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有哪些影響呢?

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有哪些影響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藩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然而,唐朝後期某些藩鎮的將領擁兵自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導致唐朝滅亡。宋太祖建立宋朝後便廢除了藩鎮制度。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爲什麼說廢除藩鎮制度是宋朝最大的決策失誤?

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並且持續一百多年,這導致中央集權被嚴重削弱,是五代出現分裂的原因。宋朝爲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才廢除自唐朝以來的藩鎮制度,有效的維護國家統一。似乎藩鎮制度有害而無益,而且它必將導致分裂。

不過古人卻不這麼看,在北宋滅亡後,岳飛吸取歷史教訓,對張所說國家定都於汴梁,以河北爲屏障,如果朝廷當年在河北佈置藩鎮把守,那麼金兵就不可能在靖康時長驅直入、直抵汴梁了。正因爲北宋廢除了藩鎮,將重兵都收在都城附近,所以金兵南下時纔沒收到多大的抵抗,兩次進攻都只在汴梁附近才遭受宋軍阻擊。

在南宋末年,文天祥也持有類似的觀點,認爲宋朝軍隊積弱與廢除藩鎮有關。他說:“本朝懲五季之亂,削除藩鎮,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以寖弱,故敵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

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

《宋史》記載,宋太祖與趙普商議,認爲五代戰亂與藩鎮制度息息相關。所以下令削除藩鎮兵權,沒收其租賦。如果邊境有警,則由中央直接派軍征討,平定戰亂後,士兵迴歸朝中宿衛,將領各還原路。

當時朔方的李彝興、靈武的馮繼業都被遷徙到內地,沒法再世襲本鎮。因此,朝廷與西夏交兵時,陝中的部隊與糧草都不是取自本地,而是由朝廷統一調撥,這導致了將士疲於奔命、糧草運輸漫長而艱難的問題,軍隊的機動性非常差。

宋朝廢除藩鎮的本意是將兵權與財稅收歸中央,以便統一指揮,此所謂“兵爲天子之兵,郡不得而有之”。也就是說宋太祖與趙普的邏輯是這樣:國家猶如一個人的身體,中央是大腦,郡縣是手足,爲了使手足接受大腦的指揮,就得讓其萎靡不振,失去力量,這便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了。

如果手腳軟綿無力,那麼即使它們不會對抗大腦,但大腦又怎麼指揮得動它們呢?中央牢牢地把握了軍隊與賦稅,地方既無兵馬、也無錢糧,一切都得仰仗中央,那也就失去了自衛的能力。特別是邊疆地區,無法抵禦的進犯,只能乾等朝廷的援軍到來。因而在與西夏、遼金的對抗中,宋朝軍隊都顯得軟弱無能。宋太祖與趙普廢除藩鎮,其初衷是爲了避免地方分裂,卻也矯枉過正,把地方弄得無力。

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有哪些影響呢?

在宋真宗時期,廢除藩鎮後的弊端逐漸顯露了出來。自從宋太祖平定江南後,國家統一,江淮諸郡都毀掉城隍、撤掉武備,幾乎是不設防了。當時的行政長官全是文人,他們雖然號爲長吏,實則形同旅人。

因爲這些文官在短暫上任後就會調職離開,在當地找不到歸屬感,自己的祖宗、家口、田產也不在此處,因此一旦有敵人入侵,他們便會落荒而逃,或者不戰而降,並無爲國家固守疆土的使命感。所以經常發生一夥強盜攻入州郡搶掠的事,正應了陸機的話——“一夫縱橫,而城池自夷。”

對內來說,藩鎮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但主要造成三個惡果:城防長年失修,城守不堅固。在中央禁軍到達之前,地方的雜牌部隊沒有堅守城池的能力;兵杖不夠完備,天下的兵甲精銳都收集在都城周圍,地方的武庫常常是空虛的;軍紀鬆散,士兵缺乏訓練,他們與將領間互不熟悉;

這些惡果在北宋末年都顯露了出來,宋江僅率領三十餘人,便可縱橫州郡,往來剽掠山東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方臘起義數月,便攻陷了幾十座州縣,威震東南,地方軍隊對他毫無辦法,直到中央派兵來才能將其剿滅。

對外來說,廢除藩鎮制度後,危害就更大了。國家重兵全都聚集在汴梁一帶,與元昊交戰時要頻繁調兵遣將,以中國之勢竟然不能對抗一方之党項,反而勞民傷財,最終也只換來和議而已。至於河北的防務則更差,金兵快速推進到黃河時,感到意料之外的順利,不禁笑道:“南朝可謂無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豈得渡哉!”

