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唐朝節度使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引 言

中國古代皇帝都想要加強中央集權,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撤除了延續數千年的丞相制度、設立五軍都督府鉗制地方的兵權等等。

如果問有一朝皇帝主動將權力分發給地方而最終引發了中央與地方的危機,那麼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能想到唐朝。唐朝的節度使制度將地方節度使的權力擴張到了中央都難以控制的地步,這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既然節度使制度不利於皇帝的中央集權,那麼爲什麼唐朝統治者要實施呢?或者又有什麼因素逼迫其不得不實施這一制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問題:唐朝節度使制度出行的原因。

唐初皇帝文治武功開拓大片疆域

唐朝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幾乎在李世民登基的同時,突厥大兵也到了離長安咫尺之遙的便橋,李世民迫於無奈,

“傾府庫賂以求和”

這才換得突厥退兵。不過這次合議卻成了李世民反攻突厥的開始。

貞觀三年,代州都督張公瑾上書,指出突厥“六可取”,建議攻取突厥。李世民聽取了他的建議,開始了對東突厥的全面征討。貞觀四年四月,唐軍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前後不足半年。在消除了北部突厥的威脅之後,太宗開始了對西部的經營。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2張

由於有着龜茲、高昌等西域小國的阻隔,西突厥並未全部與唐交壤,但唐西境的形勢也並不容樂觀。

一方面,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等國均處於交通要衝之地,極大地阻隔了唐朝對西域的經營;另一方面,西突厥仍然強大,吐谷渾時常寇邊,而位於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也己經悄然興起,西部的威脅越來越大。

因此,在消滅了東突厥的威脅之後,唐太宗將目光轉移到了西部。面對西部的威脅,唐太宗最先解決的是直接接壤的吐谷渾。

隋末天下大亂,原本被隋征服的吐谷渾趁勢復興。唐朝建立後,吐谷渾也不時興兵擾邊。唐太宗伐吐谷渾,除了吐谷渾:

“剽掠邊鄙,略無寧息”

也是因爲吐谷渾的襲擾嚴重威脅到了唐與西域的交通,這是志在經營西域的太宗所不能容忍的。經過半年有餘的苦戰,李靖於貞觀九年五月平定吐谷渾。這次戰爭被譽爲唐多次戰爭中最艱險的一次,因而也是爲吾民族空前盛業之唐代武功中最能增強民族自信自強的一次戰爭。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3張

此次戰爭是大唐名將李靖的最後一戰,卻開啓了唐對西部的征伐。在戰勝了吐谷渾之後,唐在西境沉寂了數年。

但從貞觀十三年開始,太宗又開始了對西部邊境的一系列戰爭,這些戰爭的共同目的都是控制天山以南,進而在西部邊境構建起立體的邊防體系,主要進行的戰爭有貞觀十三年到十四年攻高昌,十八年伐焉耆,二十一年取龜茲三次。

高宗之後,唐朝的疆域已經十分廣闊,爲了能夠更好的管理偏遠地區,睿宗時期開始沿用北周舊制,於邊境等重要地區設立都護府,並從中央派遣官員於都護府擔任節度使、安撫使等職。

起初節度使只管軍事,後來爲了統籌管理,不斷地獲取了其他職位的權力。可以說節度使制度是唐朝擴充疆域所必需出行的。

均田制的瓦解以及募兵制的建立推動節度使的確立

唐朝建立後,均田制爲大唐盛世作出了突出貢獻,但與此同時,被均田制推動的社會也在發生着一些變化,而其中許多變化正在逐漸改變均田制存在的基礎。

終於,在發展到唐德宗建中元年時,因爲這些變化日益顯著而導致了均田制的瓦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交換關係的轉變。均田制最根本的基礎是個體小生產和基本停滯的交換關係。

但是,隨着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及均田制發揮作用,進入高宗時期,尤其是玄宗時期,經濟有了發展,商品經濟開始顯現。雖然,此時的生產工具仍以鐵製農具和牛耕爲主。但是,隨着一些普通百姓富裕起來和交換關係的發展,爲他們購買土地提供了可能。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4張

其二,人的利己之心和當時土地的特性。

當然,生產力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是大規模土地買賣和兼併的充分必要條件,而僅僅是必要條件。即如果生產力不進步和商品經濟不發展,大規模的土地買賣和兼併不可能出現;而如果生產力進步和商品經濟發展,大規模的土地買賣和兼併也只是有可能出現。

如在現代中國,生產力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但人們把大部分資金用於非土地方面。所以,應當認識到土地買賣和兼併的充分條件。

