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中央集權制度簡介 中央集權制度對秦朝及以後有哪些影響?

中央集權制度簡介 中央集權制度對秦朝及以後有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是什麼時候設立的歷史發展是怎麼樣的?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央集權制度簡介

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一於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爲標誌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就着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此後,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

封建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指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是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徵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彙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

中央集權制度簡介 中央集權制度對秦朝及以後有哪些影響?

而中央集權是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於中央。

中央集權制度的起源

戰國時,各國最高統治者都尊號爲王。秦王政統一六國後,認爲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能顯示他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因此更改名號,把古代傳說中最尊貴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二爲一,號稱皇帝。自此,皇帝便成爲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此外,還規定皇帝自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並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諡法”等。規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稱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計,“傳之無窮”。以上這些規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國家中享有最高的權力和地位。

戰國時期,商鞅根據李悝的《法經》,“改法爲律”,成爲秦國最早的成文法。

自孝公時起,《秦律》經過多次補充、修改,到秦統一六國後,已形成一部較完整的封建法典。

《秦律》早已佚失,它的具體內容,史書中只有零星記載。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秦代竹簡一千餘支,內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書,爲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標誌着土地私有的確認。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就着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且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定的基礎,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地方的統治,但明清時期,制度的強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從而阻礙了中國社會的轉型。

中央集權制度簡介 中央集權制度對秦朝及以後有哪些影響? 第2張

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史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增長、國家局部統一局面的出現,爲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創造了社會條件。爲適應新興地主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起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這爲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以法治國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悟涵。

秦朝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並實踐了韓非子的理論,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對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對地方及各級官吏及百姓的控制,從而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正式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這對戰國前的分封制來說是一大進步;對於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統治基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