可見,廢除藩鎮是宋朝軍隊戰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邊疆地方無兵無糧,一切皆仰仗中央,這也便失去了單獨對抗內部叛亂或外敵入侵的能力。宋朝廢除藩鎮實爲矯枉過正,它矯了五代割據的“枉”,卻過了唐朝藩鎮制度的“正”。

唐朝建立初年,魏徵便勸唐太宗不要廣立宗室,以免分了中央的權。結果武則天專權時,唐朝宗室都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高祖與太宗的子孫幾乎被屠戮殆盡,唯一起兵反抗的只有李勣的兒子李敬業,當然李勣並不是唐朝宗室,他本姓徐,只是被賜姓李而已。

唐玄宗時期,爲了開疆拓土,便設立了十大節度使,形成固定的軍區,賦予地方充分的兵權與財權。因此,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大破吐蕃,收復河西九曲之地;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平定小勃律,一直遠征到中亞地區;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則殲滅了後突厥,安祿山在做范陽節度使時,也威懾住契丹、奚、室韋、靺鞨等政權。

由於玄宗後期殆政,中央對地方逐漸失去控制力,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而朝中的大臣李林甫、楊國忠又常與安祿山爲敵,最終釀成安史之亂。但是,在安史之亂中,藩鎮制度也發揮出了積極的一面。

除了河北的范陽、平盧、河東藩鎮之外,其他藩鎮並未隨着安祿山作亂。所以若非哥舒翰兵敗潼關,安史的部隊將被各大節度使包圍在河南與河北之中。義軍領袖顏真卿正打算切斷叛軍在兩河間的聯繫,而河東節度使李光弼也打算進攻范陽,覆其老巢。然而潼關一敗,便使戰局全部扭轉,內亂時間被迫延長了。

安史之亂的最終平定也離不開藩鎮的力量,河南節度使張巡堅守睢陽,抵禦叛軍進入江淮的步伐;唐軍先後組織十節度使收復兩京,郭子儀、僕固懷恩、李光弼等都立下汗馬功勞。

唐朝因控制不住反叛的藩鎮而陷入內亂,也幸賴忠誠的藩鎮而重新統一。後來河北三鎮不奉朝命,德宗屢次出征未果,但一當王武俊等改聽朝命,叛亂者便立即被誅滅;唐憲宗時,也因王承宗歸國,田弘正稟命,才得以實現中興。

唐末,黃巢與秦宗權的義軍遍佈大江南北,從廣州一直遊擊到長安,唐僖宗逃亡蜀地,大唐之所以沒有亡國,還得依靠藩鎮的維持。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宣武節度使朱溫、感化軍節度使時溥就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唐之所以亡,在於藩鎮失控;唐之所以沒有立即滅亡,由依賴於藩鎮間的扶持。

藩鎮對於唐朝來說,有利亦有弊。弊端表現在只要中央弱勢,就有會部分藩鎮取霸一方,不聽號令;而利益表現爲藩鎮對外可以抗擊強敵,開疆拓土,對內可以鎮壓叛亂,羽翼中央。所以,只要有一個強大的中央坐鎮,就應大膽放權,發揮出藩鎮的力量來。

宋朝爲什麼要廢除藩鎮制度?有哪些影響呢? 第2張

然而宋朝的統治者卻對藩鎮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他們將五代紛亂歸結爲藩鎮制度本身,沒有意識到五代是徒有藩鎮、沒有中央的結果。所以宋朝人矯枉過正,建立起了只有中央、沒有藩鎮的新制度。就好比一個人爲了避免抓狂,不得不捆住自己的手腳。他雖然不再自殘,卻也如同廢人一般。

在唐朝末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可以肆意欺辱契丹人,使其十餘年不敢犯塞;後梁時契丹向朱溫進貢方物,請求稱臣;而後唐莊宗可以在南北兩線作戰的時候,抽出兵馬來奔援幽州,大破契丹軍。

後來,契丹趁中原內亂,才得以廢立後晉,他們俘虜少帝時,不敢久留中原,匆忙的撤兵了,這是顧及到四周藩鎮國家的緣故;後周柴世宗大舉討伐契丹,勢如破竹,收復了三關之地。然而,自從北宋建立後,爲什麼傾盡中國之力也無法收復幽雲十六州呢?這是因爲橋枉過正,廢除藩鎮制度,導致軍事力量積弱的結果。

北宋把精銳部隊全部收歸京畿,強幹弱枝,軍隊的主要作用是保衛都城,而不是對外征戰。高粱河之戰前,宋朝軍隊纔剛剛滅亡北漢,便下令進攻遼國。那時後援都要從京畿抽調,糧草和武器也是由汴梁調往,可見宋朝在邊關地帶的後援很乏力。越往北推進,補給線會被拉得越長。當進抵高粱河時,宋軍早已是強弩之末了。

遼國人擁有騎兵優勢,堅守城池,以逸待勞,能及時馳援是獲勝的主要原因;而宋國預備兵力不足,部隊疲睏交加則是主要敗因——歸根起來就是沒有邊境藩鎮的後援,一切皆仰仗中央,拉長補給線的惡果。

所以說,廢除藩鎮是矯枉過正的做法,它大大地削弱了宋朝軍隊對外作戰的能力,也使各州府的守備能力下降,宋朝的人民被解除了武裝,完全依賴朝廷的援救。當敵人來臨時,不是棄城而逃,便是任人宰割。完全廢除藩鎮制度,正是宋朝軍隊積弱的病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