其三,大規模土地買賣和兼併的危害。

在上述兩個因素的作用下,產生了一個新的集團—掌握大量資金並佔有大量土地的豪強地主階層。他們成爲分配方式的第二部分人:“資本”的佔有者。他們大規模的買賣和兼併土地,這些人的大量出現,使原來的勞動力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兩方面的分配關係發生了變化。

這部分人使原來耕種國家土地的均田戶成爲他們自己的佃戶或流亡的隱戶。土地收益由原來的兩部分變爲三部分,其中國家的收入只能來自越來越少的均田戶和人數非常少的地主。

另外納租稅,如果甲因土地被乙購買或兼併而成爲隱戶或逃戶,甲便不再向國家交而以前甲乙土地的納稅人只有乙。另外,如果乙再經營不善,土地可能轉爲丙佔有,國家又失去了乙這個納稅人。

隨着土地的幾經易手,國家便失去了大量的納稅人,國家財政收入大減。這導致依靠人丁收取租稅的國家利潤大幅減少,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以前便存在的地稅(不分身份,按土地納稅)佔據了國家收入的重要地位,國家便改革了稅收制度,按土地徵收租稅,放棄了按丁徵稅。而放棄按丁徵稅後國家又失去了很多財政收入的來源。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5張

均田制的瓦解,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安置問題。很多土地被吞併的農民變成了流民、逃民,而這帶來了更大的問題——唐朝兵源的缺失。

唐朝實行的府兵制的實質兵農合一 ,即農民在農忙的時候務農,在農閒的時候作爲兵源進行軍事訓練。均田制的瓦解讓很多農民成爲了流民,這就導致府兵制失去了穩定的兵源。爲了獲取兵源,唐朝統治者實行了募兵制。

募兵制下的軍士們只進行軍事訓練和戰爭時的戰鬥,相較於府兵制的自給自足,唐朝政府要承擔巨大的財政壓力。數十萬士兵的供給唐朝中央政府難以負擔,只好將募兵的權利下放給地方,讓地方自行承擔募兵、養兵時的開銷。作爲地方掌管軍事權力的節度使,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

中央問題嚴重需求依靠地方解決邊境外族侵擾

上文就提到了,唐朝府兵制被破壞後實行了募兵制,這雖然解決了兵源的問題,但是卻帶了另一個問題——兵源質量參差不齊。

中國古代士兵的地位極低,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意當兵,因此爲了籌足足夠數量的兵源,對士兵的審覈通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導致了唐中後期軍事力量的下降。內部高級將領青黃不接,也讓中央軍事力量極大的衰弱。

提及唐朝將領,我們能很快的說出秦瓊、程咬金等人,這些都是唐初中央的開國將領;而問及唐太宗中後期的將領,除了薛仁貴、蘇定方等人外,大部分都是受管轄於地方的將領。

除此以外,唐朝中央政局也是動盪不安:先是太宗時期諸子奪嫡的局面;接着是高宗廢王立武時君臣之間尖銳的矛盾;再是武后代唐建周等等。動盪的中央局是唐朝軍事實力衰落的最根本原因。

而隨着唐朝軍事力量的衰弱而來的就是吐蕃的崛起,在高宗去世前,西部邊境形勢己經比較嚴峻,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唐朝在與吐蕃的對抗中處於下風。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6張

大非川一敗,唐軍損失了十餘萬精銳部隊,使得吐蕃正式列入亞洲諸強之一,雄霸李唐西裔,成爲亞洲不可忽視的強權,有了和唐朝叫板的資本。此時的吐蕃,己然成爲了唐西境的心腹大患。

儀鳳三年,李敬玄率領精兵十八萬與吐蕃將領論欽陵在青海交戰兵敗,損失了十餘萬精兵。這兩次大敗使得唐在西域的優勢蕩然無存,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安西四鎮的廢立。

突厥本是唐朝的心腹大患,但隨着太宗平滅東突厥、高宗平滅西突厥,突厥的威脅己經大大減輕。但隨着吐蕃的崛起,唐逐漸把大批軍事力量投向西北,這就爲北方突厥的復興提供了機會。唐高宗永淳二年,東突厥阿史那骨咄祿叛唐,建立後突厥汗國,不斷犯邊,唐的北境邊防壓力從此驟然加大。

節度使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 唐朝統治者爲什麼還要實施 第7張

在中央軍事力量不足以抵抗外敵侵擾的情況下,唐朝統治者將希望投向了地方,節度使制度的出行有其特定的時代因素。

參考文獻

《漢書》

《隋書》

《新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