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爲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帶來了什麼影響?

明朝爲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帶來了什麼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土木堡之變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土木堡之變的成因是什麼?

解釋起來相當複雜,既有權力的爭鬥、又有利益的糾葛、還有道德的淪喪、更有人性的扭曲。

那麼,有沒有什麼史實能簡單、明瞭的解釋土木堡之變的成因?

有,《萬曆野獲編·補遺》中恰好就記載了一則這樣的史實。

正統十三年,對向行進的大寧都指揮僉事李暠和祁州知州李玉在某條不知名道路上遭遇了,按理說,兩人打個招呼、各自錯開過去就行了,可是,不知是道路狹窄、還是怎麼回事,李暠卻非要李玉給他讓路,李玉不肯,李暠就跋扈的命令親兵手持軍棍將李玉打了一頓,然後才大搖大擺的通過,李玉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從表面上來看,李暠的軍棍、李玉的被打同土木堡之變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如果我們捋一下土木堡之變後都發生了什麼,就能發現它們之間是存在因果關係的。

景泰元年,于謙率領三大營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後不久,居然以三大營戰力孱弱爲由,廢除三大營、設立十二團營,于謙任團營提督,文官集團的觸手深入了京營。

景泰二年,大同鎮一老卒因營伍之事與其他軍戶產生了糾紛,按照明太祖時期訂立的制度,營伍糾紛應由大同鎮守總兵、定襄伯郭登處理,可是,大同巡撫年富居然擅自跑到總兵衙門蠻橫的要求由自己處理此事。

年富所爲在當時明顯屬於“越職”,郭登當然不會允許,並且爲了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郭登就將年富越職一事寫入奏疏呈交明代宗。

鑑於于謙的威望,明代宗將郭登的奏疏交給了于謙處理,結果,于謙以巡撫都御使是“朝廷風紀之司”爲由,不僅沒有處罰越職在先的年富,反而以“妄言撓軍”的罪名“詔卒誅”。

如此一來,于謙就在事實上借用了明代宗和朝廷的名義爲巡撫地位凌駕於鎮守總兵之上做了背書。

巡撫在明代初期屬於臨時性官職,正統、景泰時期,伴隨着巡撫轉隸都察院、鎮守文官和巡撫合二爲一,巡撫才成了朝廷派駐各地的正式官職。

朝廷將巡撫從臨時性官職變爲正式官職的本意,是想在各地以巡撫、鎮守總兵、鎮守宦官之間的相互制衡取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之間的相互制衡,可是,在土木堡之變後鎮守宦官被召回的情況下,于謙爲巡撫地位凌駕於鎮守總兵之上做背書的行爲就使巡撫攫取了各地的軍、政大權。

明朝爲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帶來了什麼影響?

景泰中期,文官集團乘武將勳貴勢力在土木堡之變中遭受重創之機開始將原本屬於五軍都督府的“蔭授、遷除與征討進止機宜”等權力逐步轉移到兵部,後又歷經天順、成化、弘治三朝,五軍都督府的所有權力幾乎都被轉移到兵部,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

文官集團的觸手深入京營、巡撫攫取了各地的軍政大權、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後,武將勳貴們在面對文官時再也沒有了李暠的跋扈,至萬曆初期,威震遼東的寧遠伯李成樑、戰功赫赫的戚繼光給文官張居正寫信時竟然要用“門下沐恩小的某萬叩頭跪稟”作爲開頭。

李成樑、戚繼光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武將勳貴在面對文官時會如何,有一牛姓副總兵在給浙江巡撫張永嘉的信中就極盡卑微的寫上了“走狗爬見”四個字。

