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合餐制是如何被流傳下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合餐制是如何被流傳下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分餐制還是合餐制,都是歷史上客觀存在的歷史現象。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合餐是咱們中國人當下一種比較普遍的宴飲方式。大家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轉動餐桌,吃同樣的食物。甚至連喝酒,有時候也要喝轉杯。碰杯喝酒,給對方夾菜,這種方式,大家都覺得特別有氣氛,特別能夠增加相互之間的感情。

但是,隨着傳染病的蔓延與多發,大家越來越感覺到,合餐顯然是不利於健康的,而分餐纔是最衛生健康的方式。不過,似乎在中國,要推行分餐非常困難。如果是工作餐,吃個盒飯倒也罷了。但遇到節慶聚會等各種活動,人們還是喜歡採用合餐的方法。尤其是吃火鍋這些,所有的菜品都放在鍋裏煮,每個人的筷子都在鍋裏攪來攪去,感覺每個人都能吃到別人的口水。

合餐制是如何被流傳下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那麼,中國人是怎麼形成這種合餐的方式的呢?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合餐應該有很悠久的歷史。但根據古代留下的各種典籍史料,以及留下的繪畫等藝術品來分析。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主要是採用分餐制,而不是合餐制度。

在春秋戰國時期,帝王貴族人家,也被稱爲“鐘鳴鼎食”之家。這裏的鼎食就是用大鼎煮食物。但是用大鼎煮食物,並不是大家都在大鼎裏撈食物吃。在大鼎裏撈食物顯然是不可能的。下面燒着炭火,大鼎裏咕嘟咕嘟冒泡,也不可能就那樣撈。因此,一般都是在食物煮熟以後,撈出來,由專門的人來分割。“宰相”最初的意思,其實就是分割肉的那個人。

歷史上最著名的宴請“鴻門宴”,就是一種分餐制。根據《史記》的介紹,劉邦、項羽、范增、張良等幾個人,是圍成一個圈吃飯的。每人的面前,都有一張小飯桌,桌上放相同的食物。只不過,由於坐的位置不同,也就區別出了主次。

也正因爲是分餐制,中間纔會有一個大的空地,項莊纔可能在那塊空地上舞劍。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那塊空地應該不小,否則的話,項伯就不可能加入進來,一起舞劍,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項莊,避免他傷害劉邦了。

歷史上還出現過很多繪畫,展示古代宴會的情況。比如《韓熙載夜宴圖》,裏面所畫的,也是一種分餐制。韓熙載出生於五代十國時期。因此可以說,直到五代十國,中國人依然是採用分餐制吃飯。

其實別說五代十國,歷史發展到明朝,依然採用的是分餐制。《明史》裏專門記載了宮廷裏舉行宴會的場景。其實,古人在史書上做這樣的記載,並不是想告訴我們,他們是怎麼吃飯的。而是想告訴我們,古代“禮樂”的場景。宮廷舉行宴會,那就是一場“禮”。在這場“禮”中,不同級別的官員坐在什麼地方?這些官員們什麼時候吃飯,吃什麼,都有具體的要求。而且在吃飯的時候,還要奏樂。什麼時候奏什麼樂,也都是有要求的。

既然到了明代,依然是採用的分餐制。那麼,合餐制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如果對我們古代飲食文化進行探究,我們會發現,雖然古代直到明代一直採用分餐制。但是,合餐制其實也已經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雖然我們在史料中找到了很多分餐制的記載和藝術表現。但是這並不能就說明,在整個社會中一直採用的分餐制。因爲很有可能,合餐制早已形成,只是沒有記載下來而已。

合餐制是如何被流傳下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第2張

實際上,合餐制有兩個源頭。一個源頭是來自於民間,來自於普通老百姓。還有一個源頭是來自於少數民族。尤其中國在元朝及清朝的時候,少數民族兩次作爲統治者統治中國,因此,統治者必然會把他們的飲食習慣帶進來,而且他們的飲食習慣,最終還將成爲主流的飲食習慣。

這就相當於在清初的時候,漢人一聽說留辮子,就像丟了祖先人的臉一樣。但是到了清末的時候,漢人一聽說剪辮子,又覺得是丟了祖先人的臉一樣。統治者的習俗方式,也就成了全民的習俗方式。

爲什麼在民間和少數民族那裏,會更多地採用合餐制呢?主要的原因,一是因爲物質生活貧困,餐具缺乏。二是食物不豐富。本來食物就很少,再採用分餐制,食物就更少了,沒辦法分了。三是用分餐制進餐,會耽擱很多時間,包括食物的準備,以及飯後餐具的收拾洗涮,都會很浪費時間。而一般老百姓浪費不起這個時間的。他們必須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勞作中。四是分餐其實是爲了表現一種“禮”。古人早就說了,“禮不下庶人”。既然庶人是不需要禮的,因此分餐制也就在民間盛行開來了。

後來隨着少數民族成爲統治者,合餐制便漸漸代替分餐制,成爲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