參加科舉考試這個問題上,李白算是個另類。他先是到處去找在政壇上、文壇上的大佬,去給他們獻詩獻賦,當那些大佬們都淡漠處之的時候,李白又走了假裝隱居的一條路,跑到終南山隱居,在修仙學道的同時,眼睛緊緊盯住長安朝廷的一舉一動,希望能以他的偶像謝安的方式,被人從山中請出來,出將入相,實現他的“奮其智能,願爲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光榮與夢想。最終他假裝隱居的這條路幫了他的大忙,由他的好朋友兼精神導師,當時最著名的道士吳筠推薦,進入朝廷的視線。

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在唐朝已經逐步成型,特別是在唐玄宗時期,科舉考試的各種制度已經比較完備。雖然不像宋朝那樣實現了科舉考試的糊名制度,但畢竟一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科舉考試已經成爲普通家庭的知識分子,衝破門閥制度的天花板,走向政壇的一個比較公平的途徑。

問題是,李白爲什麼就不願參加科舉考試呢?爲何不願通過真刀真槍的考試,實現他的人生理想?

在文學史上,這個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莫衷一是沒有定論。一般來說,學界對李白不參加科舉考試的原因,有三種解釋。一種是不屑。李白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成是普通人,普通人才參加科舉考試呢,他根本就不屑於和普通的讀書人,去擠科考的獨木橋。第二種是不敢,第三種是不能。其實,第二種和第三種原因,基本上可以合併爲一種,那就是李白的“政審”不過關,他的家庭出身有問題。有的說他們家是做生意的;有的說他們家是犯了罪,隱姓埋名跑到四川隱居的;還有的說是李白年輕時的時候,是個經常尋釁滋事的古惑仔,他和人家鬥雞賭博,殺了人,流亡在社會上,根本就不敢再去參加政審嚴格的科舉考試了。

好玩的國學認爲,風格即人格。從李白的詩歌的風格來說,他的浪漫主義精神,他的像孟子一樣平視王侯的精神,是他一生人格的寫照。李白被稱爲“詩仙”,這是說他詩歌的風格,同時也說明,在李白的骨子裏,是有仙人一樣的人格追求的。普通人的精神家園在地上,而詩仙李白的精神家園在天上,所以,李白自視甚高,他要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路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們來看看李白詩歌中,呈現出的自我形象吧。首先,李白絕不滿足於做一個小吏,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他的理想是要做管仲、樂毅、諸葛亮那樣的人,這些人可都是名相,小官他是不做的。李白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而我們知道,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成長的歷程特別艱難,升遷之路特別慢。像李白這樣心懷大志的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李白爲什麼不願意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第2張

第二,李白常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他覺得自己就是一條龍,不是普通的小池子,你看他寫自己的形象,“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所以,他覺得憑藉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而霸氣往往是擋不住的,是側漏的。像李白這樣的唐朝的網紅,粉絲天量,關注度巨大,所以李白以爲,這是以自己的雄韜大略,直達天聽是完全可能的。詩仙李白就是這麼自信。

第三,李白又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憤青。唐朝的科舉考試雖然已經比較完備,但還存在大量的不公現象。一些出身高門大族的子弟,通過背後走關係、打招呼的方式,通過並不完全公平的方式,進入官場。李白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所以李白強烈地呼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第四,民間人士不通過科舉考試,也有進入官場的途徑。這個途徑就是假裝隱居,假裝修仙學道。我們不能說李白在四川以及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修仙學道,都是他的手段,他的性格中也確實有道家思想的影響,有道教思想的影響,他甚至很真誠地正式入了道教,成爲一個正式的道士。當時朝廷對於山林中有名望有才能的隱士,還是很重視的,一旦有了名氣,就有可能被朝廷看上,邀請他們走出山林,走向朝廷。所以,李白修仙學道,隱居山林,一方面是他的志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他走向朝廷的另外一條道路。而這條道路所付出的是時間的代價,而一旦被朝廷看上,那麼他將走向一條一飛沖天的仕途的道路,比那些熬日子的科舉考試的進士們,要好得多。

第五,李白高度的自尊,讓他害怕失敗。以李白的自我評價,他就是大鵬,就是仙人,他要是和普通人一起參加考試,考上是正常的,而一旦考不上,他丟不起那個人。所以,李白不願意參加科舉考試。

第六,有人說,你說李白是桀驁不馴的,是平視王侯的,那麼他怎麼會低聲下氣地去求那些政壇和文壇的大佬呢?其實,在唐朝,拜訪大佬送上自己的作品,請他們推薦,這是正常的風氣,這在當時叫行卷。連清高的孟浩然都急切地向張九齡求職,更別說當時更年輕的李白了。但李白在求職的時候,並非都是低聲下氣,而是表現出一種滿不在乎的姿態,你要是用我就用,不用我,老子就離開。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寫道:“願君侯惠以大遇,洞開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爲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逐之長途。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

你看這是在求職,我看他就是在威脅人家。

李白爲什麼不願意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第3張

李白寫信給時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襄州刺史的韓朝宗,他寫了《與韓荊州書》,其中寫道: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李白上來就禮節性拍馬屁,“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表達了他對韓荊州的高度仰慕之情。接下來就狠拍自己馬屁,說自己:“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因此希望韓朝宗能提拔他。估計是李白太狂,嚇壞了韓朝宗,沒有提攜李白。李白很生氣,又寫了封求職信給當時的北海太守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看李白的姿態,這哪是文質彬彬的求職,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自我吹噓,赤裸裸的威脅。所以,有人談到李白在求職的時候,說他卑躬屈膝,這一點好玩的國學是反對的。李白去求職不假,但是李白還是表現出一貫的傲岸桀驁不馴的性格,這也和他一貫的“不屈己、不幹人”的性格是相符的。

所以,李白不去參加科舉考試,符合他的性格邏輯,要是李白去了但沒考上,你猜李白會怎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