此時,面對卑微的武將勳貴,文官們終於不用再忍氣吞聲,反而變得趾高氣揚,心安理得的將武將勳貴視爲家僕。

如果沒有出現文官們在萬曆初期將武將勳貴視爲家僕的情況,李暠的軍棍、李玉的被打同土木堡之變之間的因果關係當然不會成立,反之,它們之間就有了因果關係。

雖然這個因果關係在萬曆初期被證明成立,但是從土木堡之變發生歷經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七朝至萬曆初期的整個過程未免太過漫長,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爲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辟後)、明憲宗、明武宗都採取過扶持武將勳貴勢力的行動。

得益於明英宗、明憲宗、明武宗斷斷續續的扶持,文官集團在逐步磨掉了武將勳貴們的跋扈後,卻只能做到視武將勳貴爲家僕,始終不能將土木堡之變中遭受重創的武將勳貴徹底打垮。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後,在武將勳貴面前趾高氣揚沒多久的文官們不得不再次面對一個尷尬的現實,親政的明神宗又開始扶持武將勳貴勢力了。

萬曆十五年,發生了一件文官們眼中的大事:宣府巡撫許守謙在檢閱宣府鎮軍時,被剛剛調任的宣府鎮守總兵李如鬆強行拉着平起平坐。

好不容易纔將忍氣吞聲變成了趾高氣揚,李如鬆居然還想平起平坐,明擺着是在捅文官集團的馬蜂窩,一時間,文官們羣起彈劾李如鬆,結果,明神宗僅僅將李如鬆罰俸了事。

對於明代後期的鎮守總兵們來說,罰俸就是無關痛癢,所以,明神宗對李如鬆的罰俸就等於公開了對武將勳貴勢力的扶持。

明朝爲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帶來了什麼影響? 第2張

有了明神宗的公開扶持,以李如鬆爲代表的萬曆朝武將勳貴順勢成爲了寧夏之役、第一次抗倭援朝之役的主角。

尤其是兩次戰役的勝利,大明終於在永樂之後再次迎來了一個將星璀璨的時代,李如鬆、麻貴、劉綎、杜鬆、吳惟中等武將勳貴皆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

正當將星最爲璀璨之時,李如鬆竟然因李家最爲信任的李平胡泄密而在萬曆二十六年四月中伏陣亡 。

李如鬆陣亡後,萬曆朝的將星猛然暗淡,文官們乘機成爲了第二次抗倭援朝之役、播州之役的主角,文官集團成功的令武將勳貴錯失了同自己平起平坐的最後契機。

爲了避免神宗之後明代皇帝再次扶持武將勳貴勢力、徹底打垮武將勳貴勢力,第二次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已經成了必然。

第二次土木堡之變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萬曆二十六年四月後,對武將勳貴勢力打擊最大的那次戰役就是第二次土木堡之變。

這次戰役就是發生在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後,威震草原的“杜太師”在文官集團的攻訐下變成了有勇無謀的莽夫,從東北打到西南、百戰百勝、戰功赫赫的劉綎在文官集團的攻訐下變成了一心搶功的小人,第一次抗倭援朝之役中勇猛無敵、在橫城大破著力兔的李如柏在文官集團的攻訐下變成了畏敵避戰的懦夫,鎮守開原、恪盡職守的馬林在文官集團的攻訐下變成了將門犬子。

明朝爲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帶來了什麼影響? 第3張

這種情況下,以杜鬆、劉綎等人爲代表的萬曆朝武將勳貴就成了誤國之賊。

土木堡之變時,數十位武將勳貴雖然陣亡的憋屈,朝廷好歹還承認了他們是爲國捐軀,而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後,武將勳貴們卻成了誤國之賊,所以,薩爾滸之戰對明代武將勳貴勢力的打擊已經超越了土木堡之變,僅次於洪武時期的“狡兔死走狗烹”、永樂時期的丘福喪師十萬。

堪稱第二次土木堡之變的薩爾滸之戰後,無論明軍慘敗的緣由是什麼,武將勳貴勢力都已經被徹底打垮,並且失去了再次被皇帝扶持的資格,明代的文官集團終於能安穩的將武將勳貴勢力踩在腳下,直至大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