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中阮起源於什麼時候?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中阮起源於什麼時候?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發展

中阮阮咸起源於秦漢,鼎盛於唐宋,沒落於明清。秦朝時,幾十萬人修長城,交談不能用喊,後來就做了個鼓,一搖就知道該吃飯了。大家都住在一起,要娛樂,所以就在鼓上面安了個弦。從這個樂器繁衍出兩個樂器,一個是三絃,一個是後來人做成木頭的秦琵琶。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樂器師製作出一件能在馬背上彈、便於攜帶的樂器,以解烏孫公主遙途的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代稱之爲“秦琵琶” 。

中阮起源於什麼時候?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相傳是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以擅長彈奏琵琶著名,他完成了改革 ,因此後人稱之爲“阮咸“或”阮咸琵琶”。王昭君出塞時所彈的琵琶實際上就是今所說的阮,而並非是琵琶。到唐宋時,阮已經非常普及了,貴族家庭都有一把。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詩中寫到:“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佔阮家名。

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可見阮在唐代的影響。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會彈阮,不僅如此,還作曲、做樂器,給大臣來彈。至宋代阮咸簡稱爲阮,此名稱沿襲。但阮在明朝逐漸消失,清朝已找不到這樣的樂器,徹底失傳 。阮是琴箏的共體,它能彈出古箏的味道,又有古琴的手法。近代,當時國內的民族樂團已有“阮”這種樂器,但並非 “起源於秦漢,鼎盛於唐宋,沒落與明清”的真正的阮咸。阮的製作方法此前已失傳近百年 。1952年,中央歌舞團民族管絃樂隊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國內專業民族樂隊,樂隊找到了在日本正倉院收藏的阮的照片,並按圖索驥。照片上的阮,琴體上印有黑色花紋,在當時被誤解爲鏤空。因此,建國後製作的阮都有一個鏤空。

基本概述

中阮起源於什麼時候?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第2張

播報類別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倍低音阮小阮主要用於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擔任和聲伴奏。四種阮的音色圓潤而豐厚,頗具特色,並且自成一族。

簡介由於阮音色圓潤,渾厚,音域寬廣 ,因此古代就已成爲獨奏,合奏、重奏的主要樂器;在現代,阮在樂隊中可起強有力的作用,民族管絃樂隊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長期以來,阮始終保持着古老的風格與形式,近幾十年來,阮的改革和演奏藝術發展的很快,現如今阮已形成系列化,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倍低音阮,是名副其實的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